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投入语文学习中,其中阅读是重要一环。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指导学生展开阅读,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阅读,还要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借阅读的钥匙,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文章以深度学习为理念,指导教师关注如何做出思考及判断,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深刻的体验,文章即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讨论及互动。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
(一)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阅读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到借此指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发现阅读的趣味,由被动阅读转向主动阅读。
在深度阅读之下,教师应当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学习。
首先,结合每节课的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阅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除了每节课的三维目标,阅读教学既要契合于整体的阅读规划,关注到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思路的结合,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和深度思考。
(二)关注对学生的兴趣培养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完成的任务。
阅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必修课,也是学生展开学习的基础所在。
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兴趣培养,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组织教学中,深度学习是指学生有深度参与感的学习,是能够形成可持续阅读能力的。
关注学生兴趣培养,注重学生成长,是深度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往往是基于学生本身需求的阅读,也是可持续的阅读。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积极参与其中,与阅读书籍交流互动。
(三)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思考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做出思考,也是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是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独立阅读的方法。
这种阅读对学生
而言也是能力的全面提升,能够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组织
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注重对阅读趣味性的培养
注重对阅读趣味的深度挖掘,是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的重要需求。
深度阅读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阅读,即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需要教师更多地
关注如何做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以此保障学生的阅读并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趣味性的培养,加强课堂的设计,带动课堂氛围,以此调
动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使他们的阅读能
力和阅读技巧得到提高,并且从阅读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但教师也要从
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出发,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
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实效性。
在
教学中,培养阅读趣味性,应当做出积极设计。
第一是创设丰富情境,吸引学生
投入阅读。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预设丰富的情境,指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逐渐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强化学生的体验。
(二)在阅读中激活学生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于小学语文中增加
思考,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此鼓励学生的学习。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
过程中,想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环节,
利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创造深度阅读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能够为
深度阅读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
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加以思考,逐渐有所收获。
(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大
纲指导下,每个学年都有不同阅读量的要求,不仅在课堂中完成,也需要在课下
完成。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渐掌握独立阅读的技巧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将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给学生,如借以快速浏览去扫除阅读
中陌生字词的障碍。
以记读书笔记去完成阅读积累等。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
群文阅读的方式,在同一主题不同素材的阅读中指导学生对比完成阅读,如同一
阅读主题下散文和小说是不一样的。
在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培养中,教师也要尝
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每天指导学生阅读半个小时等,要求学生每
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制作阅读卡片等。
对小学生而言,参与感强的阅读内容,
适合于学生的阅读管理,逐渐达成与阅读素材的交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教师也会提出不
同的阅读目标要求,需要指导学生投入其中进行阅读和思考互动,在一定的计划
和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作为陪伴者、合作者,要及时观察和把握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的进程及情况,做以必要指导,把更多的自
主权交给学生。
(四)将读与写进行结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读与写的结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思路所在。
随着年级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阅读写作。
此时实现读与写的结合,既
是语文作为语言学科一个整体的学习思路,也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有
所感悟,并且诉诸文字。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
水平的集中体现。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了解到自己完全没有接触
过的新鲜事物,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在对各类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
生也可以学习到许多写作方法与技巧,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为自己的写作积
累丰富素材的过程。
与此同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起在阅读时所学到
的写作方法和积累的知识点,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合理运用,提高自身对于文字
的运用能力。
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进行阅读,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基于阅读文章下的写作练习。
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
章后,可以进行仿写、扩写、速写等。
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模仿或者是补充,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文章作者形成“交流互动”。
第二是基于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情怀。
如在阅读一篇文章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动、感知、理解等。
阅读文章为学生构建一个独立的阅读世界,而读者在阅读中与作者形成交流,以此实现感知与互动。
读写结合之下,学生的阅读不再是“读”这一输入的环节,而是输入与输出的双向互动,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深刻的体验,以此激活学生的感知和思维。
读写结合,是新时期教学的思路,也是语言类学科的必然走向,应当得到关注及重视。
三、结语
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革新,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转变,以此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全面培养,真正将阅读作为一种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独立阅读和可持续阅读的能力。
整体而言,小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字词基础还是阅读方式,都是在逐渐提升和养成的,应当做周期性规划,逐渐提升、深化,避免盲目。
参考文献
[1] 池颍.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7,18(2):91-92.
[2] 王强善.深度学习观照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9,20(9):104-105.
[3] 李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J].试题与研究:小学版,2020,18(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