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ppt课件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ppt课件

2
2009浙江卷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
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 的影响。 (3)简述该地区第四纪主 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 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判断依据是什么?
只是借用了北欧区域,考查的是高中地理知识和原理应用。
依赖国际市场
19
3、构建知识结构,学会描述和阐释区域特征
位置
经纬度位置
地形
海陆位置

气候
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河湖
经济地理位置

植被


土壤
资源
20
3、构建知识结构,学会描述和阐释区域特征
位置
地形类型
地形
地形分布

气候
认识重点:不是关注地理现象和事实材料, 而是挖掘这些现象和事实背后所隐含地理规律 的原理,如“北欧地区出现极昼极夜”是地理 现象,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原因解 释,是地理原理和规律。
从高中地理视角认识区域地理 从高考能力要求复习区域地理
复习重点:不是再现和记忆区域地理事 实知识,特别是对识记内容的考查,而应当 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科学阐述和解释。 如“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 的影响”(下垫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7
高考要求“二问”区域
一问考什么?(该区域所体现的地理原理、规律)
思考:学什么?
二问怎么考?(从区域背景中提取信息,运用地理
原理和规律,通过知识的调动和迁移,解释区域地理
现象,论述和说明区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思考:怎么学?
8
区域地理学什么?
了解区域 位置和地 理要素
比较归纳
掌握区域
知道区域
特征和差 分析综合 问题与发
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
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
会经济条件。
试题的区域可以是任意选择的,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地区。
5
高考试题离不开区域,但不考区域。 ——区域作为试题背景,提供问题素材和知识载体,
作为思考对象。不是因区域设题,而是以题选区域。 ——区域不作为问题本身,即不考区域的具体地理
3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36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 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 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 析。
根据高中地理的能力,不知道刚果盆地,也 能完成答题要求
4
例:(09,全国II)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 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 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 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 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 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
90°E120°E 180° 120°W90°W60°W
训练:(1)学生画网格定“点” (2)主要经纬线沿线地理单元的罗列
14
我国“六纵四横”
50°N
40°N
30°N
130°E 23.5°
80°E 90°E
15
100°E 110°E 120°E
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特征——位于温带大陆西部; 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 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 青藏高原——高寒——海拔高 新疆 、中亚——干旱——深居内陆;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多台风灾害
河流短小流急
精耕细作; 水稻种植业
森林。资源丰富, 耕地缺乏
水能丰富
多山地丘陵 岛
多火山地震 国 , 人 稠 地 狭
渔业资源丰富
人口、城市 集中分布于 沿海平原和
优良港湾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为靠近原料地和市场, 工业布局接近港口, 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
资源、能源、产品严重
16
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青藏地区
“高”、
气候寒
“寒” 多草场
高寒牧业
畜产品加 工业


多雪山
冰川

河谷农业 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大河源头
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
发展交通 水力发电
太阳能丰富
17
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隐含的 地理原理、规律,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 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看,学生学科内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解答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 综合题时得分不高。正如有些专家所说:“文综 高考的瓶颈在地理,地理的高考瓶颈在区域。”
6
西北内陆地区的区域特征:
位置: 地处内陆,距海远
植被: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
地形: 周边高原山地阻隔
气候特点: 降水少,晴天多,光照 强,温差大
内流河: 补给类型、流量变化
咸水湖: 湖面的季节变化、盐 度的时空差异
灌溉农业
18
日本——“岛国”
30°N~45°N,130°E~145°E 东邻太平洋,亚洲东部 亚欧和太平洋? 怎么办?
问题解决
区域要素
有什么?
区域特征
某区域
怎么样?
为什么?
问题分析
区域问题
10
区域的知识内容与能力指向
空间定 位
在哪里
怎么样
综合分 析
为什么
怎么办
归纳描 述
论证阐 述
11
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1、运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学会空间定位 2、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区域特征 3、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握区域差异 4、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 5、运用时事热点,提升区域学习能力
关于区域地理专题 复习的一些思考
`.
1
2009全国卷一
36.根据图5和表3资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
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
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 农业生产的影响。
虽然涉及到区域的自然要 素,但没有考查具体的有 关区域识记性地理知识。
12
1、运用地图,建立空间概念,学会空间定位
弱化区域地理的知识记忆, 强化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
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1.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定位 2.自然、人文特征定位 3.特殊地名信息定位 4.特征地理事物定位(形状、轮廓)
构建世界和中国的“心理地图”
13
连点成线构成网格——世界“八纵四横”
40°N 30°N 0° 0° 30°E 32°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