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如:儒家所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等;
道家的“无为而治”,偏重于管理的规律、艺术;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结合;
兵家的知己知彼、全胜而非战、处罚分明等;
墨家主张国富民治,在人际上提倡兼相爱、交互利。
三、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上从汉魏至唐朝前这段时间,是古代管 理心理思想的过渡阶段,历史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大动荡和大变迁,同时,封建社会 也得到了大发展。汉魏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 来作好了准备。人力管理思想逐步精致化。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顺应自然,顺势而为,迎合人心,抓大放小,开明自 由,最优管理
五、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兵家、法家等 ,都主张追求管理中的“和”。这种“和”既是“和谐” 、“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含义,因而它实际是 中国“和合文化”的精髓。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儒家:认为德的主要内容:仁、义、礼、智、信,考 察德的指标有十一项:强志、重信、轻财、守道、明察、 诚实、自省、实干、谦虚、睿智、无私,实现方法: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正者正也”;
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礼记.乐记》:德,人之本,政之根,国之基 。
中
国
古
代
管
管
理
理
心
心 理
理 学
思
想
的
第
历
二
史
章
发
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 第二二节节 中 中国 国古 古代代管管理理心心理理思思想想的的主主要要特特征征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管理心理学是在20世纪正式诞生的。管理心 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现起源于美国,但在中 国古代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典籍中,也蕴含有 非常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
三、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堪称是中华管理智慧中的精粹。很多杰出的 华人企业家成功的奥秘就来自于他们在管理中奉行的中庸之 道。 中庸之道于管理中的运用大致包括了以下几方面观念:
(一)凡事要适度 (二)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三)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四)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和而不同
折中求稳,稳中求进、
四、完善阶段
唐宋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但封建制度和 文化教育得到发展,而且,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也在这 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完善。特点:付诸实践,治心为上。如 程朱理学中的“双重人性论”和“才论”(朱熹论志、才 、学关系)。
五、衰落阶段
元明清时期,是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衰落时期。尽管 这三个朝代都曾有自己鼎盛的阶段,并且从明代中叶开始 在封建经济机体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从统治者的管 理思想来看,并无重大的建树,由于人们的思想被封建的 专制统治所禁锢,这段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仍在儒家经典的 圈子里兜来兜去。
《孙子兵法》把目标或方向作为首要问题; 目标在古代称志,志当存高远; 远大而适当的目标是管理活动成功的前提。
二、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人是管理活动的最重要资源。正如德鲁克所说:“企 业或事业惟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 源以做好工作。”人力管理心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学思 想史的重头戏,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甄选、任用、培 训、激励等问题,现择要介绍如下:
二、形成阶段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端,也是中国古代管理心 理思想产生和奠基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变革的时 期,社会形态由宗族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诸子百家在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主张,传 统管理心理思想由此发轫。管理学界认为,世界上第一部 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 》。
稳中求变,无过无不及
四、无为而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无为而治, 这是由道家提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管理原则。“无为”是 指人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过程。道家 的管理宗旨就是通过“无为”,最后到达“无不治”的管 理效果。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决策层要有意弛缓组织行为的张力 。在层次上,这种无为而治肯定是上层无为而下层有为。
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人本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人道 ”代替“天道”,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重视人的地位和价 值,考虑人际和谐,善于运用人的智慧和计谋等,对现代管 理产生巨大影响。
二、以德为先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德为先 .提倡贤人政治,崇沿以德修身、以德化人、以德治国,强 调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这是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管理心理 的共同待征。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滥觞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东周以前的夏、商、西 周三代。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古 老经书中,包含着中国有文字记载史以来流传于 初期阶级社会中的许多基本管理理念和原则,其 中不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尚书》:国家管理要重德慎刑、领导品 质要符合“九德”要求、领导者要“敬用五事”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大多数散见于经 史集之中,一些学派或学者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其中不少 与现代管理心理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总的说来,仍比较 零碎,现依据现代管理心理学的体系,进行整理和归类。
一、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但类似的 思想却比较丰富的,古人说:“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对于东方管理和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国内学者已有 许多比较深入的研究,如苏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概括为“以 人为本”,“以德为先”和“人为为人”。我们这里从管理 心理的角度概括中国管理心理的以下五个特征:
一、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管理文化高度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自从古 老的典籍《尚书》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 灵”之后,绵延数千年,绝大多数思想家都认同“天地之间 人为贵”的思想。一般来说,可以把古代“以人为本”的思 想分为:得气说、智慧说、道德说几种类型,这也是古代管 理心理思想“以人为本”这一特色的重要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