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教材特点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
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预习案1、说出下面各题中是哪两个量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科技书本数的百分之几?(3)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4)苹果的棵数是梨的百分之几?2、说出下面两个数的相差量。
(1)三(1)班有44人,三(2)班有49人。
三(1)班比三(2)班少()人,三(2)班比三(1)班多()人,两个班相差()人。
(2)甲数是100,乙数是80,甲和乙的相差数是()。
(3)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200吨,实际和计划的相差量是()吨。
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伯伯家接待旅客情况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要求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的人数多百分之几?先算:今年自驾游的人数比去年多多少?再算:今年比去年多的人数占去年自驾游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540-480)÷480=12.5%答:答: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自驾游人数多12.5%。
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的人数少百分之几?(1)谈话:想一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学生交流汇报。
(3)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4)展示学生算式:(预设)1-480÷540=11.1%答: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自驾游人数少11.1%。
(5)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依据。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类型的题目上,你觉得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谁比较)随机练习:(1)4是5的()% 5是4的()%(2)5比4多()% 4比5少()%三、巩固练习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1)五(1)班做的好事比五(2)班多百分之几?(2)今年产量超额百分之几?2.(自主练习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本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3.只列式不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判断: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讨论:为什么甲比乙多10%,而乙比甲不是少10%呢?难道我们做错了吗?学生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之间讨论,明白“1”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课外拓展学案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不计算。
超市有大米50袋,面粉40袋。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百分之几?列式:()面粉是大米的百分之几?列式:()大米比面粉多百分之几?列式:()面粉比大米少百分之几?列式:()2、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注意“节约”的意思)3、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某市正在进行道路拓宽。
团结路的路宽由原来的12米增加到25米,拓宽了百分之几?(注意“拓宽”的意思)教学反思: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基本练习。
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而“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与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结果不相同。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第二课时预习学案1、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2、思考:还可以怎样计算?3、出示: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思考: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导学案一、创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怎么求?思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自主练习第5题李叔叔家近两年三种果品产量情况如下。
(1)今年核桃的产量比去年减少几成?(2)今年板栗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几成?(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
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随机练习:自主练习第6题。
三、巩固练习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2.对比练习: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设疑: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A 1÷(4+1) B(5-4)÷5 C 4÷5 D 1÷54.自主练习第7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外拓展学案1.甲数是40,乙数是50,甲是乙的()%,甲比乙少()%。
2.A是B的125%,A比B多()%,B是A的()%,B比A少()%。
3.列式计算(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成数”的知识。
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向学生讲清“成数”的实际意义及其作用,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只是要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成数。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以采摘节期间,凤凰岭村共接待游客980人,其中到苹果园采摘的占75%为信息。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预习案画图分析并列式,不计算:1、一堆煤重2500吨,用去2/5,用去了多少吨?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7,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大家很多都跟随父母去果园进行过采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是关于采摘节的信息。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采摘节的印象,具体到有什么印象,旅游时的感受等,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2)梨园今年收入多少万元?(3)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到苹果园采摘的有多少人?”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
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设计意图]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
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理清并掌握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