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PS文字 文档 (6)

WPS文字 文档 (6)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城市建设与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性姓名吕松学号专业年级行政管理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浅谈城市建设与人民防空建设宣传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中国正进入一个全面进行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新时代。

人民防空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而宣传教育一直以来是人防工作面向社会的“引擎”,随着新形势下人防工作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宣传人防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贴近民生、服务民生?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展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发展的必然,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一)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共同平台,在我国城市社区是指政府划分的街道和相对独立的居民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是执政的基石。

社区是城市文明的另一种表述。

社区就是一个个小的家庭,能解决辖区内居民的医食住行,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

(二)社区建设的内容社区建设是指通过城市社区的各种组织的建设,面向本社区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的系列活动。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择优推荐热爱社区工作,受群众拥护的人选进领导班子,组织对社区工作班子进行培训,开展业务岗位培训,提高管理协调、应便处事等各方面的能力。

2、社区内涵建设。

包括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服务,提高为居民服务的质量,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要,。

3、社区外延建设。

以人为本,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社区建设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

社区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反映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社区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1、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建设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要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就必须增强社区的功能和责任,依托社区,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强化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先导作用。

2、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城市的设施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但城市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这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从城市的最小单元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城市现代化工作抓好抓实。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生活,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人们对社区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希望得到多方面的服务。

比如环境问题、服务问题、治安问题,以及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等,都迫切需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来解决。

社区建设就是要使社区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环境。

4、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消费要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与社会进步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通过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尊老、爱幼、助残、济困等活动,可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培育和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可以更好的改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社区建设涉及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城市基层工作的永恒主题。

在城市积极推行社区发展已被认为是可以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社区的发展也应逐渐走向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社区发展既作为一种目标,又作为一种途径和方法。

二、当前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突出矛盾(一)城市管理中社区建设体制不畅1、基层社区的功能定位不准。

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社区委)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实际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它在职能上是和街道相对应设置的,在经济上和管理上依附于街道,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的履新其民主自治功能。

2、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

虽然政府职能部门的各个机构不断进入社区,但仍然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行全面监督,指导,导致社区组织区牵头开展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卫生,服务,治安等工作,而职能部门仅是参与,协助,本来是社区去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却变成了职能部门来检查监督社区的工作。

社区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分派的大量份外的工作,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无法真正为居民服务。

3、社区配套的建设法规缺乏。

近几年来,国家,省,市的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社区建设的文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监督约束机制,产生的一些问题,社区想管却没权管,不想管的却非得要管,最后导致工作飘浮,难以依法开展各项工作。

(二)社区资源整合难度大1、社区基础建设薄弱,很难以满足居民各方面的要求,据调查,一般的社区办公环境很差,特别是一些小县城的老街道办事处一些只有一间办公室,面积很小,更谈不上一系列的网络建设,虽然2010年按民政部门的要求进行了适当的修整,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还是难以达到标准。

2、新城区建立后,原本繁华的一些老城区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一些小街小巷没有路灯,下水道不通,更谈不上公共设施,居民的生活非常不便。

一些县级社区中的一些改制企业无留守班子,社区又迫于各方面的工作压力不愿纳入居民管理,加之这些企业人一时无法适应社会人这一身份,对社区管理的抵触情绪很大,造成社区工作的一些死角。

3、城市基层管理的事项和内容日益增多,但基层却没有相应的人权,财权,很多权力都是有名无实,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一些老街道社区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收入,原有的两间门面也因为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而征用,社区完全依靠政府的一点微薄的拔款,因些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只能穷于应付。

(三)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不足1、动员式参与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的主要形式。

当前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说服下参与社区早已形成决定的事项,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开会听取社区干部有关本社区工作的通报、部署等。

这种参与既不能对社区事务开展的具体项目进行决策,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监督。

当居民维护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首先是向有关主管职能部门提出诉求,然后是利用一切私人关系,根本没想过要找社区进行解决,而居民自治中没有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作出相关规定,目前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对居民予以约束的好办法让居民能参与。

因此,居民在社区权力运作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2、象征性参与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的主要内容。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从内容上讲,多是像征性的。

就社区居委会而言,参与主要是指选举居委会和选举各级人大代表。

前者主要是由居民代表或户代表投票选举,且三年一次,参与规模不大,广泛性不足;后者也并非全体居民都能参加,那些在单位登记为选民的居民,则不参加本社区的选举。

而在一个社区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就是这些单位的人,而他们却没有该社区的政治权利,从而不能参与决策该社区的相关事务,因些有关政治性事项不能落实或落实的很虚是在情理之中的。

3、参与率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由于没有相关规定和制约,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比例较低,参不参与无关紧要,想去就去,不想去请也不去,导致社区干部召开相关活动的频率越来越低,而且也不再主动通知居民参与。

受到邀请参与的多数都是与社区工作人员走的很近的所谓的“积极分子”,因此参与成了一种政治待遇,其次是居民代表,普通居民则很少能有机会参与较正式的社区事务。

从居民来讲,由于参与事项极少涉及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因而居民对参与的价值和作用表示怀疑,缺乏足够的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缺乏一套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程序或规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使得参与的机制很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率,从而直接影响了政府有关决策的落实上。

三、加强社区建设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针对以上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经过深入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个对策:(一)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创建文明社区,给城市的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1、致力于加强全民性教育。

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着力从居民的基本行为习惯抓起,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使居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使之成为文明社区。

二方面,要在街道,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文化宣传栏,及时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新闻,以及科普生活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

三方面是社区要建立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舞蹈队,门球队,使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要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对社区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达到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实施全过程管理。

加强管理,是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基础工作。

要把文明城区创建的要求落实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提高城市执法管理水平,建立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区绿化等管理体制,在美化居住环境上下气力,大力开展环境整治。

依法,合法管理,用法律的手段管理社区,让一切有法可依,让一切有章可循。

3、推进全方位创建。

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实行分类指导,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居民的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社区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为居民服务,应该在医疗卫生,治安,人文教育,失业安置等各个方面必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明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社区文明创建的硬件环境,树立社区文明建设新形象,使之不断适应现代居民的需求,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4、政府职能延伸。

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将职能延伸到社区,如规划、城管、环卫、民政、劳动、计生等部门在社区均应设立窗口,真正体现便民、利民、为民政策的落实,达到以人为本,干群关系和谐。

(二)加强城市管理,推进社区建设1、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则是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应该是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确立,以及相应的体制改革及运行机制的建立。

尤其是要通过加大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等手段来推进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