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位数和众数有效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有效导学案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三、深化练习,巩固提高。
5分
25分
10分
问题导读评价单
问题生成评价单
问题训练评价单
口头导课
参与学生讨论
强调重点、小结
Hale Waihona Puke 巡视指导讨论、交流。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全课重点。
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
板书
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众数:
教学
反思




学生讨论“超市每个人的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来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是否合理,在讨论与对比中引出中位数和众数。




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探索、交流、汇报、倾听的基础上,使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数学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时间
年级
课题
课型
课时
授课教师
2012
五年级
《中位数和众数》
新授
2课时




教材先呈现了一个超市工作人员工资的表格,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表示这个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水平”,在讨论中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需要新的统计量,进一步学生将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点、


重点: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
方法
1、讨论、交流
2、观察
教学
准备
设计好本课的问题导读、问题生成、问题评价三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1、问题导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