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宴游的小序。

文章虽然只有一百二十多字,但却比较全面地记叙了游赏缘由、游赏过程、自然景物、同游人及其思想情绪,文字凝练,机构紧凑,一气呵成,意绪贯通。

此文安排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六单元,重在品味古代散文文气鲜活之特征。

古人在记宴游类的散文中大多充满着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寄托,而李白独特的个性气质更使这篇文章文短韵长。

【学情分析】在前面几个必修模块的古诗文积累和练习之上,学生可以自主阅读较为浅显的古代散文,因此此篇散文字词知识方面只需重点提示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

学生接触的李白诗文较多,对其个性已有充分把握,因此比较容易理解本文的情感。

而同类比较则是学生比较生疏的地方,因此学习此文需要做的是把以前学过的相关散文与之做比较,让学生充分领略古代文人欣赏山水宴集赋咏时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比较阅读同类文体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置身文境,吟咏求气,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中典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这篇小短文。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虚词的含义。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宴集序”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精神风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二、作者及文题1请几位同学用一两句诗介绍你心中的李白形象。

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

”(皮日休)2 文题: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②“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属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学过的文章有《兰亭集序》。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首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3疏通文意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古义,弟弟今义,季节)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5文中典故: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

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

世称小谢。

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

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

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

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或不能乾,罚酒三斗。

”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李白借这个典故,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同时,又摆脱了以往写宴游“先喜后悲”的陈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从“夫天地者”到“大块假我以文章”)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人生短暂,光阴易逝;天地有情,风月无私。

第二部分(从“会桃花之芳园”到结尾),集中叙述这次桃花园夜宴之乐:兄弟相聚之乐、幽赏清谈之乐、赋诗罚酒之乐。

五、赏析课文1 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题目信息: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1)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A 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B 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C 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D 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E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这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呢?参考:第一,语言简洁明了,作者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

特别是“阳”字,把春天形象化了,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还有“烟”字,把春天独特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春天地气上升,弥漫在空气中的是袅袅轻烟,各种自然景物都好像披上了一层纱。

这些都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美景的无限联想。

第二,这两个句子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了。

在诗人笔下,“阳春”和“大块”都是有情的,它们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

在这里,主客体已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2)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3)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4)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行文思路: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六、探究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是文中集中描写宴会的句子。

你觉得哪一个字最形象? (预设:李白从“羽”字着想,生动地用了一个“飞”字,就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比较阅读:请结合阅读材料,谈谈李白的文章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

”陶渊明《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预设: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

李白同样写《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情绪,始终乐观昂扬。

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