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机动车的四轮定位值是保证机动车的操纵稳定性和直线行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为完善国家的行业标准,规范四轮定位仪的生产市场,健全生产法规,促使交通运输业快速健康的发展,特制定《汽车四轮定位仪》产品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交通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鹤山市黑豹电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苏建李炎华张立斌王建强潘洪达戴建国周茹波刘玉梅陈熔李向阳何凤江武洪泽本标准由交通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四轮定位仪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轮定位仪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使用说明书和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汽车四轮定位的仪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GB 机械安全 机械电器设备 第1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GB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电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贮存试验GB/T 电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贮存试验GB/T 电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跌落试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 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四轮定位仪 Four-wheel alignmenter用于测量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仪器。
单轮前束 Individual wheel toe-in每一车轮的旋转平面相对汽车纵向轴线(几何中心线)的内夹角称为单轮前束角(θ),车轮前端偏向纵向轴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单轮前束通过公式(1)计算。
l=θsin ⨯D (1)式中:l ——单轮前束值,单位:mm ;D ——车轮前束测量点所处的直径,单位:mm ;θ——单轮前束角,单位:o 。
总前束 total wheel toe-in左、右单轮前束之和。
推力角 Thrust angle车辆在俯视平面内纵向轴线和推力线(是一条假想的线,从后轴中心向前延伸,由两后轮共同确定的后轴行驶方向线)的夹角。
推力线相对纵向轴线向左侧偏斜为正,向右侧偏斜为负。
轴偏角 Wheel setback angle同一轴上两车轮中心连线与车辆纵向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
右轮相对于左轮在前为正,反之为负。
轴偏角也称为退缩角。
4 产品分类产品制造四轮定位仪分为:----光学式,代号为G;----电子式,代号为D;----机械式,代号为J;----其它类型,代号自定义。
型号X X 4 X产品序号,以1,2,3……表示X表示四轮定位仪类型;4表示四轮定位仪表示企业名称代号(不超过4个英文字母)5技术要求工作条件温度:0℃~40℃。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电源:AC 220×(1±10%)V,50×(1±2%)Hz。
环境气压:70kPa~106kPa。
结构要求结构中不应具有妨碍四轮定位仪发挥正常使用性能的任何缺陷。
使之在使用中可以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
性能要求基本要求仪器应稳定可靠。
仪器具备轮辋偏差补偿功能,即轮辋的变形不应影响车轮定位检测精度。
仪器测量精度应不受太阳光或其他灯光照射的影响。
仪器具有测量结果打印功能。
仪器具有数据通讯功能。
四轮定位仪系统响应时间不大于1s。
系统系统应具有调零功能。
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
系统应具有标定功能。
夹具夹具是将测量头安装于车轮上的装置。
由夹具卡头形成的平面到顶面(夹具与机头安装孔或轴的端面)的高度误差不大于。
夹具应夹持牢固,操作方便,且有安全保护装置。
转盘转盘是支撑车轮并测量车轮转角的装置。
转盘直径不小于350mm。
转盘的任意方向平移量不小于40mm。
转盘的转角测量范围不小于-45o~+45o。
电子式转盘测量精度为o。
机械式转盘测量精度为o。
电子式转盘转角零点误差不大于o。
机械式转盘转角零点误差不大于o。
机械式转盘指针上刻有一明显的指示标志线。
转盘刻度应清晰。
转盘应转动自如,无阻滞、卡死现象。
附件后轮支撑滑板四轮定位仪应配备左右可移动的两个支撑滑板,滑板在空载情况下移动阻力不大于10N,位移量不小于50mm。
转向盘固定器四轮定位仪应配备转向盘固定器,且该附件操作轻便,使用可靠。
制动踏板固定器四轮定位仪应配备制动踏板固定器,且该附件操作轻便,使用可靠。
测量参数、范围及精度总前束测量范围:±6o;精度:在±2o范围内精度为±4′,其余范围精度为±10′。
单一车轮前束测量范围:±3o;精度:在±2o范围内精度为±2′,其余范围精度为±5′。
车轮外倾角测量范围:±10o;精度:在±4o范围内精度为±2′,其余范围精度为±10′。
主销后倾角测量范围:±15o;精度:在±12o范围内精度为±6′,其余范围精度为±10′。
主销内倾角测量范围:±20o;精度:在0o~+18o范围内精度为±6′,其余范围精度为±10′。
推力角测量范围:±6o;精度:在±2o范围内精度为±2′,其余范围精度为±10′。
轴偏角测量范围:±6o;精度:在±2o范围内精度为±2′,其余范围精度为±10′。
示值要求示值分辨率角度分辨率为1′,其中前束示值用角度表示时分辨率为1′或用毫米表示时为。
零位漂移零位漂移30min 内不大于4′。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4′。
示值稳定性示值稳定性10s 内为±2′。
电气安全性四轮定位仪的保护接地电路、绝缘应符合GB 的规定。
外观及其他要求仪器的机箱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各连接件连接紧固可靠。
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崩缺现象,表面涂层不得有明显的剥落、划痕、气泡、流挂等现象。
仪器的操作按钮应有功能标识,操作灵活可靠。
仪器显示应清晰,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6试验方法试验条件按的规定。
试验仪器及工具四轮定位仪零位示值试验架结构参考附录A 的图所示。
技术要求.1 结构刚度满足测量要求;.2模拟轮距~m ,模拟轴距~m 。
.3 四轮定位仪的传感器机头和试验架的轴孔配合精度不低于67g H 或67h G 。
.4用于固定传感器机头的四个定位轴(或孔)矩形呈布置,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小于1mm 。
其各轴(或孔)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且水平,平面度公差为。
.5前后轴的平行度公差为1mm 。
四轮定位仪试验台结构参考附录A 的图及所示。
技术要求.1 具备连续模拟车轮定位角的功用,且模拟各参数大小符合所规定的范围。
.2 模拟车轮的圆盘的端面圆跳动量不大于,径向圆跳动量不大于。
.3 四轮定位检定仪试验台示值精度为o 。
.4 试验架上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四圆盘中心对角线长度误差小于1mm 。
.5 试验架上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四圆盘中心在同一平面内且水平,平面度公差为。
.6模拟轮距~m ,模拟轴距~m 。
零值漂移试验将四个传感器机头按实际检测位置装在附图A1所示的轴头上或插孔内,仪器调整水平,打开被标定四轮定位仪电源,进入仪器标定程序,读取零点示值,每隔30min 读取零点示值一次,共读取示值三次,计算三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零点漂移误差并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示值误差试验外倾示值误差试验进行完规定的零位漂移试验后,调整四轮定位定仪试验台的四个圆盘上外倾调整旋钮(和前束共用),使试验台四个圆盘的外倾角各依次为+2o 、+1o 、0o 、-1o 、-2o ,从被检四轮定位仪仪表上读取外倾角示值并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重复过程两次,其中一次按-2o 、-1o 、0o 、+1o 、+2o 顺序测试。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三次算术平均值。
按公式(2)计算外倾示值误差并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si i i c c c -=∆ (2)式中:i c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外倾角示值误差,o ; i c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三次外倾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o ,i =1,2,3;si c ——第i 测试点的车轮定位角模拟调整机构的外倾角示值,o ,i =1,2,3。
前束示值误差试验进行完试验后,放松4个传感器机头,使其相对于挂轴或插孔处于自由状态,将4个圆盘向前旋转90o 后锁止,调整4个传感器机头处于水平状态后将其锁紧。
调整前束调整旋钮(和外倾共用),使试验台四个圆盘的前束角各依次为+2o 、+1o 、0o 、-1o 、-2o ,从被检四轮定位仪的仪表上读取前束示值并记录在附录A 的表中。
重复过程两次(总共三次),其中一次按-2o 、-1o 、0o 、+1o 、+2o 顺序测试。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三次算术平均值。
按公式(3)计算前束示值误差并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si i i t t t -=∆ (3)式中:i t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前束角示值误差,o ; i t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三次前束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o ,i =1,2,3;si t ——第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试验台的前束角示值,o ,i =1,2,3。
车轮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试验以单侧车轮为例,将模拟圆盘定位值的外倾角和前束角调整到零点,再调整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各依次为3o 、6o 、9o 、12o 、15o (同时调整或分别调整),通过回转台,带动传感器从车轮直行位置向左、右两个方向摆动相等的角度(角度大小根据被检仪器规定),按四轮定位仪说明书中规定的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将仪表示值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重复过程两次(总共三次),其中一次按15o 、12o 、9o 、6o 、3o 顺序测试。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三次算术平均值。
按公式(4)计算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并记录在附录B 的表中。
试验结果应符合的要求。
si i i k k k -=∆ (4)式中:i k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主销内倾角(或主销后倾角)误差,o ; i k ——仪器在第i 测试点的三次主销内倾角(或主销后倾角)的算术平均值,o ,i =1,2,3;si k ——第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试验台的主销内倾角(或主销后倾角),o ,i =1,2,3。
示值稳定性试验外倾角示值稳定性试验按方法试验,对外倾角为+2o 的测试点,每隔10s 读一次四轮定位仪仪表示值,共读取六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