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教学策略:
《登勃朗峰》是人教2011版(2016年起始)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阅读这类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登勃朗峰》选自马克·吐温散文集《天真汉在国外》中的一篇作品,作者以其深厚的写作天赋描绘了登勃朗峰时所见种种美景和为他们赶车的车夫,写景时笔下极富诗意,文采斐然;写人时刻画生动,尽显幽默本色。
课后的“阅读提示”分别从内容、结构、语言、技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阅读指导,通过旁批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建议,教学本课应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在指导学生回顾课文时,要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游记三个基本要素进行阅读,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事的感悟与思考;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阅读经验,这篇课文写法比较自由,也没有太深的思想内容,教师可以多放手,让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看法。
课上要让学生细读多说,彼此交流,形成一个互相启发、互相调动的学习场,从而提升学生素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游记特点,把握游记基本要素。
(2)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体会散文、小说两种笔法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诵读——品味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优美又幽默的语言,了解文中所写景物、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激发兴趣
出示勃朗峰图片,创设情境,教师动情导入
(二):感知课文明确文体
1.听读“游记”,复习游记三个基本要素。
2.回读课文并思考:用一个词或一句比较精练的话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欣赏奇景
1.“游记”语句链接——山路-半山腰-山顶。
找一找作者的游踪。
2.“游记”语句链接——一朵朵白云就像一堆堆洁白的棉花,它们三五成群地飘在湛蓝的天空中,像在快乐地交谈。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精彩句、段,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四)研读课文乐享奇遇
3.“游记”语句链接——谢谢幽默的大飞老师!
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幽默有趣的奇人奇事?试着找出来,说一说。
(五)研读课文领会感慨
4.“游记”语句链接——因为我没有放弃,才能享受到美丽的景色。
马克·吐温由眼前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5.体会两种写作笔法的表达效果。
(六)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游记《傻子出国记》
(七)迁移拓展实际运用
以小组为单位,为勃朗峰撰写几则宣传语:
1.请用能够概括勃朗峰景物特点的词语做宣传语。
2.请用创造性的语言做宣传语。
提示:从文中选一个短句或短语,重新组合。
例如:俯瞰清流急湍。
3.请用马克·吐温在登勃朗峰时的感受做宣传语。
(八)诵读小诗
将学生的宣传语连缀成诗,组织学生诵读,调动学生创造美的
积极性。
板书设计: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
奇景奇遇
赞叹、珍惜
三:教学反思
(一):成功与收获
在这堂课中,课前导入由学生熟悉的人事自然导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此外,问题的设计简单明晰,提纲挈领,循序渐进,深入文本,贴近学生,注重了问题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多元化,还提倡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地解读。
在这堂课中,我提倡的返朴归真的阅读文本,从头至尾我没有将个人的阅读认识强加到教学中,没有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解读,真正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我认为这堂课从设计到实施到结束,有着全新理念的引导,教师真正做到了引导,而在学生身上真正体现了主人的身份。
(二):不足与缺憾
课后,我对这一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感觉主要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1.揣摩体会重点词句表达效果,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对词语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在学生结合文本语句回答时,穿插了朗读效果很好,让学生对人物心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体会。
但由于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以至此部分展开不充分,有些蜻蜓点水。
2.小组运用有待提高。
小组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及时机都需进一步思考,以便使小组交流更具实效;小组的评价、激励措施还需完善。
3.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单一,不能随机应变。
(三):困惑与思考
1.在课堂上,学生不断生成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解决?
2.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既照顾群体的发展的同时又兼顾个性的张扬?二者应该如何有机结合?教,然后知不足,语文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
今后,我会针对我的不足,多听,多看,多请教,多实践,多研究,逐步完善自我,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