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以“讲故事”为主的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
导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
教学内容
课内4篇课文
教学目标
1.以单元导言为线索,整体感知教材,阅读4篇课文,读通读顺。
五、全班交流: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都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六、布置“搜集名人故事”的作业,为口语交际做准备。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识字写字
教学内容:单元生字
教学目标
1.单元整体识字“我会认”的生字。
2.单元整体落实“我会写”的生字。
教学思路
一、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
二、难字指导
本单元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尊重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但是,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因为这个单元,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二怪?三怪?四怪?
3、学习3——9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品质
(1)面对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也有很多疑问。请同学们自由读接下来的课文,将李四光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来,请同学们交流。
(2)交流问题:
(3)小结,可以体会出李四光小时候很会提问题,很会思考
(4)产生问题时,李四光是怎么做的呢?请自由小声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
2.小组自学单元生字词。
一、导语导学:
自读导语,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名人故事
二、自主阅读四篇课文,练习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几句话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一课一课地逐一完成以下任务。
1、小组内讨论、概括课文内容。
(1)《灰雀》讲述的是__、___和___之间的故事?
(2)《小摄影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六、拓展阅读丛书中
以上我们感受到列宁是一个的人。
我们再看看“爱因斯坦”和“孔子”的有趣故事,读丛书中的《以己为镜》《孔子拜小孩为师》,围绕课后问题展开
课后反思
第五、六课时研读训练课
(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4、指名读,你哪些词语里从中体会到了李四光的什么可贵品质?
三、回顾课文,加强感悟
1、请同学们再把这几大段连起来读一下课文,仔细回味一下。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呢?
同学班内交流。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
1、哪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第二自然段)
2、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
3、“找遍”是怎么找呢?
谁来演一演“找遍”这个词?
4、我们也帮帮列宁,找找灰雀好吗?你们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
5.你怎么认识小男孩?
五、研读品味:
从课文哪些地方看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5、小结:高尔基对小男孩是爱的,称之为“爱护”。小男孩对高尔基也是爱的,称之为“爱戴”。
四、续写短文,见解独特
小男孩究竟还会不会来了呢?请小朋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续写这个未完的故事吧!
7、奇怪的大石头
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了对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终于弄明白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巨石之“怪”: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胸、脯、渣、惜、低、诚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还应联系“胸、脯”,指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月”字。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2、指导“渣、者、惜”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
3、“基、备、卷”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突、弄、杂”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知
内
容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述了李世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
教
学
目
标
1会认20个生子,会写40个生子,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任务的对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和积累语言的习惯。
3.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结合“词语表”听写所学词语。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以文代文课
学习内容《灰雀》《以己为镜》《孔子拜小孩为师》
一、激趣引入
二、课件出示,瞧,这些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看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读了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知道列宁对灰雀怎么样?(板书)
四、引导感悟:感受列宁爱灰雀、爱男孩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一件什么事?
3、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了什么?
“诚实守信”不仅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传统美德。
4、我们能从宋庆龄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呢?
5、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并由此让学生受到熏陶,在为人处事上得到启示。
提
问
题
从哪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
第二模块学习课文及丛书的阅读
课题:名人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认识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的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课
标
链
接
(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通过读《奇怪的大石头》你知道这块巨石是从哪儿来的吗?
(4)《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____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这四篇课文当中,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四、全班交流:抽查个人,评价小组。
逐篇指名概括每篇课文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初读感受。
3、同桌分角色朗读第8-11自然段。
照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高尔基、小男孩是如何做的?从他们的动作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12-15自然段。
(1)当秘书说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时,为什么高尔基会立马问“是个小男孩吗”这样的问题?
(2)为什么杂志社的记者来了,高尔基就很忙,小男孩来了,他却一定要让他进来呢?反映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深切关爱。
四、布置作业:
课后资料袋里的资料只是李四光巨大贡献的一部分,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李四光爷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