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颜色词“红”汉英对比翻译

颜色词“红”汉英对比翻译

颜色词“红”的汉英对比及翻译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在英汉两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其物理属性对各民族一样,但受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的影响,两民族对颜色词产生的联想、象征、申义大不相同。

本文从颜色词“红”着手,探其文化根源,分析它在英汉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内涵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红色;文化内涵;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color words are widely us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rouse same response to all nations,but their associative,symbolic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rendered by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cultural traditions,customs,religious faith,ways of thinking and national ideology.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cultural sources and connotations reflected by “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proposing relevant translation skills accordingly.
key words: color words; red color; cultural connotation;translation
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是文化载体,反映着文化。

要理解一种文化,必须理解它的语言。

颜色词是语言使用中不可缺少的,它也反映着人类的文化。

英汉语言中有大量颜色词,虽其物理属性对各民族一样,但受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的影响,两民族对颜色词产生的联想、象征、申义大不相同。

本文从颜色词“红”着手,分析其在这两种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提出翻译“红”的直译法和意译法,这对于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重翻译实践活动过程中文化内涵差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众对“红”的崇尚可追溯到山顶洞时代。

考古学家发现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墓穴里,死者遗骨周围有用红色的赤铁矿粉撒成的圆圈,用意是为死者祈求新生命,可见红色早被赋予了吉祥含义。

作为常见色彩的红色使人联想到血、火、太阳,这源于我们祖先在祭祀巫舞过程中对阳光有本能依恋和崇拜,因烈日如火,其色赤红。

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令人振奋,因而对太阳有特别的感情。

汉语中“红”在少数情况下表贬义,如眼红、红杏出
墙等。

贯穿中国历史文化,红色多被赋予美好的意思。

1、红色象征喜庆、吉祥。

如婚礼上的红喜字、红盖头,不但带来喜庆气氛,更让人想到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春节间的主色也是红色,如春联、鞭炮,大家在红色喜气中格外高兴,盼望日子红火。

2、红色表运气、顺利。

如红运、红人。

3、红色表身体健康。

如红光满面、面色红润。

4、红色表富贵、尊贵。

如唐代官五品以上服朱服代表荣誉、尊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指富贵之家。

5、红色象征“革命”。

如红色政权、红军象征革命。

二、“红”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
基督教有两千多年历史,影响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

据《圣经》记载:在圣餐仪式上需穿红衣,以示圣爱;红衣主教着红象征权威、信仰和博爱。

圣诞节时到处可见红色,如圣诞老人的红衣红帽,孩子的红袜。

红色表热闹、喜庆。

英语中red-letter days 表纪念日、喜庆日。

英语中“红”也作抽象化引申,指与红色紧密相连的事物属性、概念。

如“to paint the town red”中的“red”指狂欢作乐之意,含喧闹意味;“red carpet”表“隆重高贵”。

但“红”在英语中多表贬义。

1、”red”表流血的、危险的。

英语文化中的“red”主指鲜血颜色,西方人认为blood是“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下来,生命将终结。

所以“red”引申为“危险”。

2、“red”表“警告、不祥”。

如“red card”;西方人从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英语表此意的有“red for anger”。

3、“red”
表“赤化、激进”,有不守法、无政府之意,如 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

4、“red”象征残暴、血腥。

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5、“red”指犯罪。

如“red-handed”表“当场捉获的”。

6、“red”表“赤字、负债”,如“red-ink entry”,“be in the red”。

三、颜色词“红”的翻译
翻译是语言转换活动,更是传递文化的重要媒介。

英汉对基本颜色词分类的大体相同使“红”具有相似的指称意义,但“红”还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将“红”机械译为“red”或将“red”译成“红”会困扰读者,只有把握“红”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时才能正确选择直译或意译。

3.1 直译法
红色是自然现象,其属性对各民族一样,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有共性的一面,翻译时可用直译法。

如:红墙-red wall,红十字会-red cross,红灯笼-red lantern等。

3.2 意译法
如马克思所说:“色彩是反映一个民族性格最直观的方式。

”,“红”明显带有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不能单纯把“红”翻成“red”,要用意译法传达其义。

如“红榜”不可译为“red roll”,应译为“honor roll”;“红娘”是“match-maker”不能用“red woman”表示;“see red”的正确含义是“恼怒”,如译成“见红”就让人啼笑皆非了,因“见红”在汉语中指“妇女分娩前
流血”。

四、结语
语言从一产生就有文化烙印,“红”不只作为颜色词被用在英汉语言中,还反映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英汉文化差异,掌握习惯表达法,灵活运用直译法和意译法忠实表达原语意思,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 岳好平.英汉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09.
[3] 罗志野,张福林.语言文化与语言教学探索[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93.
[4] 王小丽.汉语“红”与英语“red”的语言、文化、翻译比较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

[5] 胡悦芝.关于中西方文化中红白的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20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