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巴西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与巴西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五国”之一,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国家。

近几十年来,中国与巴西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仍然有良好的互补性,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两国经贸交往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详加研究中国与巴西贸易的贸易历史、贸易结构,并从中找出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基于对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中国与巴西,乃至中国与各个与巴西类似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发展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大国的贸易互惠之路。

一、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历程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周志伟介绍了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

同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万美元,除在1985年达到12亿美元外,在1993年之前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之内。

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巴贸易额增至10.8亿美元。

2009年3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4月,中国取代美国保持70多年的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巴西也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进品来源国,中国成为继葡萄牙、英国和美国之后,巴西历史上第4个最大贸易伙伴国①。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最新统计,2013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33.3亿美元,增长10.4%。

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60.3亿美元,增长11.6%;巴西自中国进口373.0亿美元,增长8.9%;巴方顺差87.2亿美元,增长25.0%。

魏子清、徐子明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程与中国与巴西的政治发展历程相类似,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疏离阶段,另一个是发展阶段。

疏离阶段始于16 世纪葡萄牙殖民时期与澳门的商船往来。

1881 年,巴西与清政府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是拉丁美洲国家中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1913 年,巴西政府承认了中华民国政府。

1949 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巴西同中国大陆也断绝了外交关系,直至1973年,中国与巴西关系仍处于僵局。

此阶段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迟缓,只有少量的民间贸易往来。

发展阶段始于直至1973 年10 月,巴西出口商协会主席科丁纽受我国贸易促进会邀请,率工商代表团访华。

并于1993年,中国与巴西确立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与巴西贸易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②。

郑秉文等介绍了中国与拉美关系发展60年,中国与巴西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关系的重要一环,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主要经历了民间交往、政府建交、共同发展、平稳发展和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③。

董全英、毛在丽也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也是主要从中国与巴西建交开始,至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快速发展。

①周专伟.巴西崛起和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②魏子清、徐之明.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③郑秉文、孙洪波、岳云霞.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和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9二、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研究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分为广义的贸易结构和狭义的贸易结构。

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

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

一般称为商品贸易结构。

此文处主要介绍中国与巴西的狭义贸易结构,同时少量可能兼顾中国与巴西的广义贸易结构。

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国内大多数文献都是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研究,以及中国与巴西间的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研究。

卫灵、王雯通过对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公式测算,从中国与巴西贸易的结合度、中国与巴西贸易的集中度以及中国与巴西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历年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巴西出口贸易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巴出口的依赖度;中国对巴西市场的开拓较为欠缺,对巴贸易仍有较大空间;近几年中国对巴西出口商品的集中度低于进口商品,中国出口巴西的产品较为多样化,近年来主要对巴西出口计算机、通讯技术、电视机、无线电讯设备零附件、焦炭及半焦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钢铁板材、DVD 机、针织服装、摩托车及自行车零件等商品。

巴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食品、烟草、饮料、原材料(非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脂和蜡;而中国的优势产品是机器交通设备、房屋装饰用品、家具寝具、箱包容器、服装、鞋帽、各种仪器和自动化设备等各种制成品。

由此证明,中巴两国贸易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①。

周松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前景主要集中于农业领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合作领域、石油合作领域、基础设施合作领域、生物燃料合作领域。

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要贸易产品集中于农产品、矿产资源、石油等②。

《发展中巴经贸合作对策建议》课题组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产品集中,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大豆及其制品、铁矿砂及冶金产品、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原油。

中国向巴西出口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煤、焦炭、纺织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等,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但是量大值小的轻工纺织类商品仍占较大比重。

同时,两国间的能源合作刚刚开始起步,科技合作卓有成效,相互投资偏少③。

从大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与巴西主要的合作领域集中在巴西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矿产、石油以及一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中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等。

最新数据来看,矿产品、植物产品和食品饮料烟草是巴西的主要出口商品,2013年,出口额分别为537.1亿美元、361.1亿美元和302.8亿美元,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2.2%、14.9%和12.5%。

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巴西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3年,合计进口1502.9亿美元,占巴西进口总额的62.7%。

其中,矿物燃料进口额为456.9亿美①卫灵、王雯.“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J].当代财经,2010②周松.巴西经济增长前景和中国企业的机遇[J].天津经济,2011③《发展中巴经贸合作对策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的对策和建议[J].拉丁美洲研究,2007元,增长13.7%,占进口总额的19.1%。

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具有较少的竞争性,有更多的互补性。

三、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巴西政府对中国的反倾销以及巴西政府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陈玉峰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较多,中国与巴西贸易产品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其主要集中于服装、纺织品和玩具等中国具有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商品成本和产业集聚优势的行业。

同时,其提出中国与巴西进一步发展贸易关系的方法主要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减少双边贸易摩擦和进一步重视互补性贸易合作①。

马露萍介绍了,由于中国与巴西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差异,在中巴贸易中,贸易结构的不对称使双方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对双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其在文章中提出解决贸易摩擦的方法对策,学会善用世贸规则,充分掌握市场信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例提高,加强自主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两国学术、科技技术等方面的交流等等②。

董全英、毛在丽介绍了中国与巴西间贸易的特点及问题,双边贸易产品集中,中国与巴西贸易争端日趋激烈,中国与巴西铁矿石贸易存在问题中国没有定价权,中国与巴西间企业贸易存在资信问题等。

因此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提高中巴贸易结合度,利用双边供需结合点,拓宽投资与合作的领域,是扩大两国贸易规模的必要举措;我国出口企业和生产厂家应高度重视,积极应诉巴西的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更多地到巴西去投资建厂也可帮助中国克服与巴西的贸易磨擦。

我国各钢铁企业也应协调一致,加强合作,通过统一对外窗口共同维护企业利益,争取以最佳价格进口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各种原材料。

中国企业应学习和掌握要巴西当地语言和一些当地法律知识,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维护自身安全和企业利益,还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不计成本的削价恶性竞争,维护企业形象③。

虽然,国内有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但大多都集中于巴西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或是在分析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特点时顺带浅析,难以形成全面而且综合的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四、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趋势通过回顾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关于中国与巴西农矿产品贸易与贸易互补性的研究很多,国内学者针对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互补性研究比较活跃。

但是有关中国与巴西两国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全面分析的研究不多,内容不够全面。

我们研究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结构以及中国与巴西间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国与巴西贸易互惠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中巴贸易不仅符合中巴两国目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符合中国在拉美发展的长远①陈玉峰.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2012②马露萍.重商主义视角下中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分析[J].北方经济,2012③董全英、毛在丽.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刍议[J].市场纵横,2011利益。

我国可以在发展与巴西贸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中国与拉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的渠道。

因此,加强中巴贸易关系对我国与拉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的拓展可以起到纽带作用,甚至可成为中国进入拉美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的重要门户,这有利于促进中国在拉美地区市场的多元化。

中巴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问题上有着许多共识,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事实上,两国都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协调与合作,减少摩擦,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在现有国际秩序下更多地参与到国际机制当中,获取应有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需要进一步打造“金砖四国”机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展现有所作为的一面。

因此,研究并推动中国和巴西的经贸关系,深化两国多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1]周志伟.巴西崛起和世界格局[M].第一版.北京.2012,7[2]铁平.浅析中国巴西经贸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3[3]卫灵、王雯.“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及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J].当代财经,2010[4]魏浩.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J].拉丁美洲研究,2009[5]张宝宇.中国与巴西关系30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张凡.发展中大国国际战略初探:巴西个案[J].拉丁美洲研究,2007[7]周志伟.卢拉政府外交策略评析及未来外交政策走向[J].拉丁美洲研究,2007[8]吕银春、周俊男.列国志:巴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苏振兴.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0]李进兵、何敏.中巴旅游贸易发展对策分析与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11]张玉娥、贲永青.中巴经济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J].商场现代化,2011[12]黄春全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及前景分析[J].农业展望,2013[13]方小静、李丹.中国与巴西服务贸易对比分析[J].财经视点,2012[14]董全英、毛在丽.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关系刍议[J].科技创业,2011[15]郑秉文等.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与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9[16]魏子青、徐之明.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历程、特点与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 [15]周世秀.论中国巴西建交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黄梅波,黄静芳.中国与巴西:投资合作及其前景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17]杨志梅.如何看待巴西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2006[18]马露萍.重商主义视角下中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分析[J].北方经济,2012[19]Osvaldo Rosales y Mikio Kuwayama:América Latina al encuentro de China e India:perspectivas y desafíos en comercio e inversión Revista de la CEPAL 93.[20]ECLAC(2008),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Latin American and Asia-Pacific.The Link with China.Chile:Santiago,october 2008[21]Carlos Pereira&Joao Augusto de Castro Neves,Brazil and China:South-South Partnership orNorth-South Competition? Cebri Artigos,20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