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

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

---------------------------------------------------------------最新资料推荐------------------------------------------------------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作者:作者:祖述宪文章来源:本站转载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08-11-15 关怀动物与动物福利以提倡动物福利为主导的关怀动物运动已经在全球传播,成为一种现代文明。

人们所关心的动物已不仅仅是那些濒危珍稀或对维护生态系统有价值的野生动物,可爱的伴侣动物(宠物),而且也包括农场动物和实验室动物,乃至除人以外的所有动物。

为农场动物提供适合它们习性的饲养条件,保障它们的福利,在工业化国家已经家喻户晓,并有各种法律加以保证。

关注动物的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全世界已有 15 000 多个。

如今,一个国家或地区重大的自然灾难,就会有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向那里的动物伸出援助之手;一个地区的动物遭受人为的严重虐待或残杀,就会有很多组织和个人发出抗议和谴责,有时势不可挡。

在民主国家,这种力量对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004 年,第 72 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注 1]国际委员会大会公报指出:1 / 14在 20世纪 80 年代以前,动物福利还不为人所重视,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动物福利问题日显重要。

80 年代开始,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中也写进了动物福利的条款。

世界各国与会的 400多位专家表示:在当今社会,伦理已不仅仅存在于人类之间,与动物也有关系。

只有重视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人类社会才会变得文明起来。

此外,重视动物福利也是现实的要求,如今动物福利已经有了国际标准,如在某些产品安全检测时滥用实验动物时违反一些国家的法律,造成这些产品可能无法在当地销售。

更为重要的是,动物的健康对人类自身的健康意义也非常重大。

诚如印度思想家圣雄甘地所说: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

我国已经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观念已经逐渐为社会大众所认同,但一般的野生动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动物福利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让社会大众普遍理解和接受,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为什么要关怀动物?同情和怜悯是人性的重要方面。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人对生命痛苦的关怀和恻隐之心,不逊于任何其他民族。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孟子就表达了对动物被屠宰的怜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这话已经成为我们常常引用的名言。

但是,关怀动物如今已经超越了这种单纯的同情和怜悯,不再是人对动物的恩赐,而是应该把动物(更准确地说是非人类动物)作为一个主体,平等地考虑它们所需要的利益,人道地对待它们;不虐待动物和为它们提供福利是一种伦理或道德的基本要求。

过去人类中心的观点认为,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动物只是没有感觉的机器,就像钟表一样受机械原理的支配;它们既不能享受快乐,也不感觉痛苦。

因此,动物天生注定是人类的食物和奴役的工具。

19 世纪以来,达尔文的进化论用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动物是人类的祖先,人类也是动物的一员,是由低级动物逐渐进化来的。

生理学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证明,动物决不是机器,它们也和我们一样,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复杂的神经系统,感知痛苦和快乐。

凡是细心观察过周围动物的人,都会见到动物的痛苦和快乐的表情。

例如,与人类相近的哺乳动物,甚至鸟类,在疼痛时都会有翻滚、3 / 14面部抽动、呻吟、号叫或哀鸣,同时企图逃避引起疼痛的外在来源,以及对可能重复出现疼痛表现出的恐惧。

因为这些动物的间脑已经很发达,间脑是主管基本冲动、情绪和感觉的神经中枢,与人的十分相似。

而且动物处于疼痛的情况下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机制与人的也相同。

感觉疼痛是动物特有的本能,在进化上可以使动物避开伤害,增加物种的生存机会。

所以,哺乳动物的疼痛感觉至少与我们人类同样敏锐。

动物不仅能够感受疼痛和痛苦,而且和人类一样有心智。

达尔文根据大量的观察,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论证,哺乳动物乃至鸟类都有喜怒哀乐、恐惧、关爱和**。

在心理能力方面,尽管动物与人的差别较大,但存在某些共同的、程度不等的本能:各种情绪(怨恨、忌妒、同情和尊重)、好奇心、模仿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乃至一定程度的使用工具、抽象能力、自我意识、语言、审美感觉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仰等。

他说:在低于人的动物身上可以发现,它们有各种感觉、某些直觉、各式各样的情绪和才能,例如人用来夸耀自己的仁爱、记忆、专注、好奇、模仿和推理等等,有的甚至已经相当发达。

---------------------------------------------------------------最新资料推荐------------------------------------------------------ 有些也能通过遗传而得到一步一步的改进,把家养的狗和狼或豺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高等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在失去亲友或所爱的对象时,会表现出深深的悲痛。

它们不仅有恩爱情仇,甚至懂得欺骗和报复,有时还会揶揄或奚落对方,并有幽默感。

因此,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差别只是程度上的,不是种类上的根本性差别。

假如动物中只有人才有心理能力,或者人的心理能力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于动物,那我们就无法理解或说服自己,人类的这些高度发达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尽管如此,人们总还是寻找理由,企图在人与动物之间划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而动物没有,曾是人类与动物根本不同的重要理由。

其实黑猩猩就善于利用工具,而且从幼年开始学习各种使用工具的技巧。

我们常常可以从动物电视节目中看到,它们会选择细的树枝,把上面的叶子扯掉,做成适合进入白蚁洞穴的钓杆,获取白蚁充饥。

动物园的黑猩猩还会搞恶作剧,在地面的木屑上撒尿,把它做成雪球样的东西,投向参观者。

5 / 14黑猩猩可以学会聋哑人的手语或以语言的方式操作符号或手势语。

一只叫沃休的黑猩猩已经掌握了一百多个手语动作,用来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其能力达到 2岁呀呀学语的婴儿水平。

他们学会的语言,已经达到真正的语言的某些标准。

灵长类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具有一套宽恕的模式,使冲突双方重归于好,创造和谐气氛。

所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作家卡尔萨根说:如果黑猩猩有意识,如果他们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难道他们就没有至今我们称之为人权的东西吗?到底一个黑猩猩要聪明到什么程度,我们杀死他才算谋杀呢?其实不仅是哺乳类动物,鸟类甚至无脊椎动物都能够利用物件作为工具。

例如:松鼠会朝附近的蛇投掷沙子,吓唬它离开。

海獭可以从水底下捡石头,在地面上用石头敲开贝壳取食。

雌性胡蜂在地下挖掘管状的长洞,把捕获的食物藏在洞里,有时用嘴叼着一块小石头把洞口夯实,或者检查洞口是否切实堵住。

这些动物虽然没有类似人的发声语言,但它们也各有自己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

一项实验证明,海豚具有惊人的理解动作和声音语言的能力,例如它们能理解包含 4 个词的句子,它可以执行冲浪板/ 右侧/ 运送/ 圆盘这些词语所传达的指令,把一个位于右侧的圆盘运送到冲浪板上---------------------------------------------------------------最新资料推荐------------------------------------------------------ 去。

蜜蜂的交流能力是最为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冯弗利希的研究发现:工蜂在发现新的食物源后,通过一些特别的舞蹈来指明食物的位置,引导其他蜜蜂飞到那里;这种舞蹈因食物距蜂巢的远近而有差别。

所以,现代动物行为学家认为,动物也存在意识和思想。

然而,我们说要平等考虑动物的利益和人道对待动物,并不是因为动物的智力能力,而是因为它们与人一样能够感受痛苦和快乐,其实这也是人类平等的基础。

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不管从先天或是环境造就的体格或智力上的特征,都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这个平等的基础是什么呢?不是体能和智力,而是因为人类都一样能感受痛苦和快乐。

因此,如果否定人类应当平等地考虑动物的利益,那么人类平等也就失去其逻辑根据。

不平等地对待动物,称为动物歧视,或物种歧视。

无可否认,人类是地球上最具智慧和潜能的生命。

但人类也是动物的一员,与非人类动同在一棵进化树上。

我们应该与动物共享这个星球,而没有主宰其他一切动物的权利。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应当扩大我们的关怀范围,平等7 / 14考虑它们的处境,善待各种动物,而不应当继续或者更加肆无忌惮地虐待和剥夺它们。

所以,爱因斯坦说:我们的任务是一定要解放我们自己,这需要扩大我们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灵,拥抱美妙的大自然。

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所著的《动物解放》[注 2]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认识到这一点的志士仁人,组成了各种社团为反对虐待动物和争取动物福利而行动起来。

动物福利的基本要素五大自由什么是动物福利呢?一般指家养动物应该享有免受虐待和适当生活标准的生活条件,就是说,对于由人饲养管理的动物,不论是伴侣动物(宠物)、动物园的观赏动物,还是农场动物或实验动物,都要按照它们的生理和行为本能的需要,满足它们的生活条件,提供 5 项基本要素福利(又常称作5 个F或五大自由):第一,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第二,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或房舍,使它们能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第三,做好卫生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第四,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农场动物的宰杀等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五,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它们的正常的行为习性。

这 5项基本福利要素全面包括动物的生理、卫生、行为和心理上的需求,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所认同,而且特别强调农场动物的福利,虽然农场动物是供人吃的,但在成为食品之前的饲养、运输和宰杀过程中,不容忽视它们的福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