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

过氧化氢溶液(1.0%~3.0%) 醛类消毒剂
洗必泰、季按盐类消毒剂 (0.1%~0.5%)
硫代硫酸钠(0.1%~0.5%)
硫代硫酸钠(0.1%~0.5%) 0.3%甘氨酸
300000级
19
1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2014-11-5 φ 90皿为采样直径90mm的培养皿。
2014-11-5
20
(七)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
平板暴露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
(皿· 暴露时间)。 注意事项: 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 前采样;百级手术间自净时间为15分钟,万级 手术间自净时间为30分钟。 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 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医院消毒效果灭菌监测
XX医院 院感办
2014-11-5
1
主要内容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二、手消毒效果监测 三、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五、无菌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六、灭菌质量的监测 七、医院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报告 单

2014-11-5 2
肝肠外科及污染类等
2014-11-5
24
二、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一)采样时间:一般要求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护
理活动前进行采样。 (二)采样方法及面积: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 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 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涂擦 过程中 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 剪去,投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及时送检。采样 面积按平方厘米( c㎡ )计算。若采样时手上有消毒 剂残留,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用无菌注射器抽吸1.0ml被检样液,加入 9.0ml稀释液中混匀,须加入中和剂以中和被 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2014-11-5
35
医院需要常备消毒剂的中和剂
消毒剂 中和剂 含 氯 ( 碘 ) 消 毒 剂 ( 有 效 氯 或 碘 硫代硫酸钠(0.1%~1.0%) 0.1%~0.5%)
过氧乙酸溶液(0.1%~0.5%)
2014-11-5 11
(五)空白对照: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
对照,每监测批次 中取1个培养皿做对 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 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第2次对照为微生 物室操作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皿, 对操作过程对照试验,方法是模拟微生物 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 盖。两次对照结果必须为阴性。整个操作 应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5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 Ⅱ类 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 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4.0 (15min)
— —
≤5
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 Ⅲ类 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 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4.0(5min)
≤10 ≤10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 Ⅳ类 射、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和病区
33
3、结果判断
环境类别 Ⅰ类 Ⅱ类 范 围 菌落总数 cfu/ c㎡ ≤5 ≤5 致病菌*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 病房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 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 病区;新生儿室等。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Ⅲ类
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 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 (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 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术及脑外科、 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
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 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 无菌手术 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妇产 科等手术

Ⅰ Ⅰ Ⅱ Ⅲ

(1000级)
标准洁净手术室

(10000级)
一般洁净手术室

(100000级)
准洁净手术室
2014-11-5 8
(一)采样时间: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
并擦试消毒后,使净化空调系统达到自净 时间并处于开启状态,然后进行测试,室 内应无工作人员。 (二)监测人员要求:穿洁净服,戴口 罩,手卫 生。动作要轻,避免产生二次 污染。
2014-11-5
9
(三)布点顺序: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
中最靠里 的房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最 后人员撤出。 每间房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 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近的点,然 后人员撤出。收取培养 皿的顺序相反,从 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从门附近 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收, 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2014-11-5 12
(六)布点方法
注意: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同 时布点位置应避开障碍物。 1、洁净度手术区百级周边区千级设置13个点
2014-11-5
13
2、洁净度手术区千级周边区万级设置9个点
2014-11-5
14
3、洁净度手术区万级周边区十万级设置7个点
2014-11-5
≤10 ≤10
不得检出
Ⅳ类
不得检出
注:*致病菌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 新 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2014-11-5 34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一)采样时间: 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
消毒剂与灭菌器械保存液;
(二)采样量及方法:在无菌条件下,
2014-11-5 10
(四)检测方法:将血平板或普通营养琼
脂平板(直径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 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 的任意高度上;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台, 当手术台已固定时,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 0.25m;在100级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应对 着气流方向;在其他区域检测时,采样口均 向上。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 暴露30min,盖好立即送检.
2014-11-5 7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手术区: Ⅰ级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推 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 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 Ⅱ级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推 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Ⅲ级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 域; Ⅳ级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周边区: 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1、平板暴露法:布点方法
(1)室内面积≤30 ㎡,设置内、中、外对角线3 个点,内、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一条对 角线上取3个点即中心一点、两端距墙壁1m处各 取一个点)。

盖 盖
2014-11-5
5
(2)室内面积>30
㎡,设4角及中央5点,4角 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处,(东、西、南、北、 中五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离墙壁 1m)。
2014-11-5 25
2014-11-5
26
(三)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 或用力 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 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 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 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 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四)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平皿上菌落数×采样 液稀释倍数/ 30×2(采样面积c㎡ )。
2014-11-5 21
2、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 略
2014-11-5
22
(八)结果判断: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 类别

洁净手术室、 其他洁净场所

空气平均菌落数1 cfu/皿
符合GB50333要求
cfu/m3
物体表面平 均菌落数 cfu/c㎡
Ⅰ类
≤4.0(30min)2
≤15 0
2014-11-5 27

(五)结果判断: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消毒效果 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
2014-11-5
28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监测要求医疗机构
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 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 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 病房、烧伤病房、 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 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 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 生物的检测。
2014-11-5 3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非洁净区域(不属于正负压状态)空 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 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二)采样高度: 应设在距地面(垂直) 80—150cm高度范围内。
(三)采样方法:根据其采样原理分:平板暴
露法和微生物采样器法。
2014-11-5 4
≤4.0(5min)

注1:cfu/皿为平板暴露法,cfu/m3 为空气采样器法。 注 2:平板暴露法检测时的平板暴露时间。 2014-11-5
23
附:洁净手术室分级
等级 手术室名称
特别洁净手术室 (100级)
自净 手术切 时间 口类别
≤15m in
≤25m in ≤30m in ≤40m in
适用手术提示
15
4、洁净度手术区十万级周边区三十万级设置5个点
2014-11-5
16
5、洁净度十万级设置5个点




2014-11-5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