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题目:浅析动物保护与福利问题及解决考试科目:动物保护与福利学院:畜牧兽医学院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学号:81100456姓名:许映雪指导教师:李玉梅题交日期:2011年10月10日摘要:近几年来,动物福利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日益被人类所重视,在符合科学目的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更为合理的手段,充分体现实验动物福利。
我国畜牧业出产中动物福利问题斗劲凸起,已成为动物和动物产物国际商业的一个壁垒。
因地制宜解决我国畜牧业出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势在必行,理当引起高度正视。
文章对动物福利壁垒的主要特征以及对我国出口状况和潜在的贸易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就动物实验过程中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动物福利;畜牧出产;国际商业;动物福利壁垒;贸易壁垒;OIE标准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
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
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
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1]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二、我国动物福利现状(一)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9]目前我国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仍普遍淡薄,对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动物福利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
人们通常以动物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对待动物,例如“活猪注水”等残忍对待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种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被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最近几年动物福利已逐渐引起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很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自发而生,动物福利意识有所提高。
(二)动物福利立法进程需继续推进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完善的动物福利立法外,其他地区针对动物福利立法还相当滞后,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我国尚无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法律。
最近几年,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开始出现针对动物福利的条款, 2004年12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工作中涉及的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伦理审查”。
正在修订和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都将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写入法案中,但和国际动物福利立法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禽畜产业动物福利实施细则不完善由于动物福利公众意识淡薄及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使得我国禽畜产业的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宰杀方面的实施细则令人堪忧,达不到国际动物福利标准。
作为食品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
同时动物异地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量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不仅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很难经得起国际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检验。
三、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一)加紧推进动物福利立法[8]应紧跟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动物福利的相关法规。
如美国就有“动物福利法案”;英国有“猪福利法案”;欧盟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除欧美之外,亚洲的新、马、泰和日本。
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上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动物福利法规。
(二)积极椎广和宣传动物福利标准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动物福利要求,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并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加大对动物福利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际贸易壁垒动态,提供动物出口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三)改变传统生产作业方式。
提倡健康养殖动物福利壁垒会给出口企业短期内带来成本增加甚至是禁止陛壁垒等负面影响。
动物是为人服务的,但关键是怎么服务。
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
企业应改变传统对待动物的观念和作业方式,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人道的畜养和屠宰,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
(四)从国情出发。
加强制度建设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寥寥可数,动物制品的标准、监测、监督三大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食物链质量安全控制常常出现问题。
因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制度监测和监管力度,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动物福利。
四、实验动物福利方面在生命科学领域内,实验动物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方面的问题已逐步被人类所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外良多国家己为动物福利立法,而我国畜牧业出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却斗劲凸起,出格是已经影响到我国动物和动物产物出口,较着地成为动物和动物产物国际商业的一个新的壁垒。
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畜牧业出产中动物福利问题势在必行,理当引起高度正视,尽快纳入工作日程。
1.1对饲养设备的要求饲养设备有动物笼架、笼具、层流架等。
饲养设备就好比人类的住房,其材质、结构、大小、颜色和内环境设置都是重要因素。
饲养设备的合理设计要符合实验动物的生活习惯,让实验动物有安全、舒适和自然的感觉[3]。
1.2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对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影响环境的因素有:温度、湿度、换气次数、气流强度、空气洁净度、压强梯度、落下菌数、氨浓度、噪声、照明度、昼夜明暗交替时间。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实验动物的新陈代谢、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影响动物实验结果。
应该为实验动物提供环境优良的栖息场所,让实验动物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实验动物不受困顿、不适、疼痛和伤病之苦。
1.3对饲养管理的要求○1对饲养密度的要求饲养密度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的舒适度和实验动物健康水平[4]。
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拥挤踩踏、抢食抢水、饲养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微生物孳生等,直接影响到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
另外,对实验动物设施和设备也造成了巨大的耗损。
饲养密度过低使实验动物对同伴的心理需要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对空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饲养密度合理就能让实验动物在生理和心理需要上都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实验动物的状态也会更好,动物实验也能顺利进行。
○2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提供卫生、营养全面、适口、量足的饲料,满足实验动物不同的营养需要,降低食物中有害物质残留量,可以保证实验动物免受饥饿、疾病之苦,其各方面生理条件也会达到最佳状态,实验结果也才能贴近真实。
饮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饮水必须充分保障,卫生条件也要符合国家标准,才能满足实验动物生存需要[5]。
2验过程中的福利要求2.1动物学的麻醉技术把握好麻醉的合适程度是对实验动物科技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实验动物的关爱。
科技人员要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及麻醉途径,掌握好麻醉深度。
在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麻醉深度是能否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得到预期结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保证。
科技人员要在认真掌握麻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借鉴人医麻醉技术,结合其新进展,探索出对实验动物更安全、更有效、更科学的麻醉方法,高质量地保障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
2.2实验技术科技人员拥有良好的实验技术也是有效保证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条件。
科技人员在抓取、固定实验动物时,一定要做到动作温和,不得粗暴对待实验动物,更不许虐待动物;在需要手术时,一定要减小创伤面,减少动物血液浪费,快速、简洁、准确地完成实验。
新进科技人员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然后在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带领下,先多看、多思考,再接着自己开展实验。
3实验后的福利要求3.1护理实验动物在实验后,还受着实验给它造成的疼痛折磨,甚至可能被感染致死。
这就要求科技人员一定要有爱心,一定注意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仿照护理病人一样护理实验后的实验动物。
3.2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的处理实验动物为实验做出了贡献,应该得到妥善处置。
首先对实验动物尽量采用安乐死术,减少实验动物因死亡前疼痛而造成的折磨。
其次严格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将动物尸体送至焚烧炉烧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将动物尸体就地作深埋处置,不得随意抛入江河水域,更不得自行处理后出售。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福利贯穿实验动物整个生命过程,科技人员应时刻考虑到实验动物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
关注动物福利,善待动物,也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科技人员要充分考虑满足实验动物福利的各种需求,不断探索更多、更加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方法,努力改善实验动物的各种条件。
三、对我国动物福利问题的思虑与对策3. 1确保畜禽保留的适宜生态情形前提[7]有一个适宜的舒适的保留情形前提,是实施动物福利的基本。
好比,采用半开放式畜舍以及建造室外凉棚和实施散放式轨制对畜禽进行防暑降温工作;选用隔热材料做畜舍顶棚以增强保温;在畜舍内安装风扇或吊扇来增强通风换气;为畜禽供给充沛的洁净饮水等等。
3. 2培植生态型畜牧场畜牧场要建在地势高燥、整洁坦荡、向阳避风和情形幽雅之处,距离水源近,远离污染区,并能严酷执行各项卫生防疫轨制。
畜舍要具备精采的小天色前提,能有用地节制舍内外情形的温度、光照及辐射热等前提的转变,做到通风、干燥及配有防暑降温行动措施。
要增强畜牧场的绿化工作。
合理措置与操作畜禽粪便,如成立沼气池进行发酵等。
3. 3应用绿色环保型饲料及添加剂供给给畜禽的饲料要含有足够的能量、卵白质、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确保畜禽正常发展发育与生命健康。
要注重饲料的生物平安,严禁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它犯禁药物添加剂,以确保动物及动物产物的平安。
3.4增强疫病防治工作要采纳综合性疫病防治法子:一要切断畜牧场四周情形中的疫病传布前言或中心宿主;二是按科学轨范按期打针防疫疫苗;三是积极开展疫病监测,并连系致病菌的培育、分手和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或盲目使用抗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