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ES内审检查表2018版

QES内审检查表2018版

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和理解:
a)质量方针;
b)与其职责相关的质量目标;
c)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作出贡献的意义和途径,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符合
21.
Q:7.4
ES:7.4
1、公司内的什么事项(或活动)需要沟通?
符合
16.
Q:7.1.4
1是否有工作需要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下进行?
2工作场所的环境(场地、光线、干燥度等)能否满足工作的要求?
3部门、人员间的工作气氛是否融洽?
1、现有的生产部场地足够宽敞;
2、光线明亮;
3、办公场所清静无尘不潮湿;
4、工作气氛良好。
符合
17.
Q:7.1.5
1、组织应基于其行业产品质量特性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手段和方法,并与所进行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保持一致,并
3、公司如何不断地关注顾客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公司明确的要求或规范?
4、最高管理者如何关注顾客的满意并使其实现?
1、能遵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2、部门设置、职责规定、业务和工作流程规定合理。
3、保持与顾客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并转化为工作要求。
4、在制定方针、目标及要求时考虑顾客要求。
符合
7.
Q:5.2
1、公司内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职责如何规定?权限是否适当?
2、关于职责的沟通是怎样进行的?方式是什么?
1、在质量手册上对各主要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有描述。
2、办公室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
符合
9.
Q:6.1 ES:6.1.1
1、本标准重点关注与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相关的风险。
2、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1、《文件控制程序》。
2、所有体系文件在发布前均经过审核和批准,由生产部统一管理发放。
3、由形成文件的《记录控制程序》。
2、各岗位人员在上岗前都要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公司目前无特种作业人员
符合
15.
Q:7.1.3
1、生产设备设施有哪些?是否满足现有生产的要求?
2、当设备不足时如何处理?
3、如何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1、现有的设施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建有生产设备设施一览表。
2、设施设备的有按维护保养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3、组织如何获取和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信息。
4、组织如何监视和评审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信息。
5、组织环境分析的方法,
本公司领导层确定了企业目标和战略方向,通过各部门收集信息、识别、分析和评价,公司管理会议讨论研究,明确了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地区和本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对手、市场变动和价格、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以往绩效等相关因素,包括需要考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或条件。
3、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组织的一种管理承诺,应采用适当的文件形式进行表达,包括对不适用标准条款的理由的说明。
4、应注意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认证审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适于本公司产品和服务实现全过程,具体按管理手册实施。
本手册覆盖 ISO9001:2015、ISO14001:2015的全部标准内容。并无不适用条款内容。
符合
4.
QES: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公司怎样识别影响其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
2、公司如何确保这些过程受控
1、识别了所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过程。
2、建立体系文件作为规范和指导。
符合
5.
QES:5.1
5.1.1
1、明确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策划结果
的实现相关的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2、通过对 5.1.1 条列出的 10 个方面的策划
3、定期监控和评审利益相关方及其要求的变化。
公司相关方关注公司持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符合顾客要求,是否适销对路,以及生产经营的合规情况。公司明确了影响企业绩效或受到企业经营影响的相关方,通过调查、访谈了解上述相关方的要求。同时每年通过访谈、网站向社会告知企业联系方式和经营情况,持续与相关方沟通,了解相关方要求,对他们的要求进行评审。
符合
19.
Q:7.2ES:7.2
1、确定能力要求,包括特定的服务水平协议,明确说明绩效准则和能力要求,知晓规定的要求和所需的接受准则,知晓非期望输出和缺陷以及组织运行的过程和控制措施的知识。
2、能力评价,包括主管或经理对执行任务和运行过程人员进行评价。
3、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如招聘、培训、辅导、重新分派工作等。
4、如使用到外部提供,组织应根据能力对确保符合要求的重要性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措施。
1、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其工作能力要求。
2、各岗位人员在上岗前都要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保存了培训及考核记录(内部培训及外部技术培训)。
保存了《公司人员资格一览表》,确定现有人员的资质状况。
符合
20.
Q:7.3ES:7.3
公司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
a)内部来源,知识产权;经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得到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符合
3.
QES:4.3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1、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应用边界和适用性,由组织在考虑内外部因素、有关相关方的要求、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自己确定。
2、组织对不适用的标准要求应进行评审,确定的原则是不能对组织提供符合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8.
Q:7.1.6
ES:7.1
1、识别、确定和维护过程运行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各类知识,主要指组织由经验获取的特定的知识。
2、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如编辑发布、邮件采集、网页监采和建立经验库、知识库和行业数据库等。
3、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创新知识结构,确保可持续发展。
4、采取各种措施和借助必要的工具方法,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流程各环节,包括及时更新必要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4、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5、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公司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考虑到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和管理体系绩效的内外因素和公司相关方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公司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3、如何对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4、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
1、部门针对目标、指标制定了管理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方法、措施、责任部门及时间表。
2、管理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3、管理方案能按期执行。
符合
12.
Q:6.3
S:8.2
1、关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识别变更的需求。
2、变更策划的时机。
2、制定资源配置计划并按计划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外部提供资源。
1、公司根据体系策划的结果配备了相应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厂房等。能够满足目前生产需求。
符合
14.
Q:7.1.2
ES:7.1
1、识别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源。
2、制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并按计划配置合适的人员。
1、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其工作能力要求。
符合
10.
Q:6.2
ES:6.2
1、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与方针、战略、愿景相一致的质量目标或绩效指标,并应在横向(同级部门)、纵向(管理层、中层、基层),基于各自承担的职能设立或分解。
2、组织可通过策划“ 4W1H”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即 What 要做什么; What 需要什么资源; Who 由谁负责; When 何时完成; How 如何评价结果。
公司编制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各类表格记录,收集了与公司产品、经营有关的法规、行业要求等,各部门对文件、记录按要求实施管理,
符合
23.
QES:7.5.2
1、在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组织应决定形成文件的信息所适用的标识、格式和媒介,以及如何评审和批准这些信息。
2、根据组织所运行的过程和体系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如使用电子手段允许编辑和批准,或使用硬拷贝系统并以书面形式规定发布、评审和控制文件的职责。
通过采取维护措施确保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2、确定监视和测量资源需求。
3、配置监视和测量资源。
4、测量溯源管理。
5、“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内涵比”监视和测量设备"大,,特别是服务业,一些用于监视和测量的人员、方法、数表等也是监视和测量资源。
1、建立了监视测量台帐。
2、对监视测量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校验,确保精度要求。
3、变更涉及的主要方面。
4、变更的目的和任何潜在的后果。
5、变更应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6、在变更前识别风险和机遇。
7、评价变更的有效性。
当公司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对变更活动进行策划并系统地实施
公司目前没有重大变更需求。
符合
13.
Q:7.1.1
ES:7.1
确定资源需求,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组织的知识。
ES:5.2
1、质量方针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有无框架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