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精品教案全集24课时

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就叫做质量数。

[板书]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定义:符号:A计算式: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 10 18.998Na 12 22.990Al 14 26.982质量数(A) === 质子数(Z)+ 中子数(N)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总结和比较]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

[随堂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 12 1220 40 182、完成表2 A: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带点微粒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 0 11 1 11 2 16 6 66 8 6 [过渡]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就各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板书](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同位素:[思考与交流]: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

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⑴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⑵从原子的组成看,原子的质量数均为整数,但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却是35.5,这是为什么?[回答]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而且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率。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各种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M=M1*n1%+ M2*n2%+…[简单介绍]同位素的用途。

区别概念[随堂练习] 1、有以下一些微粒:①② ③ ④ ⑤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为同位素的是 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的是 和 、 和 。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 、40K 与40CaB 、T 2O 和H 2OC 、40K 与39KD 、金刚石与石墨 3、在中,m 、n 、p 、q 表示X 的四个角码,若X 1和X 2的q均为1,m 、p 的值相等,则X 1和X 2表示的可能是 ( )A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B 、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C 、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形成的离子D 、不同元素的离子4、钛(Ti )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

钛元素的同位素Ti 4622、Ti 4722、Ti4822、Ti 4922、Ti 5022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A 、28B 、30C 、26D 、24 5、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 .32 B.67 C.99 D.166多媒体布置作业 【作业】p11 4 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2.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Cl,S,PB.N,O,FC.Al3+,Mg2+,Na+D.K,Na,Li3.下列各组微粒中,按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排列的是( )(A)Al3+,Al,Na,K (B)F,Cl,S2- ,S(C)S2-,Cl - ,K + ,Ca 2+ (D)Mg,Si,P,K4.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a>b>cB.b>a>cC.c>a>bD.c>b>a[讲述] 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把原子核所带电荷和核外不同层上的电子数全部表示出来,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成Na+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变成Cl-也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Na+与Cl-相互结合就形成了NaCl。

[设疑] Na+与Cl-之间是一种什么作用使它们不能相互远离?为什么?[生答] Na+带正电荷、Cl-带负电荷,它们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相互吸引而靠近。

[设疑] Na+与Cl-能否无限制的靠近呢?[讲述](把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投影出来,对照分析。

)Na+与Cl-它们的原子核都带正电荷而排斥,同时原子核外的电子与电子之间都带负电荷也相互排斥,所以Na+与Cl-两者要相互远离;又因静电吸引作用而靠近,当Na+与Cl-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于是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形成了离子化合物NaCl。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的对立统一体。

[Flash动画] 带有正电荷的Na+与带有负电荷的Cl-相互靠近,到了一定的距离时不在移动。

多次重复上述操作让学生看个明白。

[投影板书] 一、离子键1、使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讲述] 通过离子键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粒子之间形成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可以看到新的物质的生成必须有新的化学键的生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讨论提纲]1、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活泼性怎样?2、离子键的本质是什么?您是怎样理解的?3、NH4+与Cl-、CO32-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Na+与CO32-、SO42-呢?你还能举出哪些粒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总结讲述](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是由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得失电子而形离子键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

[讲述]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体现了原子结构的特点,我们只需要在元素符号周围把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表达出来就可以把原子的结构特点表达出来,这就是电子式。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学生讨论] H、Na、 Mg、Cl、O等原子的电子式。

[反馈矫正][明确] 1、电子式中的电子一般要成对书写。

但Mg、O等原子的电子式常按上述方式书写. 2、同主族原子的电子式基本相同[提问] 你是否能写Na+ 、Cl- 、Mg2+、 O2-等离子的电子式?[学生讨论](略)[投影答案][讲述]金属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变成阳离子达到稳定结构,书写电子式时阳离子最外层上的电子通常不表达出来,所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表示最外层的8个电子并且加上[]n-来表示,n表示阴离子带的电荷数。

[提问] 讨论如何表示NaCl 、Na2O、CaCl2等化合物的电子式?[投影][说明] NaCl的电子式的书写是把Cl-的电子式表达出来放Na+之后,Na2O的电子式是在O2-的电子式的两边分别写上两个Na+的电子式,CaCl2的电子式是在Ca2+的电子式的两边分别写上两个Cl-的电子式。

[学生讨论] 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反馈矫正] 1、错误,表达不明确。

如果是氧原子的电子式,就多了两个电子;如果是氧离子的电子式,则漏掉了括号和电荷。

2、错误,Na原子失去了最外层上的电子,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一般不把次外层上的电子表达出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就是它的电子式。

3、错误,-2表示硫的化合价而不是硫离子带的电荷。

4、错误,硫离子的电子式应该加上括号。

5、错误,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6、错误,应该把Na+的电子式写在O2-的电子式的两侧。

多媒体投影练习[思考讨论]为什么氯化钙的化学式写成CaCl 2的形式,而它的电子式必须写成这样的形式?[答疑] CaCl2只表示氯化钙的化学组成和Ca2+与Cl-个数比例关系,电子式不仅表示组成和比例特点,还表示了离子键的特点,它表示的是Ca2+与Cl-以离子键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Cl-与Cl-以离子键结合,如果把两个Cl-的电子式写在一起就容易引起混淆,所以应该把Cl-的电子式写在Ca2+的电子式的两侧。

[学生讨论] 怎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NaCl、MgCl2的行成过程?[投影][说明] 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和并,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和并。

用电子式可以直观的简洁的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形成离子的,又是怎样形成离子键的,这也反映了化学反映的本质,即发生化学反应就有新键的生成。

[思考讨论] 1、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化钠的生成的区别和联系[填表]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达件[投影答案]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件是否等号单向箭头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式表示新物质生成且质量守恒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都反映了新物质的生成及质量守恒的特点[回顾知识] 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作小结。

[投影小结][讲述] 同学们通过讨论学习,了解了离子键的概念,明确了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原因和性质,要求我们在深入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布置作业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aCI2 NaF MgS K2O板书设计[板书] 第四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使阴、阳离子形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2、离子键的本质与形成条件和形成原因1、成键本质:静电作用2、成键条件3.形成过程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一些化学符号的电子式的书写学生对于掌握电子式以及形成过程感觉较吃力,需多花时间加大练习进行巩固。

第二章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

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

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