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1) 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 海洋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2.海洋经济的特点
1) 整体性
2) 综合性
3) 公共性
4) 区域性
5) 高技术性
6) 关联性
7) 复杂性
8) 高风险性
3.海洋经济学的性质
1) 边缘性:交叉面广,边际范围宽。

2) 综合性:海洋经济作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海洋经济
的社会方面,但海洋经济学对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探求是离不开其他与海洋经济有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支撑。

3) 应用性:由于海洋经济是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以来与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经济领域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直接指导应用于海洋经济各类活动时间,为实现其符合人类目的性的科学发展服务。

4.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海洋资源
2) 配置原则、机制
3) 效率或效益
5.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宏观层面:海洋经济宏观战略分析;经济、生态、社
会并重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探索。

2) 中观层面: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方式;海洋产业的布局安排;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

3) 微观层面:资本要素配置与运营;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

6.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哲学与系统论方法。

4) 数学与经济模型。

第二章世界历史上海洋经济发展的三次浪潮
1.第一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
1) 促进海洋贸易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2) 农业向商业的转变,助推就业比例的改变。

3) 以中国为中心之一的全球多边贸易迅速扩张。

2.英国在海洋经济发展第一次浪潮中的作为
1) 奉行重商主义经济发展策略。

2) 积极发展海洋渔业。

3) 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3.第二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
1) 促使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

2) 促使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促使沿海国家相继逐步摆脱传统的陆地经济发展思维。

4.第三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中的新兴海洋经济产业
海上采矿、海上娱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

2)市场配置可能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造成社会不公;
3)市场配置容易受到垄断、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影响,导
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C计划配置资源方式优点:
1)计划可以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实现经
济的有序发展;
2)计划可以保障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3)计划可以避免市场垄断、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影响,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

D计划配置资源方式缺点: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缺乏市场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2)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3)计划配置资源方式容易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经济的发展。

答:海洋资源主要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等类型。

生物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海藻、海洋微生物等;矿产资源包括海底金属矿、油气、盐等;能源资源包括海洋风力、潮汐能、海水温差能等;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滩、珊瑚礁、海洋公园等。

是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具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包括开发、管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权利。

2)大陆架的法律地位是属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海底地壳,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和生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开发、管理、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权利。

同时,大陆架的边界是
由国际法确定的,国家必须遵守国际法的规定来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在专属经济区内,国家拥有对所有自然资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人工岛、设施、结构物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

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

大陆架是指沿海国的领土延伸至海底的区域,包括海床和底土。

在大陆架内,国家行使主权权利,勘探和开发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海底的油气、矿藏等非生物资源和定居种生物资源。

公海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包括公海的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自由。

在行使这些自由时,各国必须遵守公海只用于和平目的的规则,并不得侵害其他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国际海底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联大制定的原则宣言,国际海底及其
资源属于全人类,各国可以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开发,但不能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

国际海底由XXX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

利用公海发展远洋运输是国际社会利用公海的一个主要形式。

公海渔业也是公海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中国提出了促进公海海洋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增加海洋生物资源的潜力,以满足国民不断增加的营养需要的目标。

2、海洋贸易对我国内陆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

这是因为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和地区加入到海洋贸易中,从而促进了内陆经济的发展。

3、随着海洋贸易的发展,国际合作和科技进步对海洋贸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是因为海洋贸易需要跨国合作和先进技术的支持,而这些都需要国际合作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4、海洋贸易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这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等。

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海洋贸易现代化的目标。

海洋环境经济章节:
1、海洋环境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大气圈、海水圈、近岸土壤及底土圈和生物圈。

海洋环境资源资产化管理是指将海洋环境资源资产从开发到再生产进行投入产出管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海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涉海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海洋环境经济系统包括海洋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


洋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海洋经济发展也是双刃剑。

4、环境经济再生产包括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
精神产品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

5、海洋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机会成本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替代市场法、市场价值法、调查评价法、模拟市场价格法和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

6、海洋环境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天然资源实行
有偿使用制度和核算制度,将收益用于资源补偿和再生产,将生产和再生产由事业型(管理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最终形成以资源养资源的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7、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地理位置、
工程规模,项目所处海域自然环境、海洋水文条件、海洋资源状况,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产后排放废弃物种类、成份、数量、处理方式及排污口位置,项目建设地点附近海域的环境监测(水质、地质、生物)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产后的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

海洋经济发展是指在海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升级的创新或变化过程。

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洋自然资源基础、涉海经济基础、涉海科技水平、涉海人力资本、涉海政策导向和涉海投资。

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包括涉海性、经济性、全局性、趋势性、增值性和综合性。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管理体制类型包括
分散型、相对集中型和集中型。

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原因包括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海洋具有综合性、海洋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具有整体性以及海洋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海洋经济核算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监测海洋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协调海洋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海洋经济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实现与国民经济数据可比和共享的唯一途径以及实现国际间海洋经济比较的唯一手段。

海洋灾害保险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保险费率确定的问题、合理保险责任确定的问题、道德风险防范的问题以及定损理赔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