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都市,每年下雪的时候不多,尤其是“鹅毛大雪”的场景更为难见,这节课,老师就带给大家一首关于雪和梅的歌曲——-打开课件,伴有音乐《踏雪寻梅》的伴奏音乐,课件中有雪花有梅花,雪、梅,都是冬的骄子。让我们一起感受冬之韵。
<二>、 新歌教学
1、播放歌曲《踏雪寻梅》,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呢?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学生分别回答。
2、出示课件黄自生平及作品。
这首歌曲创作于上个世纪20年代。表达了当时的青少年学生在雪后初晴时,骑驴踏雪寻梅的别样情趣。
3、再听歌曲,(出示整首曲谱,分析歌曲。)
师:这首歌曲有几个乐段?如何划分?(两个)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表达了人们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以及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之情。)
八年级音乐科教案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踏雪寻梅》
课 型
学唱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能准确而生动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在实践中感受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过 程 与 方 法
学习《踏雪寻梅》简易版二声部合唱,感受歌曲音乐情绪和意境,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和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歌曲音乐情绪和意境,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和美感。
教学重点
准确而生动地演唱
教学难点
后半拍及大跳音程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 课件 三角铁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这首歌曲表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少年学生在雪霁梅开的时候,骑驴踏雪寻梅的特有情趣。歌曲轻快活跃,曲调中有两处弱起节奏,是唱歌的难点之一。歌曲内容距现在学生生活较远,但喜爱雪、梅的兴致是相通的。这首歌曲要表现出那种骑驴赏梅的特有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美,那么,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就要下功夫。
4.教师范唱歌曲《踏雪寻梅》
5、学唱歌曲。
师弹琴,带学生练声。
再跟琴唱一遍词。
第二遍重点唱:“骑驴”的乐谱,跳跃比较大,要唱准。
四个“响叮当”唱唱乐谱再带词。曲果要表现驴儿从远处慢慢走近的铃声,怎么演唱?(力度作渐强处理)
6、低声部学唱
a、出示乐谱,划分乐句。教师用三角铁敲出节奏,引导学生得出这是驴儿行走步伐的声音
b、全班用食指敲击课桌练习节奏,掌握规律。
7、二声部合唱、师指挥(指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两个声部能相互听到对方的声部)
四、小结:
今天的我们一起学唱了《踏雪寻梅》这首歌,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追寻。“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作品的内涵!
“ 好花采得瓶供养”师:“好花采得瓶供养”这一句,第十三小节第一拍上的半拍休止形成的弱起
0 1 3 5 |
好(闻花的姿态)
师:“好花…..”连贯,弱起节奏,注意这里的呼吸,仿佛突然闻到花香一样。中音1---高音1的八度大跳,好像一个大山坡,我们大胆得跨过去。
师:歌曲开始部分以叙述性的口吻来演唱,表现轻松、悠闲骑驴赏花的情趣。用中弱的力度演唱。(演唱全曲,感受歌曲第一、二、四乐句连贯、抒情与第三乐句活泼、跳动的对比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