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琥珀》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提纲

《琥珀》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提纲

“仁爱诚朴智美勤勇”
优秀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小学语文
授课教师:赵晓程
授课年级:五年级
2018年11月17日
长春附属学校(小学部)
课题《琥珀》学科小学语文授课教师赵晓程授课班级五年五班
设计理念
《琥珀》是一篇阅读课文,采取半独立教学法,以问题引导,使学生从(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2)怎么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3)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来进行阅读。

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明确科学小品文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

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小组研讨精炼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学难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想象的合理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速度。

在阅读中能够以问题为依托,学会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探求知识,并引发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引导法、总结法
学法小组合作、提取信息、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奥妙的世界,
去了解并认识新的事物——琥珀。

新课内容
师:有谁知道琥珀么?请为我们介绍下
生:琥珀是一种化石
生:琥珀通常都是由树叶、蚂蚁等小动物
被树脂包裹在里面,经过长时间石化形成的。

………
二、初识琥珀
师:大家基本从各方面介绍了琥珀,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琥珀的图片,我们共同来看
下!(欣赏图片)
这美丽神秘的琥珀到底是什么呢?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较详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指名读资料)
(资料补充: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
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烧
时有香味,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和漆,也可
入药,或做装饰品。

琥珀是5000多万年前松
树脂的化石,在琥珀这种化石的植物脂内,常
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远古的小动物。

在蜜
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的翅膀,
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可谓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师:看过琥珀的图片和介绍之后,谁能用一个
形容词来限定或修饰下琥珀呢?
生:美丽的琥珀生:神奇的琥珀
生:珍贵的琥珀生:瑰丽的琥珀
师:的确,琥珀就是美丽、神奇的。

我们本篇
课文也向我们诉说了琥珀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
课文中提及的那块琥珀,谁能结合图片说下这
个琥珀的样子呢?
生:她是透明的,带有淡黄色
生:这快琥珀里面有两个小动物,蜘蛛和
苍蝇,此时他们两个正在进行活动。

生:我能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有苍蝇
和蜘蛛在里面,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每一根毫
毛,并且在里面挣扎,四条腿的周围有黑色的
圆环。

师:对这块琥珀的样子的描述,大家是从
哪里找到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段落
1、情境创设的基础上,
利用图片,了解琥珀
2、整体感受琥珀的艺术
价值
师:那好,我们现在共同来读文中的描写琥珀样子的段落,透过样子,来看一看它的奇异。

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探究琥珀
师:那这么美丽的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呢?下面我们共同来研读课文,一探究竟。

要求:自由读文,归纳琥珀形成的过程,解开琥珀形成之谜?
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相互讨论并补充答案。

师:哪组同学找好了?
生:这块琥珀的形成需要两个事物,一个是蜘蛛一个是苍蝇,第二点需要炎热的天气,松树渗出松脂,并且不断渗出把两个小东西包裹在里面,需要漫长的等待。

由油状变成固体。

(教师随机对生的答案进行提问补充)
生:在炎热的夏天,一只苍蝇停在了大松树上。

一只蜘蛛从苍蝇后面靠近,准备吃掉它。

一大滴松脂落到了苍蝇和蜘蛛的身上并把他们吃掉了。

两只小虫挣扎了下,又被厚重的松脂重重包裹住了,形成了松脂球。

松脂球变成了化石,琥珀就形成了。

师:琥珀形成的过程在同学们的口述中变得离奇,巧合又艰难不易。

上千上万年的积淀才成就了一块儿小小的琥珀。

从形成过程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体会到琥珀形成的不易,感受到琥珀的珍贵。

师:刚刚琥珀的形成过程大家叙述出来了,那不我们能不能从中提取出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呢?具体的提炼出几点,语言简练些!
生:第一步:需要大松树,不断的渗出松脂第二步:需要炎热的天气,气温高才能有更多的松脂第三步需要有蜘蛛和苍蝇第四步:松脂包裹小动物,并且形成松脂球第五步:需要地壳的变动”(几位同学说出条件,合理及时给予肯定)
师总结:琥珀形成需要的具体条件:第一步炎热的夏天渗出松脂第二步:有蜘蛛和苍蝇包裹在松脂里第三步:形成松脂球第四步:地壳变化形成化石。

3、通过自主研讨,小组
合作方式突破重难点
探索琥珀形成的秘密
4、探索琥珀形成的必要
条件
师:下面我们结合图片再来回顾下琥珀形成的过程,感受其奇异的特点。

(生结合图片欣赏琥珀形成过程)
师:这么奇异的琥珀,它又有着怎样的科学价值呢?
文中有介绍么?
生: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师:找的非常准确,文中末端就已经想我们呢介绍了琥珀的价值,下面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生齐读琥珀价值)
四、品析文本特点
师: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具体是指什么呢?
生:琥珀的形成过程。

师:这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么?(不是)那是怎么得出的?(想象、猜测)
师: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不用想象一词,而用“推测”呢?推测指什么?
生: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

师: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那文中那部分是想象的过程?那部分是真是的过程呢?
生:文中琥珀形成的时间、过程都是想象的,发现的过程和琥珀的样子则是真实的。

师:很好!文中确实分为真是部分和想象部分。

但我们也明确了,这个不是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推测。

这也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

(科学性)。

那想象的部分,大家觉得写的怎么样?
生:写的很生动有趣。

生:运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

师:的确,想象部分是有点童话色彩在里面的,充满讲了文艺性。

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

师:这块奇异的琥珀被一个小男孩巧合的发现了,下面我们就去看看它是怎样被找到的?
生齐读文中第15-19段落。

师:怎样去评价这个发现过程?那句话最有意5、明确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科学性和文艺性。

6、激发学生兴趣
思?、
生自由回答。

生:这是很少见的。

这句话最有意思,说出了琥珀价值。

总结:围绕琥珀,我们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呢?
生:琥珀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形成必要条件。

生;科学小品文的一些特点
五、总结
师总结:通过围绕琥珀,我们知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条件、时间也看到了巧合离奇的发现过程及它巨大的科学价值。

孩子们,希望通过琥珀的学习能够激起大家对科学世界的探索,阅读书籍,充实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琥珀
珍贵奇异
科学小品文:科学性文艺性
教学反思
《琥珀》这篇课文是德国作家柏吉尔写的一篇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

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充分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科学价值。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故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优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

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分析、组织语言能力,培养阅读方法。

缺点:本节课中的朗读训练不够,针对学生朗读的情况,应灵活地因势利导指导范读、引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应当在感悟后的基础上读得有情感,有滋味,毕竟语文课的特点还是要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