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问题的解决策略【考情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故每年必考,且题型多样。

今后命题将会继续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应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②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同时也会因涉及知识面广,可能出现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实验应用相结合成为命题的新趋势。

2.电化学内容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其主要考点有:①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形成条件、装置中各部分名称、电极反应、导线上电流方向、电子流向、溶液中离子运动方向、对盐桥的认识;②正确认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并能加以区别;③了解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④掌握电解的原理及有关规律,能对电极产物进行判断,能对电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加以判断,能正确表示电解的电极反应及总反应;⑤电解原理的应用和基本计算。

【知识交汇】一、氧化还原反应1.熟练掌握基本概念2.会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⑴氧化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产物⑵22O = Ca(OH)2 + 2H 2↑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3.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从实验得出的。

对于一些我们不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化合价变化的规律,分析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下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的。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一个是“氧化反应”,一个是“还原反应”。

如2Fe3++Cu==2Fe2++Cu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Cu-2e-==Cu2+;还原反应为2Fe3++2e-3+5.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⑴守恒规律:电子得失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据此,可用于配平、计算。

⑵价态规律①同种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价全。

②化合物(如21SH2-+):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所以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⑶归中不交规律①若价态相隔(即有中间价),一般能反应,且生成中间价态,但二者的化合价不会交叉变化。

如H22↑+ 2H2O-+6+400-2②若价态相邻,则不反应。

如C~CO、CO~CO2、SO2~SO3等。

⑷先强后弱规律(反应顺序)①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总是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

例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可把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氧化Fe2+,之后,若还有Cl2,才氧化Br-。

若n(FeBr2):n(Cl2) = 1:1,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 = 2Fe3++Br2+4Cl-②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是按氧化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

如Fe与CuCl2~HCl混合液,Fe先与Cu2+反应,后与H+反应。

⑸由强变弱规律(反应方向)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向着氧化性和还原性减弱的方向进行,反之不能。

据此,可判断两物质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原电池1.常见的原电池有两类:一类是类似伏打电池的普通原电池装置;另一类是产生电流效率较高的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H2SO4溶液稀硫酸ZnSO4溶液两装置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即总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平衡电荷;提高电流效率。

2.在原电池中,电极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不发生反应的可看作金属发生吸氧腐蚀。

如图1:CuCl2溶液NaCl溶液图1 图23.闭合回路的形成也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接触,如图2。

4.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得二次电池充电装置图为。

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⑴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制造出各种实用电池,即化学电源,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新型燃料电池等。

⑵原电池原理可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加快某些化学反应时的速率(稀硫酸与锌反应时,常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分析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快慢和防护方法等。

三、电解池1.原电池装置与电解装置的比较——有无外接电源。

要注意到原电池的两极称为正负极,溶液中放电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放电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电解池的两极称为阴阳极,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

2.串联装置图比较图一中无外接电源,两者必有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装置(相当于发电装置),为电解装置提供电能,其中两个电极活动性差异大者为原电池装置,如图一中左图为原电池装置,右图为电解装置。

图二中有外接电源,两烧杯均作电解池,且串联电解,通过的电流相等。

3.电解的规律若用惰性电极(如Pt、石墨)进行电解,产物的规律如下(氟化物例外):4.电解原理的应用①氯碱工业:即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和氯气)的工业。

其反应原理是: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总反应2NaCl+2H2O 2NaOH+H2↑+Cl2↑。

②电镀:是特殊的电解。

电镀时,用镀层金属做阳极、待镀金属(镀件)做阴极,用含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理论上讲,电镀时,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是不变的。

位于金属活动顺序铜之后的Ag、Au等金属,因为给出电子能力比铜弱,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溶解下来,当阳极上的Cu失去电子变成离子溶解后,它们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

④电冶金: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

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时,电解液是用熔融的金属化合物(通常是氯化物或氧化物),以制取金属钠为例,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式分别是:阳极2Cl--2e-=Cl2↑,阴极2Na++2e-=2Na,总反应式为2NaCl2Na+Cl2↑。

【思想方法】【例1】1986年,人们成功的用如下反应制得了氟:①2KMnO4+2KF+10HF+3H2O2=2K2MnF6+8H2O+3O2②K2MnF6+2SbF5=2KSbF6+MnF4③2MnF4=2MnF3+F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①H2O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C.氧化性:H2O2>KMnO4D.每生成1mol F2,上述反应共转移8mol 电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是KMnO4,双氧水作还原剂,选项B错。

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还原剂的氧化性,可知选项C错,同时可知当有2molK2MnF6生成时转移6mol电子。

题中反应②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A错。

每生成1molF2,反应③转移2mol 电子,根据3个反应式可列出关系式1molF2~2molMnF4~2molK2MnF6,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反应①转移6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mol F2,上述反应共转移8mol电子。

本题应选D【例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X2 + Y2 + H2O → HXO3 + HY⑴配平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⑵反应中还原剂是 ,若有转移2mol 电子,则生成HXO 3的物质的量为 mol 。

⑶①X 2、Y 2可能的组合是 (填编号,下同)。

a .Br 2 F 2b .I 2 Cl 2c .Cl 2 O 2d .N 2 Br 2 ②若用KX 制取HX ,则应该选用的酸是 。

a .稀H 2SO 4b .稀HNO 3c .浓H 2SO 4d .浓H 3PO 4 原因是 。

【分析】本题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综合考查。

X 2(0→+5)↗5×2×1(1为系数),Y 2(0→-1)↘1×2×5 (5为系数),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2 + 5Y 2 + 6H 2O =2HXO 3 + 10HY 。

⑶①反应中Y 2作氧化剂,X 2作还原剂,由于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Y 2不可能是F 2,a 错,由于Y 2的还原产物是HY ,因此Y 2不可能是O 2,c 错,若选项d 成立,据题意N 2的氧化产物HXO 3是HNO 3,Br 2的还原产物HY 是HBr ,很显然HNO 3和HBr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因此d 错。

②若用KX 制取HX ,由于X 是I ,根据HI 的性质,易挥发,具有强还原性,因此只能选用难挥发性酸(沸点高)和非氧化性酸,因此只有d 成立。

答案:⑴⑵X 2 0.4 ⑶①b ②d 磷酸是非氧化性酸,难挥发性酸【例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2I-2Fe 2++I 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 负极【分析】本题中涉及的是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是课标中的新增内容,盐桥的存在可使氧化还原反应在同时而不同地进行,大大提高电 流的效率。

但其工作原理和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的一样的,即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对于本题,甲中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 3++2e - 2Fe 2+,乙中石墨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I -—2e - I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此时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和为0,故电流计的读数为0,反之也成立,选项A 、B 、C 均正确。

当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再溶入FeCl 2固体,导致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把该反应的逆反应设置成原电池,甲中石墨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Fe 2++2e - 2Fe 3+,乙中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I 2—2e - 2I -,D错。

本题应选D 。

【例4】如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KI甲 乙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 Fe2+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分析】粗看装置虽感到陌生,但仔细分析得知该实验是简单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简单综合。

a试管内盛装食盐水,溶液呈中性,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4OH—,显然a装置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压强减小。

b试管内盛装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发生的吸氢腐蚀,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压强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