枸杞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市、县农机局在XX乡XX村建立枸杞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市级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300亩,对比试验田面积10亩。
为保质保量全面抓好枸杞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点建设,提高枸杞种植、田间管理、烘干加工、精选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XX乡是疏勒河移民开发项目以整建制形式,由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并移交管理的新建移民乡之一。
全乡辖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XXX亩,人均XX亩,农作物以枸杞、红花为主。
XX乡XX墩村辖XX个村民小组,共XX户XXX人,耕地面积XXX万亩。
农作物主要以枸杞、甘草、红花为主,X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XX元。
二、项目实施规模及地点
(一)实施地点。
本项目实施地点在XX县XX乡XX村,位于XX乡北3公里处,具体由XX乡XX村负责实施。
(二)实施规模。
建成以枸杞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烘干加工、精选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体技术的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市级示范点1个,核心示范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亩。
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设备先进、农民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接受新技术快,开展枸杞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示范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一)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选择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设备先进、农民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集中连片的沙河乡常顺村,建立集中连片示范点,开展枸杞全程生产机械化示范。
通过示范点建设,总结经验,树立样板,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民。
(二)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探索与总结完善。
针对示范点枸杞栽培技术模式开展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示范点按照枸杞种植规范要求,统一品种、统一农艺种植规范,统一作物种植行距、株距等农艺参数,严格按照1X2.5米、1X2米栽培模式种植,种植株数分别为270株、330株,为实施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创建条件。
同时建立对比试验示范点1个,面积10亩。
(三)全程生产机械化配套机具选型。
针对XX村确立的枸杞主推技术模式,引进枸杞各类关键生产环节的新型农机具,经过试验示范,今年计划推广的枸杞主推机型主要有:枸杞种植开沟犁3台,旋耕机5台,机动喷雾机10台。
同时做好周边农户的枸杞收购及烘干加工工作,实现种植、田间管理、采摘、烘干加工、精选机精选等机械化“一条龙”服务。
(四)总结完善枸杞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社会化服务运行模式。
充分利用XX村先进机具和技术优势,开展枸杞全程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实行订单作业服务。
开展统一作业,统一供应枸杞苗,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摘,统一收购加工销售,促进全程机械化发展。
(五)建立对比试验。
在1X2.5米、1X2米栽培模式种植的基础上建立对比试验田10亩,从工艺流程、技术要点、
作业规范、机具选配、服务方式和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
详细记录对比试验数据,准确反映不同技术模式实施后的效果,总结出详细的试验报告。
(六)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点示范适时召开枸杞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组织村、组干部和枸杞种植大户开展技术交流与观摩学习,加大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推进力度。
围绕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强化主导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队伍。
邀请枸杞专家培训枸杞各环节技术骨干及操作人员80人,确保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的规范应用。
四、枸杞采取的农艺模式及技术路线
1. 主要农艺模式。
枸杞种植采用在1X
2.5米、1X2米栽培模式种植,使用开沟犁开沟起垄、高效植保、精选机精选等机具,实现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服务。
2. 技术路线。
根据示范点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工序,以机械开沟整地、高效植保、精选机精选等机械化技术,探索形成完整的枸杞机械化生产综合技术体系,发挥集成效益。
其技术工艺路线如下:
种苗选购→种前地表处理(435翻转犁深翻1台,激光平地机平地1台,镇压器1台,)→机械开沟整地(开沟犁开沟)→田间管理(灌水、追肥、机动高扬程喷雾机防虫)→枸杞采摘→烘干→精选机精选→销售。
五、预期目标
通过建立试验示范点,研究技术模式,开展机具选型试验,创新运行模式,综合效益评估,筛选提出适合当地枸杞生产特点的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主推机型和操作
要点,制定农机农艺融合的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全县枸杞示范推广工作,带动枸杞生产逐步实现种植标准化、作业规范化和生产机械化。
考核内容:1、示范点完成的示范面积:建成以枸杞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采摘、烘干加工、精选全程机械化为主体技术的枸杞全程机械化生产市级示范点1个,核心示范面积3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亩。
2、机具引进和配套数量:枸杞种植开沟犁3台,旋耕机5台,机动喷雾机10台。
3、每点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机手人次数量;邀请枸杞专家培训枸杞各环节技术骨干及操作人员80人,确保枸杞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的规范应用。
4、开展机械化技术示范所达到的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产等指标。
枸杞种植采用在1X2.5米、1X2米栽培模式种植,每亩地枸杞株数分别达到270株、330株,枸杞株高达到90--150厘米,亩产鲜枸杞平均在500公斤。
5、年终提交完整的示范区建设总结报告、测产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和技术操作规范。
按时间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测产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和技术操作规范。
六、项目实施期限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期限
2017年3月—2017年12月
(二)进度安排
各阶段工作进度及主要内容详见表3。
七、实施措施
1. 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
县农机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
并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负责示范点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示范推广和项目验收总结等。
2. 实行合同管理。
县农机局与XX乡XX村签订项目实施合同。
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制定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并按合同要求开展工作。
3. 加强项目档案管理。
及时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做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要求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4. 加强技术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农户对枸杞全程生产
机械化的认识,为大面积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 搞好示范点总结。
积极配合市农机局和市农机推广站做好枸杞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各关键环节工作。
按季度上报项目工作进展,及时做好项目工作总结、效益分析报告、测产报告和技术操作规范等材料的报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