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2018真题讲解(论述类阅读选择题错误类型)
2016-2018真题讲解(论述类阅读选择题错误类型)
(背离原文,故意曲解):
•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 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 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 【对位信息】图腾制度在形成之后,随着图腾 文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并随着图腾文化的衰 亡而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
•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
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
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பைடு நூலகம்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
【2018年高考新课标3卷】
《城市文明弹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 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 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 的重要路径。 【解析】C项无中生有:对于“意义弹性”这一具体概念并没 有分析“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解析:本文论述的悲剧是“文学作品”。而选项D 是生活的具体事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层面。选项 混淆范围。
【2017年高考3卷】
《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
记忆的一种方式。
【对应信息】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
【答案】D 【解析】原文说中国画“刚柔相济“,而D项意为 “刚强者不能持守,柔弱者可保长存”,强调的是 “柔”的一面,对“刚”是否定的。
2014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 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 韧的精神度,在饱受旧社会、旧制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 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 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 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 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 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错误类型:曲解文意)
陷阱剖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故意错误解说原文,它更换了个别词语(或说法), 析 或直接歪曲了作者的观点,导致选项与原文的意思发生偏离。
识别方 法
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 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与原文信息句的关键点仔细比对, 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B项曲解文意(歪曲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将虚构和表 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 间的区别清晰起来。”但没有说“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由全文看,现代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是加强了。
【2017年高考1卷】
《气候正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 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 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 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 理出了它的内涵。
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
展。 C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文中
的“那些小说家”概括成“人们”,张冠李戴, 而且曲解文意 。 “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也 错了。原文“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 ”、“小说家 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
【解析】选C。“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曲解文意。文章 阐述代际公平,并不只是立足未来。 从第3自然段“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 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 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 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看,它是兼顾现实和未来的。
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
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
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
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
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
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
3.D【解析】曲解文意,据原文最后一段意思可知,“小 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 法的凭依”,而“殷墟甲骨文”是使凭依更加充实。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 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 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 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 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 么紧密。
【2017年高考3卷】
《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 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对应信息】原文第二段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 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 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 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应信息】“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 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 的品格”和“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 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1、审清题意和要求
论
2、看清文中有没有 3、弄清概念莫发愁
述 4、修饰词语勿遗漏
文 5、 “可能”“将来”不要丢
阅 6、 “原因”“结果”不调头
读
7、夸大作用是吹牛 8、外延改变也是错
9、意思相反最不该
10、推测结论有缘由
(二)《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如下:
•
(关注词: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
• (6)主要与次要:颠倒主次。
• (7)肯定与否定。
• (8)主观与客观:故意夸大实物实有的能力、功效和作用。
•说法过于绝对
论述类阅读选择题常见错误类型
• 最基本一招:紧紧对照原文,发现异同 • 1.以偏概全(范围变大或者变小了) • 2.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因为所以、使) • 3.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 4.已然未然(已经、即将…) • 5.无中生有 • 6.说法过于绝对
B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期小 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 首先二者的本质区别不明显,游历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其次,“口耳相传”是它们的“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
• D、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文化的发展
而日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
替。
“随着”变成“随即”,一字之差,表
达的意思不一样。
2016年高考新课卷标1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 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 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 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 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 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 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B项,曲解文意,说法过于绝对;并没有说“必须完 好保存下来”。
【2018年高考新课标1卷】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
第三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 是互相隔膜的。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 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 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
1. 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如‘道德法则’就是‘科
技伦理’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错误类型:曲解文
2019年高考:4.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解析: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 代文献进行处理”张冠李戴,结合原文“治理 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 型”,可知“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 献进行处理”是脱水,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