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加药计算

各种加药计算

各种加药计算
1. 浓联氨的需用量的计算:
N2H4= c*d*v*1000/w (kg)
式中:c——欲配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d——所配制溶液的比重(稀联氨溶液可取1.0g/m3)
v——所配稀联氨溶液体积m3
w——浓联氨的百分比浓度(一般为40%)
2.一般是程序控制,连续加入.
1.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药量的计算
(1) 空锅上水时给水所需加碱量
X1=(YD-JD +JD+ JDGMV
式中:X1 一一空锅上水时, 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
YD 一一给水总硬度,mmol/L;
JD 一一给水总碱度,mmol/L;
JDG 一一锅水需维持的碱度,mmol/L;
V 一一锅炉水容量,m3;
M 一一碱性药剂摩尔质量; 用NaOH 为40 g/mol, 用Na2C03 为53g/mol 。

(2) 锅炉运行时给水所需加碱量
1) 对于非碱性水可按下式计算
X2=(YD-JD +JDGP)M
式中:X2 一一每吨给水中需加NaOH 或Na2C03 的量,g/t;
PL 一锅炉排污率,10-2;
其余符号同上式。

如果NaOH 和NazC03 同时使用时, 则在上述各公式中应分别乘以其各自所占的质量分数, 如NaOH 的用量占总碱量的η×10-2, 则Na2C03 占(1-η)×10-2 , 两者的比例应根据给水水质而定。

一般对于高硬度水、碳酸盐硬度高或续硬度高的水质宜多用NaOH, 而对于以非碳酸盐硬度为主的水质, 应以Na2C03 为主, 少加或不加NaOH 。

2) 对于碱性水, 也可按上式计算, 但如果当JDG 以标准允许的最高值代入后, 计算结果出现负值, 则说明原水钠钾碱度较高, 将会引起锅水碱度超标, 宜采用偏酸性药剂, 如Na2HP04 、NaHJ04 等。

2. 磷酸三纳(Na3P04 ·12H20) 用量计算
磷酸三纳在锅内处理软水剂中, 一般用来作水渣调解剂
和消除残余硬度用。

当单独采用锅内水处理时, 加药量是按经验用量计算。

〈1) 空锅上水时磷酸三钠用量Yl 的经验计算式:
Y1=(65 十5YD)VU)(7-8)
(2) 锅炉运行时磷酸三钠(Y2) 的经验计算式:
Y2=5YDU/m3)
3. 常用有机药类的用量有机类防垢剂一般每吨水的经验用量如下:
(1) 拷胶:5~1Og/t;
(2) 腐殖酸销: 每l mrnol/L 的给水硬度投加了3~5g;
(3) 有机聚磷酸盐或有机聚宠酸盐: 根据不同的水质, 一
般在1~lOg/t 。

dc
上述各式的加药量仅为理论计算值, 实际运行时, 由于Vh 各种因素如( 锅炉负荷、实际排污率的大小等) 的影响, 加t 药后的锅水的实际碱度有时与欲控制的碱度会有一定差别, 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解加药量和锅炉排污量, 使锅水指标达到国家标准ρ-aA
1 引言
目前,我国对大型锅炉的给水与蒸汽质量指标要求十分严格,因而需要对炉水品质连续监控。

测量pH值大多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但在反应过程中,因其中和点附近的高增益使得难以调整传统PID控制器参数。

因此只能采用很小的比例增益,否则系统不稳定,而比例增益过小,又将使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坏。

对于锅炉给水加药测控装置,已经实现了加药系统的自动化,但无自动配药设备,仍需根据汽水实验室的化验结果人工配药,这样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所加的氨、联胺均属有剧毒易挥发物质,会给操作者造成严重危害,并导致环境污染。

为此,提出变增益三区段非线性PID和积分模糊控制(IFC)算法的两种新型pH值控制法。

通过对带有时滞的pH值中和过程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算法均具有鲁棒性强,响应速度快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尤其是IFC算法能克服pH值中和过程中的较大时滞。

通过在某电厂的实际应用,已实现了锅炉给水配药、加药系统的全自动控制。

2 pH值控制方法的研究
2.1 常规PID控制
PID控制是按偏差的比例(P—Proportional)、积分(I—Integral)和微分(D—Derivative)线性组合的控制方式。

图1为常规的PID控制系统。

其中,r为参考输入信号;PID为控制器;P为被控对象模型;d为干扰量;e(k)为系统误差;u(k)
为控制量;pH(k)为被控过程输出量。

由图可见,常规PID控制中的比例作用实际上是一种线性放大或缩小作用,很难适应酸碱中和过程中被控对象非线性的特点。

图1 典型pH值控制系统
2.2 变增益三区段非线性PID控制
将pH值变化按拐点分为:一个高增益区和两个增益系数不同的低增益区。

高增益区控制器采用较低增益;低增益区控制器采用不同的高增益,以满足系统期望的性能指标。

此外为防止积分饱和,采用带死区和输出限幅的PID控制算法。

2.3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算法概括为:根据本次采样得到的系统输出值,计算出输入变量;将输入变量的精确量变为模糊量;根据输入变量(模糊量)及模糊控制规则,按模糊推理合成规则计算控制量(模糊量);由上述得到的控制量(模糊量)计算精确的控制量。

3 电厂锅炉给水加药控制系统
某发电厂共有4台300 MW的发电机组,分为两个单元,一单元为1#、2#机组,二单元为3#和4#机组。

每个单元加药计量泵包括锅炉补给水(生水经各种水处理方式净化后,用于补充火力发电厂的汽水损失)和炉水两种用水。

现以二单元为例,加药系统采用两用一备共3台加药计量泵,即3#和4#机组各用l台加药计量泵,当其中1台出现故障时切换到备用泵。

在该系统中通过检测pH值来控制炉水中磷酸盐的加入量,pH 值要求控制在914~9.78,当其中1台机组的pH值低于9.4时,启动相应机组的加药泵。

此时,磷酸盐加药箱内的磷酸盐溶液经过管道(管道上的阀门都为手动阀,正常时为打开状态)被泵入相应机组的除氧器出水管加药点。

若3#机组的加药计量泵出现故障,则打开备用泵与其相连管道上的阀门,备用泵接替3#机组的加药计量泵,为3#机组的炉水加药;4#机组亦然。

由于炉水中加入了适当的磷酸盐及氢氧化钠,可提高炉水的缓冲性能,并有利于维持炉水pH值的稳定性,从而防止锅炉水冷壁的结垢和腐蚀。

该系统将炉水水样经过减温减压装置引入磷酸表及pH表探头进行测量,经过模拟
量转换,再经控制系统PID运算后控制变频器输出,控制加药泵转速,从而实时控制炉水的加药量,使炉水的磷酸根浓度与pH较好地保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图2给出其控制流程图。

该控制分为调节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及变送器4部分。

其中,调节器由S7-200 PLC和相应控制软件组成;执行器由变频器、电机和计量泵组成;被控对象为炉水;变送器采用分析仪表,即pH表。

图2 控制流程图
3.1 控制流程
图3给出3#机组的炉水加药控制系统。

该系统从在线分析仪表(磷酸根表、pH表)中提取4~20mA信号,根据运行工艺参数和确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窗口式PID复合运算,中间结果送变频器,控制加药泵加药量以实现加药的自动闭环调节。

图3 3#机组炉水加药控制系统
3.2 控制系统组成
该控制系统选用上位机软件WinCC+西门子PLC的组合方案。

PLC系统通过PorfiBus 总线方式与上位机WinCC连接。

如图4所示。

其中上位监控部分由工业计算机(WinCC)来完成。

监控工作人员可通过CRT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设定或修改系统的运行参数,同时通过CRT远程软件控制系统运行。

上位工控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管理,并与MIS 系统等联网。

上位机可对控制器进行组态,组态范围包括控制器的网络地址和时间、选择控制算法、设定算法参数、设定控制量的设定点、选择算法中输入量及输出量的通道等。

下位控制部分由安装在现场的一套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完成。

它是自动加药控制系统的核心,用于采集相应的水质数据。

由于化学加药系统具有纯滞后性质,会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引起系统产生超调或振荡,而利用计算机可方便实现滞后补偿。

采用改进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使控制器利用输出控制信号调节现场的交流
变频器,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以调节加药泵。

电气部分的控制方式设计为远程和本地两种,以实现手动/半自动/自动三种功能,后两种功能由上位机切换。

图4 控制系统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