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半熔法(烧结法):Na2CO3-ZnO(或MgO ) CaCO3-NH4Cl
干法灰化: 不加溶(熔)剂 微波消解:
17
关于微波(0.75-3.75mm)辅助消解法
利用试样和适当的溶 (熔)剂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加热试样, 微波产生的交变磁场使介质分子极化,极化分子在高频磁 场交替排列导致分子高速振荡,使分子获得高的能量,这 两种作用,试样表层不断被搅动破裂,促使试样迅速溶 (熔)解 微波能直接转递给溶液中的各分子,溶液整体快速升温, 加热效率高 微波消解一般采用密闭容器,这样可以加热到较高温度和 较高压力,使分解更有效,同时也可减少溶剂用量和易挥 发组分(As,B,Cr,Hg,Se,Sb,Sn等)的损失 微波消解法可用于有机和生物样品的氧化分解,也可用于 难熔无机材料的分解
18
2.4 测定前的预处理
考虑:
试样状态
被测组分存在形式 被测组分浓度或含量 共存物的干扰 辅助试剂的选择
19
第 2 章 作业 p37 1, 2, 3, 4, 5
请就某一具体分析任务,查找出它的取样 方法和要求。
20
14
生物样品
考虑:
其组成因部位和时季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采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除 应注意有群体代表性外,还应有适时性和部位典型性 鲜样分析的样品,应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生物试样中 的酚、亚硝酸、有机农药、维生素、氨基酸等在生物体内 易发生转化、降解或者不稳定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新鲜样 品进行分析
样品保存
化验分析
9
例题
现有某矿样10kg,经破碎后全部通过10号筛孔(d=2mm), 已知k=0.3,问缩分后应保留的试样应为多少?可连续缩分 几次? 解:(1) Q≧kd2 = 0.3 ×22 = 1.2kg (2)设应缩分n次, 缩分n次后的试样质量 m=10×(1/2)n≧1.2kg 当n=3时,m=1.25kg 故应缩分3次
10
对于食品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Hale Waihona Puke 考虑:• 试样种类、分析项目和采用的分析方法
• 采样方式的选择, 防止污染问题 • 含水试样干燥至衡重,计算水分 • 含脂肪高的样品的脱脂
11
(2)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液体、气体样品相对均匀,取样单元数可少些。 液体 :试样在容器上、中、下不同高度处各取 试料混匀,即得分析试样。 气体: 应根据被测组分在试样中存在状态(气 态、蒸气 和气溶胶)、浓度及所用方法 的灵敏度进行采样。 A、直接采气法 适于高浓度组分
质而异,由各部门根据经验拟定。k值通常0.05~1。
d- 试样最大粒度(mm);
7
2.2
分析试样的制备
从固体原始试样到分析试样,需经过以下过程
破碎、过筛、混匀和 缩分(通常为四分法),
最后保留的分析试样约为100~300g.
(可前面经验式保留)
8
缩分--四分法取样图解
混合 缩分 混合 缩分 混合
尿样注意酸败和细菌污染, 4度冷藏和加入氯仿或甲 苯防腐
16
2.3 试样的分解
(1) 分解要求:完全,避免被测组分损失和引入干扰测定组分 (2) 分解方法:
溶剂(熔剂)
溶解法:水溶
酸溶 碱溶 熔融法:酸熔法 碱熔法
水
HCl HNO3 H2SO4 HClO4 HF NaOH KOH K2S2O7 KHSO4 Na2CO3 K2CO3 NaOH KOH Na2O2
金,食品等。
应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进行。这些可参阅相关的国
家标准和各行业制定的标准。
2
(1)不均匀的原始固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考虑:
• 采样点的选择 • 采样方式的选择 • 采样的数目(采样单元数) • 准确度的要求
3
举
例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按3点式(水田出口,入口和 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 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 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 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 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钢片可任取。对钢锭 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 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
4
采样单元数(采样的数目)
采样的数目与准确度要求有关;与物料均匀性、分散度有关。 假设测量误差很小,分析结果的误差主要由采样引起的,则包 含总体平均值的区间为
t mx n
μ 整批物料中某组分的平均含量 试样中该组分的平均含量
x
t
σ n
统计量
总体标准偏差 采样单元数
5
变换上式 其中
t x m n
15
药残留测定的生物样品
生物试样:肉、肝、肾、皮肤、血液、蛋奶,尿液, 血浆、粪便等;对组织样品宜分取一个完整的解剖部分
储存生物材料的容器材料有塑料和玻璃,注意储存期 间吸附:塑料易吸附脂溶性组分,玻璃易吸附碱性物质
固体样品制备除一般程序外,还有离心、过滤、防腐 和抑制降解等
血样:血浆、血清、血液
E xm
t n E
2
可见,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越高,即 E越小,采样单元数就越大;
6
采样量
采样量与试样的均匀度、粒度、易破碎度有关。
采样经验公式: Q ≧ Kd2
式中: Q- 采集平均试样的最小质量(kg)。 k - 反映物料特性的缩分常数(kg•mm-2);因种类性
13
水样
根据水种类:天然水(河、湖、海、地下);用水(饮用、 工业、灌溉);排放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 根据分析项目要求 采样多变性:河水—上、中、下(大河:左右两岸和中心 线;中小河:三等分,距岸1/3处);湖水---从四周入口、 湖心和出口采样;海水---粗分为近岸和远岸;生活污水 --与作息时间和季节性食物种类有关;工业废水 ---与产品和 工艺过程及排放时间有关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的保存方法 对于不同测定项目,采用不同目的
第2 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 试样的采集
是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
原始试样再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分析。其结果被视为 反映原始物料的实际情况。
1
注意以下:
根据具体测定需要:遵循代表性原则随机采样。
根据样品状态: 气,固,液等。
根据采集对象: 环境,矿物岩石,生物,金属与合
B、富集法
适于低浓度组分
12
注意:
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应立即对其进行
测试 应采取适当保存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在存放期间试样 的变化
保存措施有: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稳定试剂、 冷藏和冷冻、避光和密封等。 采取这些措施旨在减缓生 物作用、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氧化还原作用及减少 组分的挥发。保存期长短与待测物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 有关。下表所示为几种常见的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