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临床输血流程及输血病历的书写

[医学]临床输血流程及输血病历的书写


(六) 输 血 完 毕
• 《临床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随病 历保存备查。
• 医护人员对有或无输血反应与相关性疾病的病 人均应在病历中详细描述,包括:输血时间、发 生时间、输血量、症状与体征、诊断与治疗等;
• 病人有输血反应与相关性疾病,医护人员再一 式两份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一份随病 历保存;一份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并由输 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院医疗管理部门。
• 5.申请日期、输血日期、输血地点、申请医师全名签字等 。
《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核准全名签字,连同病 人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二) 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 确定病人输血后,医护人员(必须至少有一名注 册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在病床旁核对病 人有关信息后,采集血样。
(三) 血液制品提取与发放流程
• 医护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人员携带血液制品领取 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 取血者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查对病人姓名、性 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号、科别、病室、床号、 ABO血型与Rh(D)血型、供血者编号(血袋编 号)、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 液制品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全名签 字后方可取发。
号)、科别、病区、床号; • 2.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
• 3.相关检验(Hb、HCT、PLT、HBsAg、Anti-HBs、HBeAg、 Anti-HBe、 Anti-HBc、 Anti- HCV、Anti-HIV1/2、梅毒等) ;
• 4.输血成分与输血量、血型(已有红细胞ABO血型与RhD血 型必须填写备查);
血; •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 8.超过保存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 四 ):血液制品输注过程流程
• 输血开始前,

由两名注册护士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
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制 品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应告知病人或/和亲属一旦出现寒战、颜面潮
热、呼吸短促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
(五) 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处理流程
• 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时应及时处理: •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
脉通路; • 2. 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及上级医师、输血科(血库)
值班人员与医院相关部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 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 3. 记录病人出入量,严密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尽 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 如病人意识清楚时,应要求病人回答自己的姓 名、年龄或其他相关内容;如病人意识不清,请 病人亲属说明病人的身份,再次确认其身份。
• 输血操作时, • 应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 输血前后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 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制品时,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液制品继 续输注。 • 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 (2ml/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 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病人症状与体征 。 • 第三十五条 通常在输血速度不快的情况下血液制品不需 要加温的。
• 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 无直系亲属与相关人员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
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备案,并记入病历保存。 • 申请输血应由临床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 申请单》内容。
• 《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 • 1.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民族、门诊号(住院
护人员。
• 取回的血液制品应尽快给病人输注,不得自行贮
血。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成分轻轻混匀,避免 剧烈震荡。除浓缩红细胞可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 水稀释外,其他血液制品内不得加入任何药物。
• 输血时再核对:
• 由两名注册护士携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号、科室、 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 次核对血液制品袋血型与编码、有效期无误后全 名签字才能进行输血。
临床输血流程及输血病历的书写
(一 ) 输血申请流程
• 临床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 用成分血;
•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直系亲 属履行告知义务:
一 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 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 性,征得病人或其直系属的同意,并在《临床输 血治疗同意书》上全名签字
提示: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 血液制品与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得取发,应作 报废处理:
• 1.标签遗失、破损、字迹不清; • 2.血袋有破损、漏血; •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有细菌或真菌
生长; •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
• 在采集血样时必须避免下列情况:
• 1.防止血样溶血,溶血的血样不能使用,必须重新采集血 样;
• 2.如病人正在输液,不允许从输液管中抽取血样;
3.如病人需应用右旋醣酐或/和白蛋白或/和脂肪乳剂等药 物治疗时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将病人血样与《临 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
•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 医护人员应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血 后15分钟、以及输血过程中每半小时一次、输血 结束后4小时对病人一般表现、体温、脉搏、血压、 呼吸频率、液体出入量等进行监测记录:并需记 录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注制品的种类和 容量。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相关性疾病需及时 处理并详细记录。记录结果随病历保存备查。
• 采集血样时,如病人意识清楚可要求病人回答自 己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科 别、病区、床号、血型(已知红细胞ABO血型与 RhD血型)等确认其身份;如病人意识不清楚, 可通过询问病人的亲属或其他护理人员,确认其 身份。
采集病人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 上全名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