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程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程教案





教 学 内 容
个人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到其他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让学生根据信息窗中告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 (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读题,思考:
(1)比2003年同期增长2%,这里的2%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3)2003年的2%是哪个数量?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列好算式后,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再交流计算结果。
谈话: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 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102万人的8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7题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5万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献约有70%流失海外,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
(1)画图,理解题意
(2)小组交流,列出算式后汇报:
方法(1):5-5×70% 方法(2):5×(1-70%)
(3)学生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解答方法的列式依据。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
1.根据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可以先求出流失海外的大约有多少万件,然后再用一共出土的减去流失海外的数量。
2.谈话:你打算怎样来表示你理解到的题意?
引导让学生画线段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课型
新授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
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
(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
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 学 内 容
个人备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
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6、8题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复杂在哪?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复杂在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没有直接给出,解题关键必须先把这个条件求出来。)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信息窗3第三个红点内容
课型
新授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课后巩固案]
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
(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
2.(自主练习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
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
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后巩固案]
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0.49 ÷0.47求的是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2004年比2003的多百分之几,我们把2003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
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出求绿点例题: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
3.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
(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
(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
(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
(5)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自主练习
第1题:将下面百分数分别化成分数和小数。(学生汇报时说出转化的方法)
学生讨论:首先应该做什么?怎么才能提高正确率?
自主练习第9题。
第12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确该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先分别求第一期和第二期修的米数,再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的米数;二是先求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全长的百分之几,再求多修的米数。这里不要求学生两种解题方法都掌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预设:
(1)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
(2)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
第(1)小题是学生上一节课学过的类型,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
2.请学生把第(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课型
新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 学 内 容
个人备课
一、创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请学生快速计算出结果,提醒学生计算时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比较两种解法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小结:求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多少亿元,大家想出两种解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你喜欢的算法,不过我建议大家用第二种方法解,这种方法既简便,对以后的学习也更有帮助。
【课后巩固案】
2.我们小组是根据“这些珍贵的文献约有70%流失海外”这句话先求出了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占出土文献总量的30%,这时要示国内现存莫高窟出土文献约有多少万件?就是求5万件的30%是多少。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课后巩固案】
1.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A 1÷(4+1) B(5-4)÷5 C 4÷5 D 1÷5
4.自主练习第7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