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2012年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2012年
东部地区开发区工业用地率最高,为51.26%,西部地区的最低,仅37.96%;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 别为50.35%,46.77%。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为8358.23万元/公顷、8529.99万元/公 顷;东北地区略高,为9445.56万元/公顷,东部地区最高,为15837.11万元/公顷,是中、西部地区的2 倍左右。
(二)个别开发区产业用地比例偏低,偏离了发展定位。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工业用地率达到 80%以上的开发区有35个,占总数的10.26%;工业用地率达到50%以上的开发区有209个,占总数的 61.29%。但同时也有部分开发区工业用地比例过低,有24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率低于20%、占总数的 7.04%。
中部地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高,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容积率分别为0.90、 32.70%、0.90,东北地区开发区较低,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容积率仅0.73、25.93%、 0.69;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中。
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开发区批复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空间不足。一些开发区批复四至范围内已无地可用,发展 后继乏力。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有122个尚可供应土地面积占可开发建设土地面积的比例不足10%,其 中,23个开发区的土地已全部开发供应完毕。
w
返回主站 繁体版 English 电子邮件
页码,1/3(W)
首 页 要闻播报 领导活动 政策解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政府会议 部委动态 地方动态 直属单位 媒体声音 评 论 通知公告 土地新闻 地质调查 地质勘查 地质环境 矿业新闻 海洋新闻 测绘新闻 科技新闻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胜 利闭幕
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隆 重召开 徐绍史作工作报
告
一、基本情况
(一)341个国家级开发区参与评价。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象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 区,重点考察开发区批复四至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评价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如无说明,本 文数据均为截至评价时点数)。参与本次评价的国家级开发区共341个,批复四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 3546.47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一,平均每个面积10.40平方公里。按类型分,经济 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经济类开发区15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高新类开发区88个,海关特 殊监管区域98个。按地域分,东部地区175个,中部地区57个,西部地区71个,东北地区38个。
(二)开发区已建成面积超70%。参与评价的国家级开发区,扣除河流、湖泊、山体等,实际可开发 建设土地面积3410.28平方公里。已完成土地开发2947.99平方公里,占可开发面积的86.44%,已供应国 有建设用地2690.08平方公里,占可建设面积的78.88%;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2434.00平方公里,占可建 设面积的71.37%。
w
导,对资源紧缺、土地市场竞争强的开发区,积极探索分期供地、租赁供地。积极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引导无特殊工艺要求的企业通过租赁或购买标准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
(三)加强用地结构控制,凸显产业用地主导特征。立足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适当加大工矿仓储 用地比例。集中建设企业非生产性配套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严格控制房地产开 发,开发区用地不以产业为主的,应适时调整区位或予以撤销、核减面积。
(三)部分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不理想,节约集约用地还有很大提升潜力。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 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最高达3.36,最低仅0.08;工业用地建筑系数最高达99.10%,最低仅11.11%;工业 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最高达36820.36万元/公顷,最低仅206.26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最高达 249099.64万元/公顷,最低仅26.20万元/公顷。51个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在0.5以下、占总数的 14.96%;52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2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5.25%;68个开发区 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3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9.94%,开发区节地挖潜仍有较大空间。
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状况
此次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相对较高,土 地利用监管和市场化供应情况良好,总体状况较为集约。
徐绍史出席武警黄金指挥 部第三次党代会
最新更新
信息中心召开“国土资源 与生态文明建设” 专题
研讨会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五)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以结构潜力和强度潜力为主。通过用地结构调整,开发区可增加工 矿仓储用地189.10平方公里,占已建成工矿仓储用地的16.03%;通过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如容积率、建 筑系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可增加工矿仓储用地80-150平方公里不等。
三、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各地应做好:
(一)充分发挥规划对开发区用地的管控作用。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整 体安排,开发区设立、扩区、调区必须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不符合的应 坚决予以取缔或核减面积。编制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细化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 引导产业用地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zwgk/zytz/201301/t20130107_1173335.htm
2013/1/18
w
(四)土地管理绩效提升,闲置土地面积减少。开发区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中,以划拨方式供应的 占33.73%,有偿使用的占66.27%。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和土地招拍挂实现率分别为98.60%和91.06%,比 2010年度分别提高了1.37个百分点、11.89个百分点。市场化程度较高,土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闲置土 地处置率为89.93%,比2010年提高了10.29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底,共有闲置土地4.43平方公里,占开 发区土地总面积的0.12%,闲置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高新类开发区的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最高,分别为0.93、0.87,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特 点;经济类开发区的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容积率分别为0.79、0.8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综合容积率 和工业用地容积率分别为0.59、0.76,主要由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较少高层商 业办公用地。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用地效益最好,高新类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最高,经济类开发区土地管理 绩效最佳。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类开发区平均土地面积12.46平方公里,高新类开发区14.60平方 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3.36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面积虽小,但工业用地率和工业用地产出最 高,工业用地率达67.42%,经济类开发区为52.97%,高新类开发区为38.86%;经济类开发区的工业用地 产出为10398.61万元/公顷,高新类开发区为15598.93万元/公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工业用地产出达 20417.93万元/公顷,是经济类开发区的2倍,用地效益最好。
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2012年度)
2013-01-07 | 来源: 土地利用管理司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国家级示范区成基本农田建设样板 ·国土部与民进中央举行座谈会 徐绍史出席 ·徐绍史:忠实履职 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用
图片新闻
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国务院规定批准兴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 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 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 度”。开发区历来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 知》(国发〔2008〕3号)等文件精神,着力推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 2012年,部组织开展了第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对341个国家级和1200多个省级开发区的土 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现将国家级开发区评价成果通报如下。
(三)开发区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截至2011年底,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6.38万亿元;2011年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5.32万亿元。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增 长极的作用不断突显,在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 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 地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பைடு நூலகம்动开发区的升级转型。研究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强化分类指
/zwgk/zytz/201301/t20130107_1173335.htm
页码,2/3(W) 2013/1/18
(四)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严格执行土地招拍 挂政策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强化合同约定与管理,探索将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处置方式和退出 机制等作为开发区土地出让约定条款,并实施动态监管。建立企业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复
热点专题
更多>>
·国土资源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专题
·2012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中华环保世纪行-矿产开发利用与保护
(三)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投入产出创新高。341个国家级开发区单位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5407.31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12984.94万元/公顷,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为26668.11 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分别比2008、2010年度分别提高了27.69%、12.36%。工业用地产 出强度比2008、2010年分别提高了20.55%、3.36%,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比2008、2010年分别提高 了53.00%、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