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小精灵”教学设计录入:教育信息中心 2010-7-7 人气:884江夏区实验小学王晓琴教材: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一册第七课《小精灵》教学内容:1、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2、第二课时:欣赏二胡齐奏《小青蛙》及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3、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蜻蜓》及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
歌曲旋律明快活泼,歌中的“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学唱本曲时注意引导学生在歌唱时的声音要轻巧有弹性,不要因为表现快乐而喊唱,特别在歌曲说白的时侯不要越说越快,注意整首歌曲演唱时速度的稳定。
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通过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动”,感,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在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过程中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情绪,用动作表现对音乐形象的体验,用听唱法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通过多形式表演让学生体会歌唱的快乐。
三、知识与技能:能认真聆听音乐,会用轻松愉快的情绪、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时咬字吐字清晰。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时值的长短,能按歌曲的节奏旋律准确说唱。
2、能用自然的声音,配合着伴奏有表情的进行歌唱表演。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具一、导入部分1、1、师生问好好2、师生接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师:同学们好,很高兴有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和大家相聚,我想和大家认识一下,请用歌声告诉我你的名字叫什么?师唱:“你的名字叫什么?你的名字叫什么?”生接:“我叫×××”师唱:“你的名字真好听。
”用歌唱的形式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使课堂气氛轻松。
并复习前面所学的歌曲,让学生自然地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剪纸小蝴蝶(送给与教师积极对唱的学生)1、认识基本音阶2、认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1、出示音符卡片,逐个认识基本音阶中的七个乐音并学习用柯尔文手号表示。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分别表现人跑和走的姿态。
师问:请你观察这几个小人的动作在干什了解基本音阶七个音符的唱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识谱教学。
用简笔画导入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学习,即生动又让学生容易感受不同音符的时值区别。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授部分3、了解歌词4、学唱歌曲么?生答:略2、师带领学生读节奏:走走|跑跑走|,然后介绍走代表四分音符,跑代表八分音符。
3、要求学生按节奏更换说词练习刚才读的节奏短句。
(师举例:叽叽|叽叽叽|4、师生一起按节奏读歌词5、揭示课题后请生聆听歌曲范唱第一次聆听要求:听了这一首歌曲后你感觉想快跑还是想慢走呀?这首歌曲唱了几遍?第二次聆听要求:听这首歌曲在唱第二遍时是连着唱的还是中间有一段音乐休息了一会再唱的?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读歌词了解学生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掌握情况,同时熟悉歌词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初听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熟悉歌曲的音调、歌词。
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间奏,为后面能配合伴奏准确演唱做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第三次聆听要求:边听边在歌曲间奏处按音乐节奏做表演。
第四次聆听要求:跟着范唱只动嘴不出声的默唱。
6、请生聆听歌曲伴奏配词唱完成歌曲。
(教师注意聆听学生歌唱声音的美感及音准等及时进行辅导。
)7、多形式练唱歌曲。
(可师生接唱、或分组接唱,点生表演唱)准备让学生感受歌曲2/4拍子的节拍特点。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其音调节奏,为完成学唱做铺垫。
(在反复聆听中让学生熟悉歌曲,逐步完成歌曲的学唱。
)多形式练唱歌曲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歌曲的掌握,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拓展部分1、师:请生看书38页图。
(师介绍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铃,并指导学生用动作模仿演奏姿式。
讲解2/4强弱规认识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铃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歌表演律。
)2、进行二声部的声势表演(边说边做演奏动作)× × | O O |哒哒O O |× - |叮× × |× × |哒哒哒哒× - |× - |叮叮3、听歌曲伴奏边唱边进行打击乐伴奏表演。
初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二声部的配合能力。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表演过程中表现出色学生奖励剪纸小蝴蝶)四、小结部分小结学习收获和要求师:大家能告诉我唱歌时我们该怎样唱歌声才美?生: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二胡齐奏《小青蛙》这首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
乐曲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的主题音乐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材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个乐句。
它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乐曲第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紧张而快速的二胡拨弦把人们带入夜色茫茫地田野。
这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
雨越下越大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所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劲了……一声公鸡鸣叫,划破长空,雨过天晴,渐渐地云雾散开。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乐段,表现了大地苏醒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四方。
随乐曲渐弱,小青蛙们远去……欣赏时注意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上去聆听对比各部分的音乐特点。
特别是第二部分较突出的描绘田野风雨交加场面的音乐。
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二胡齐奏《小青蛙》,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小动物可爱形象,体会二胡的丰富表现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聆听、分段对比聆听等方法感知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场景和内容,引导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形象的体验。
三、知识与技能:能认真聆听音乐,通过感受二胡的音色特点及速度节奏等变化来感受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表现的不同场景,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聆听乐曲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跟随音乐的变化与发展体会音乐表现内容,并感受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具一、导入部分1、1、组织教学2、复习歌曲3、学唱山东民歌《花蛤蟆》第一乐句。
师生问好1、请生齐唱歌曲《小青蛙找家》2、师: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们非常喜欢它,有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就唱出了它们的可爱与调皮。
师范唱山东民歌《花蛤蟆》第一乐句并教生唱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并以此为引子导入本节课的新课学习。
剪纸小蝴蝶(送给积极参与表演活动的学生)5 15 0| 5 1 5 0 1 117 1| 2 5 0二、新授部分1、聆听乐曲《小青蛙》第一部分的主题2、介绍作品二胡齐奏《小青蛙》的创作过程。
3、聆听二胡齐奏《小青蛙》第一部分1、师:正因为人们非常喜欢小青蛙,所以不仅创作了不少好听的歌曲来表现小青蛙,还创作有器乐作品,请你听一听,这一段音乐中你听到的是《小青蛙找家》的音调还是《花蛤蟆》的音调?生答:略2、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小青蛙》并介绍独唱与齐唱、独奏与齐奏3、师:请你听一听,歌曲《花蛤蟆》的主题音调在这一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次?(3次)乐曲结束时音乐有什么变化?(渐慢渐弱)你听了这一段音乐后有什么感受?是像跳绳还是像散步?生答:略4、师:这一段音乐活泼生动,表现了田野里积累音乐素材,并导入到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所听作品的创作来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
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
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并感受作品第一部分的音乐特点及表现场景和塑造的音乐形象。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师简介本段音乐的表现内容5、聆听乐曲第二部分6、教师简介第二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
7、聆听乐曲第的小青蛙们在快乐的嬉戏玩耍。
第一次聆听5、师:请大家仔细听一遍乐曲,你听一听,这一段音乐在演奏中有变化吗?在乐曲结束时你听到了哪一种小动物的声音?(公鸡)生答出小公鸡后师要引导生用×××节奏说话,如小青蛙,呱呱叫;小公鸡,喔喔啼。
生答:略6、师:这一段音乐表现了天下起了细雨,又刮起了大风,雨越下越大。
可顽皮的小青蛙不害怕,仍在雨中调皮的蹦跳着,与雨滴玩躲迷藏。
7、第二次聆听师:这一部分音乐中你觉得哪一部分音乐描绘的是雨,雨下大了音乐是怎么表现的?(渐快渐强)哪一部分是风?雨和风分别用哪一种线条表现合适?引导学生从旋律、速度、力度的变化上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巩固第一课时所练习的跑跑走节奏。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部分8、聆听乐曲第一、二部分9、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8、师:让咱们认真地听一听第一与第二部分音乐的不同,请你边听边用动作或画线条来表现你对音乐的感受。
9、师:这一部分与前面的哪一部分相似?(第一部分)生:完成书中的色块填涂。
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变化与特点,加深印象。
通过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对比聆听,体会两部分音乐各自表现的情景与音乐形象,为后面全面分析乐曲做准备。
同时指导学生能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音乐体验。
感受乐曲第三部分的特点,体会二胡丰富的表现力。
三、拓展部分1、全面叙述乐曲表现内容。
2、完整聆听全曲并进行音乐1、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叙述小青蛙的故事,在叙述过程中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故事内容的补充。
2、请生边听音乐边随音乐的变化进行表演。
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理解情况。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粉笔(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红旗或五角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表演热情。
)四、小结部分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师:我们今天听的乐曲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分为了几个部分?你觉得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深刻些?在叙述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了一个梳理,使学生的知识记忆更清晰。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
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结尾句上行四度后又连续上行,以肯定的口吻告诉了人们小蜻蜓是捕蚊的小英雄,让儿童们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