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民法学》(1)、(2)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说明(一)教材及课程开设计划王利明主编的《民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
全书共分32章。
本课程9学分,课内学时162,学年课,分为两个学期开设,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
(二)复习重点及范围学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在真正理解了所学的内容之后,才能应用自如。
学这门课程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原理去解答问题,会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的案例。
而不是死记硬背。
1、上学期有: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监护,住所,三个宣告,两户一伙、法人,联营;物的概念、种类,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和期限;物权概述、财产所有权、财产共有,相邻关系和其他物权等。
2、下学期有:债权概述,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权及民事责任等。
(三)考核方式本课程是中央电大的统设必修课,期末考核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应有:填空、判断、选择、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等。
期末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合并折算成总成绩。
二、模拟试题第一套模拟试题(综合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监护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3、表见代理4、除斥期间5、善意取得6、相邻关系7、连带之债 8、留置权 9、拍卖 10、不当得利11、名誉权 12、知识产权 13、遗赠扶养协议14、无因管理 15、无过错责任原则 16、免责条件二、填空题1、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等四种。
2、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的不同阶段及程度,我国民法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类。
3、根据物是否具有相互替代性,可将物分为()和()。
4、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形式有()、()、()、()。
5、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
6、时效可以分为()和()。
7、诉讼时效期间从()或()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8、民法通则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9、收益在法律上又称为孳息,它可分为()和()两种。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租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的权利。
11、债的担保主要有()()()()等四种。
1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和()两个阶段。
13、继承人明知被继承人死亡时留有胎儿的,在分割遗产时,必须(),并由其()保管。
14、承担违约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等三种。
15、《民法通则》125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和()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选择题1、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从()a、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b、10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c、18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2、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死亡。
a、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一年的b、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c、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四年的3、某甲(11岁)用口头协议形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13岁)。
该协议因()而无效。
a、意思表示不真实b、行为人不合格c、内容违法d、重大误解4、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是()行为。
a、合法民事法律b、无效的民事c、可撤销的民事5、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6、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二年c、三年7、()属于财产的原始取得方式。
a、买卖b、扩大再生产c、孳息d、继承四、简答题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2、简述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
3、简述滥用代理权的四种情况。
4、简述善意取得应具备的条件。
5、简述公民使用宅基地的权利和义务。
五、案例分析1、案情:甲携带一台彩电乘坐公共汽车,将电视机置放在座椅旁。
行驶中,由于一名儿童突然横穿马路,司机急刹车,同车另一名乘客乙的小提箱将甲的彩电砸坏。
甲要求乙赔偿,理由是乙未看好自己的东西。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2、案情:甲开一卖衣服小店,向乙借款1000元及木料5立方米。
约定钱与木材于6个月后一次还清。
过了6个月,甲仅还款50元,而且还不了木料。
乙十分生气,到甲店中把甲用所借木料制作的家具全部搬走。
甲追至乙家索要,乙拒不交还,声称:“这家具是用我的木料做的,理应归我所有。
”据查,仅制作家具的加工费甲就花去2000元。
问:1、甲乙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2、乙有权利搬走甲的家具吗?为什么?3、本案应如何处理?3、案情:刘某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委托李某代其出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
李某接受委托,将房屋卖给王某。
王某与李某所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李某明知价廉,但也有意让王某占便宜,王向李表示,事成后愿赠给李某500元。
李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刘某。
刘由于不知当地房价,又过于相信李,即复信同意,并委托李代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合同签订后,李将房款汇刘。
王某买房后,即申请拆除翻建。
房屋拆除后,刘得知王与李相互串通,压低房价,便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表示房屋已拆除就算卖了,但要王与李赔偿其损失。
王称筹建房屋,目前没钱,李较富裕,刘即要求李某负责赔偿他的全部损失。
问:李某代理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有何法律依据?刘某损失应由谁赔偿?能否要求李某全部赔偿?为什么?法律依据?4、案情:某电镀厂从1995年起为某汽车油箱厂加工电镀零配件,1997年12月,汽车油箱厂与自行车厂合并,更名为汽车制造厂。
在合并前,汽车油箱厂已累计欠电镀厂加工费57000元,合并后,电镀厂向汽车制造厂追索欠款,汽车制造厂则以“汽车油箱厂已撤销,厂长已更换,其债务与本厂无关”为由,拒绝偿还。
电镀厂遂诉至法院。
问:1、汽车制造厂拒付欠款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2、本案欠款问题应如何解决?5、案情:某甲与妻某乙婚后生一子丙。
1988年3月,某甲去海南打工,1989年春节时,给妻来信,并寄回6000元钱。
此后,一连四年没有任何消息,其妻某乙痛苦不堪,无奈向法院申请宣告某甲死亡。
法院在全国性报刊上发出寻找失踪人某甲的公告,一年后仍无任何消息。
法院于1994年5月判决宣告失踪人某甲死亡。
乙及丙继承某甲的遗产后,乙携丙与丁结婚。
1994年12月,某甲的一位老乡靳某从海南回家探亲,说某甲在回来的路上得了重病,经抢救无效身亡,并带回某甲临终时的一份自书遗嘱,上面说:“请靳某把我几年来挣得的五万元钱带给你们。
我死后,家产的一半及现金二万分给哥嫂,以报答对我的养育之恩。
”遗嘱的时间是1994年11月26日。
某甲的哥嫂以此遗嘱要求某乙执行,被某乙拒绝,拒绝的理由是:该遗嘱是某甲被宣告死亡半年后立的。
双方诉至法院。
问:1、某甲的妻子某乙申请宣告某甲死亡是否合法?为什么?2、某甲被宣告死亡后所立的遗嘱是否有效?为什么?《民法学》(上)模拟试题一、填空题(共22分):1、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等四种。
2、公民以他的()为住所。
3、对合伙的债务,合伙人应按照其()或()的约定,以其()承担清偿责任。
4、以是否因移动而改变用途和降低价值为标准,可将物分为()和()。
5、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为要件,可将其分为()和()。
6、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收归()或者()。
7、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和()。
9、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即()、()、()、()。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从()a、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b、10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c、18周岁时起到死亡时止2、(),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a、公民下落不明满一年的b、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c、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3、按照《民法通则》的要求,个人合伙基于()而成立。
a、合伙人出资b、合伙协议c、合伙字号d、书面合伙协议和法定登记程序4、某甲(11岁)用口头协议形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13岁)。
该协议因()而无效。
a、意思表示不真实b、行为人不合格c、内容违法d、重大误解5、企业法人对他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承担民事责任。
a、一切活动b、经营活动c、合法活动6、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民事行为。
a、乘人之危的b、无效的c、可撤销的7、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8、李某不习水性,不慎落水急忙呼救。
刘某经过,要求李某付1万元人民币方救李某。
李某无奈同意付钱,刘某遂将李某救上岸。
刘某要求付钱行为是()。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无效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9、某甲将一台彩色电视机赠给某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a、诺成性法律行为b、要式法律行为c、单务法律行为d、单方法律行为10、复代理人是()。
a、原代理人的代理人b、被代理人的代理人c、被代理人委托的代理人的代理人11、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
a、权利人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权利b、权利人仍然可以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c、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12、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一年b、二年c、三年13、()属于财产的原始取得方式。
a、买卖b、扩大再生产c、孳息d、继承14、依据物权法基本理论,下列表述中属于错误的有()。
a、在请求返还原物之诉中,请求权人只能是物的所有人b、请求返还原物只能向非法占有人提出c、不管原物是否还存在,都可以请求返还原物d、不管是善意占有还是恶意占有,返还义务人都必须返还原物所生的孳息e、请求返还原物只能通过诉讼来实现三、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50分)案例1:1996年3月26日上午,刘大保到联合土杂商店去购买绞面机,见该店新进一批HB25型电动不锈钢绞面机,标价138元,即要求购买。
营业员说:“货刚到,组长不在,没有价格,请明天再来。
”刘大保当即指着标价牌说:“上面标价138元,怎么没标价?”当即付款138元,将货提走。
当天下午,营业组长接班时,发现1380元的电动不锈钢绞面机误标价138元,被人买走了一台,就派人四处查询。
三日后找到了买主刘大宝,商店告知刘大保绞面机的价格标错了,商店愿意奖给刘大宝200元,请刘大保归还绞面机。
刘大宝则以错标价格是商店的责任而予以拒绝。
联合土杂商店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回原物或者由被告补足货款。
问:1、刘大宝购买绞面机与该店所订的口头买卖合同属于何种民事行为?是否有效?2、本案应如何处理?案例2:甲将一车皮西瓜委托乙到某地出售,乙到某地后突然患病,多日未愈,适值夏日高温,乙恐西瓜腐烂,即托当地亲戚丙销售,并打电话给甲,甲关机未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