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设计

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设计

朝林国际酒店C座酒店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朝林建设集团2010年12月10日朝林国际酒店工程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2)四、施工安排 (3)五、施工方法 (4)六、质量标准 (6)七、其它各项要求 (7)一、编制依据1.1 朝林国际酒店C座酒店工程结构施工图纸和建筑图纸1.2 朝林国际酒店C座酒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 施工规和规程二、工程概况朝林国际酒店工程用地34712.6㎡,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西临天宝东路,南临荣京西街。

南北长225m,东西宽157m,总建筑面积183194.92㎡,其中C座总建筑面积47477.77㎡。

现在正在结构施工±0.00以下结构,准备在春节前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地下室外墙采用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1-18轴/A轴地下二层顶板以上为50mm厚膨胀聚苯板)做防水保护层。

回填土标高从室外地坪至平均的槽底标高-9.7m,总深度约9.2米,室外地坪标高平均-0.5 m。

肥槽靠结构墙面1m宽围回填2:8灰土(自行车坡道和吊装孔底板及周边2m围以下为3:7灰土),以外部分回填素土。

回填灰土总方量约2600立方米,肥槽部位素土量约4000立方米。

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 回填土施工队伍进场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同时组织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的进场教育。

3.1.2 各部门紧密配合生产部门做好创造回填土的条件,肥槽及基坑槽底杂物清理干净;坑的积水、冰块、杂物要排除干净,有用的材料要倒运至槽上口码放整齐。

3.1.3 找好回填土的土源,并要具备筛土和拌制灰土的条件,检查回填土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放射性检测是否合格。

3.1.4 做好回填密度试验测量器材的准备工作。

3.1.5安排测量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测出回填面标高控制点并作出标记,严格控制回填厚度和高度。

3.1.6 做好回填密度试验的取点平面图和试验记录表格。

3.2 机具的准备表13.3 材料准备3.3.1 回填土量约6600m3。

素土采用外运土,由开挖土方的单位提供,不得含有杂质,且必须全部过筛。

对回填土含水率及干密度进行测试。

用50mm筛子过筛控制粒径,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使用灰土的部位掺合的石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经大于5mm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

3.4试验与检验3.4.1 土方正式回填前,取15~20kg土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并确定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作为控制回填土质量指标。

3.4.2回填取样按不大于500平方米取一点进行取样试验,肥槽按不长于20米取一点。

四、施工安排4.1施工顺序及时间安排本工程的土方回填工作准备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分批进行,根据结构施工需要,北侧自行车坡道和南侧吊装口底板部位的肥槽回填在其地下二层外墙拆模后,及时施工外墙防水层,隐蔽验收合格后及进行此处回填土给其底板创造条件。

其它部分待地下结构和汽车坡道结构完成后进行回填。

时间安排上从2010年12月20日开始进行自行车坡道底板处肥槽回填,5天完成;从2011年1月10日开始进行南侧吊装口底板处肥槽回填,5天完成;从2011年2月18日开始其它部位肥槽回填土,20天完成。

由于预留工作面较小,肥槽宽度较小,无法展开大面积机械施工,故肥槽回填均采用装载机运土向槽倒土,工作面由人工进行倒运、整平,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

由于自行车坡道和吊装口处先回填,在施工时要向未回填部位放坡,成阶梯段由下向上分层回填夯实。

自行车坡道、汽车坡道顶上回填土全部采用机械运土、平整、夯实,人工做辅助配合,进行局部的运土、平整和边角的夯实。

回填的土料和灰土在土方的存放地完成过筛和灰土的拌合,由一台中型挖掘机和四名工人完成土方的过筛,灰土的拌合工作。

4.2劳动力准备为了优质高效地组织好工程施工,必须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应具备以下数量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2人;灰土拌合人员:4人;人工平土人员15人;夯实人员:15人;机械司机:2人。

五、施工方法5.1工艺流程:基坑底地坪清理→检验土质(过筛)拌合灰土→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回填下一步。

5.2回填土5.2.1 施工方法1)填土前将散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建筑垃圾等杂物清除干净。

将积水、积雪清除,冰块凿除,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土源运输:由边坡上用装载机将土料放至坑。

下料时,基坑不得有人进行任何作业,确保施工的安全。

土料一次不能下得太多,将邻近的围平至规定的厚度即可。

基坑由工人用小车将堆积的土向两侧倒运。

3)在土料场过筛用φ8的钢筋编制焊接一个4米宽5米高的大筛子,用8#槽钢做边框,网眼尺寸50×50,用小型的挖掘机筛土,拌制灰土用人工撒灰,机械翻拌的方式。

筛后的土和拌好的灰土若当天没有用完,必须用双层草被覆盖,以防受冻。

4)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围;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现场含水量测定方法:以手捏紧后,松手土不散,易变形而不挤出,抛在地上即呈碎裂为合适。

5)局部如回填的灰土拌合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和好的灰土应该颜色一致。

6)回填前,施工人员在墙体上放回填土高度控制线,每层为200~250mm;采用压路机时铺土厚度为250~300mm,合格后方可回填。

7)回填土分层铺摊,大面的回填土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和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局部较狭窄不能用机夯处用振动冲击夯分层夯实。

机械打夯时每层铺土厚度为200mm,人工打夯不超过150mm,采用振动压路机时铺土厚度为250~3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8)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连接,纵横交叉,防止漏压或漏夯,严禁使用“水夯“法。

长宽比较大时,分段进行回填,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对于阴阳角等打夯机易漏夯的边角部位,要加强检查,不得漏夯。

9)局部采用人工夯填土时,要两人扶夯,举高不小于0.5m,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一遍夯与前一遍夯要纵横交叉,先夯四边,再夯中间,每层打夯不小于三遍。

10)回填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11)回填土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土时应从每段的地势最低的部位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至下而上的铺填。

深浅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12)回填土每层夯实后,进行环刀取样。

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土。

中间每层顶面必须清理干净方可继续回填,填土全部完成后,在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标高的地方,及时补土夯实。

13)对于穿外墙的管道要先用人工在管子周围0.5m围用细砂或中砂同时夯填,直至填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机械夯填。

5.2.2 回填土试验1)回填土试验取样方法回填土采用环刀法,每段每层进行检验,取样部位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

2)试验合格的判定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得集中,压实系数0.94。

3)回填土取样的规定肥槽不大于50米不少于1个取样点。

5.2.3本工程回填赶在冬期施工,施工时通过对现场土源用塑料布加草被覆盖,防止原料土受冻,影响回填的质量。

六、质量标准6.1 回填土料的质量控制需符合设计要求。

6.2 回填土和砂石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

6.3 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

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小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6.6 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6.7 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的规定。

6.8 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6.9 在现场采用环刀法进行取样测定回填土的干密度。

取样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

6.10回填施工的标高、压实程度应符合表2规定: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表26.1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造成回填土下沉。

所以每一层回填后都必须通过项目部质检员和临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下一步。

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压实。

七、其它各项要求7.1 组织管理项目部人员保证每天由技术、生产专职管理人员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

7.2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2.1 施工前,工长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7.2.2 对每道工序进行旁站,严格控制每道工序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符合标准的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

7.2.3 回填土工程主要严格控制防水保护层的成品保护,基坑周边防水层有的还没有保护层,施工中一定要注意保护。

7.2.4 对灰土的拌合、虚铺厚度、分层留槎接槎的位置经常抽检,不符合要求的当即责令纠正。

7.2.5 回填土料应当日铺填夯实,入槽的土,不得隔日夯打。

7.3 技术保证措施7.3.1 土方正式回填前,取土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并确定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作为控制回填土质量指标。

7.3.2 回填土施工过程中,现场试验人员负责回填土干密度试验取样及送检,同时填写试验记录。

试验结果出来后,立即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现场技术部门,对试验合格的土层,方可允许继续回填。

对试验不合格的土层,必须重新压实,并再次试验,直至合格。

7.3.3 在回填土时,分段填夯的部位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7.4 冬季回填施工技术措施7.4.1 土方回填土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应连续施工。

7.4.2 所有工地道路及施工现场做好防滑措施,派专人进行现场巡视,对冰雪等进行及时清理。

7.4.3 土源采用未经受冻的土回填。

7.4.4 所有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