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梁部工程 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

1.1 预制箱梁控制流程1.21.2.1(1(2(3基承载力应达到250KPa以上。

(4)审查施工单位简支箱梁的模板及支架的施工工艺设计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反拱和预留压缩量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1.2.2 主控项目(1)模板及支架安装和拆除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拆模时的梁体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60%及以上,且能保证棱角完成。

(3)拆模时的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1.2.3 一般项目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3 钢筋1.3.1 监理要点(1)钢筋焊接前应选定焊接工艺和参数,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后,方可成批焊接。

(2)施工中应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管道相碰时,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

(3)在起吊钢筋骨架时用加强钢筋加固骨架,保证骨架刚度以及骨架吊装以后的尺寸。

吊装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4)梁体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与模板、钢筋骨架同时安装,保证设置齐全、位置准确。

1.3.2 主控项目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和安装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1.3.3 一般项目:(1)钢筋原材料、加工和连接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4 混凝土1.4.1 监理要点(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体应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灌筑、一次成型,灌筑时间不宜超过6h;炎热天气避开中午、下午的高温时间,尽量选择在低温或傍晚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雨天尽量不进行混凝土施工。

灌注时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灌注,水平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混凝土灌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宜在10~30℃;混凝土养生采用保湿保温养护。

移出台位前采用蒸汽养护,移出台位后采用自然养护。

(3)梁体混凝土移出台位前应进行蒸汽养护,静停期间应保持棚温不低于5℃,浇筑完4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时蒸汽养护不宜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0℃,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蒸汽养护结束后,应立即进入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d,梁体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梁体表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梁体表面应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梁体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出现浮浆为度,实际操作中掌握最佳的捣固时间,防止漏捣、欠捣或过捣现象。

严禁振动棒触碰波纹管。

振捣时还要防止钢筋、波纹管的变形、移动及松动。

灌注振捣过程中有人看模及时调整预埋件、预埋筋,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处的密合情况。

避免螺栓松动造成跑模和变形,有漏浆处及时封堵。

1.4.2 主控项目(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2)梁体混凝土蒸汽养护的检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梁体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

温度控制除有特殊规定外,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静停时间不少于4h;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3.恒温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下,恒温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4.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0℃;5.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6.梁体周围各部分养护温度差不得大于15℃;7.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 15℃;8.蒸汽养护结束后,应立即进入自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梁体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梁体表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28 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梁体表面应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检验方法:检查测温记录和用温度计检查(3)梁静载试验必须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TB/T2092)的规定检验方法:监理单位见证部质机构试验检验试验。

(4)梁体挡碴墙、边墙、隔板、遮墙、封端处凹穴封堵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 mm,封端混凝土与周边混凝土之间以及梁体的其他部位不得出现裂缝(梁体表面收缩裂缝除外)检验数量: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1.4.3 一般项目:(1)混凝土施工的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2)梁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梁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中带“△”为关键项点,其实测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范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等检验10%。

(3)梁体外观质量应平整密实、整洁、不露筋、无空洞、无石子堆垒、桥面流水畅通。

对空洞、蜂窝、漏浆、硬伤掉角等缺陷,需修整并养护到规定强度。

蜂窝深度不大于5 mm,长度不大于10mm,不多于5个/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1.5 预应力1.5.1 监理要点(1)预应力筋的张拉,除设计有特别规定处,宜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预施应力时两端两侧四个顶同时进行张拉,并以张拉力为控制,以伸长值为校核。

(2)预张拉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进行,拆端模、穿钢绞线,松开内外模后,立即进行预张拉以防止早期开裂。

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和模板拆除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方可移出台位。

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

两侧腹板对称张拉,同束钢绞线由二端对称同步进行,张拉顺序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预施应力过程中保持钢绞线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生产初期,需对2孔梁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根据实测摩阻情况调整张拉控制应力,以保证有效预施应力值。

(3)初张拉工艺流程:0→0.1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初张拉控制应力(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外露量)→回油至0锚固。

(4)终张拉的一般操作流程:0→0.2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σk(静停持荷5分钟)→补拉至σk(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回油到0锚固(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量)。

在终张拉完24h后经检查人员确认并测量梁体挠度合格后,即可进行锚外钢绞线切割。

钢绞线切割处距锚具30~35mm,采用砂轮机切割,防止对锚具造成损害。

切割完成后用防水涂料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5)带模预张拉时,内模应松开,不应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

张拉数量及张拉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束张拉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及积水。

终张拉应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后、龄期不少于10d时进行。

预施力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张拉期间应采取措施避免锚具、预应力筋受雨水、养护用水浇淋、防止锚具及预应力筋出现锈蚀。

(6)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管道压浆应在预应力筋终拉完成后48h内进行,压浆时及压浆后3d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管道压浆应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浆泵应采用连续式,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7)箱梁封端前应对锚圈与锚垫板之间的交接缝用聚氨脂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封端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应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对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间的交接缝进行防水处理。

(8)桥梁预施应力使用的张拉设备及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张拉千斤顶额定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 1.05。

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张拉千斤顶的行程应满足张拉工艺的要求。

(9)压力表应为防震型,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级。

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使用时必须定期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周。

当使用0.4级时,检定有效期可为一个月。

(10)油泵的额定压力应为张拉力对应压力值的1.5倍。

油泵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

(11)张拉千斤顶、压力表和油泵等应配套校正、配套使用。

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校正。

(12)孔道摩阻和锚口(包括喇叭口)摩阻应通过试验确定。

预应力筋终张拉完成后,经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即可切割锚外多余钢绞线。

(13)孔道压浆在终张拉完毕后2天内完成。

锚具要抽取一定数量进行外形及硬度检验。

外观检查按每批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从每批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

1.5.2 主控项目(1)预应力施工原材料、制作和安装、张拉、压浆和封端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梁体封端所用材料和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预应力筋张拉工艺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计量检测;监理单位观察、见证检测。

(3)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相差不得大于±6%。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4)后张梁的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梁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超过1根。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1.5.3 一般项目(1)预应力施工原材料、制作和安装、张拉、压浆和封端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其检验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2)后张梁预留管道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距跨中4 m范围不大于4 mm ,其余部位不大于6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预应力孔道总数的3%,且不少于5根。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梁端、跨中、1/4跨、3/4跨各一处。

1.6 箱梁在制梁场的移运和存放1.6.1 箱梁横移应在梁体初张拉完成后;1.6.2 在横移过程中,要随时保持箱梁支点的高差≯2mm。

1.6.3 箱梁在移动过程中,应保证箱梁始终处于平均受力状态。

1.7 成品梁的检查验收1.7.1 各箱梁预制场均应设有一个静载试验台座,在首孔箱梁生产后及桥梁批量生产过程中对箱梁进行静载弯曲抗裂及挠度试验。

1.7.2 成品梁应逐孔检查验收,质量要求见下表:产品质量要求表1.7.3 混凝土护筋性试件中钢筋不出现锈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