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必考25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必考25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必考25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一.《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二、《口技》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间一起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4、宾客意少(shǎo)舒,稍稍正坐。

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三、《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终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4.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四、《伤仲永》1.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2、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从前的好名声了。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马上就能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3、.3、4、泯然众人矣!译: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已和普通人一样了。

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请仲永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

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五、《孙权劝学》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学官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有志气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4.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六、《三峡》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七、《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八、《爱莲说》1、世人盛爱牡丹。

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九、《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十、《记承天寺夜游》1.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月光照在院子里,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中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一样清闲的人罢了。

十一、《小石潭记》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十二、《湖心亭看雪》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映出的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语文版)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

(人教版)十三、《岳阳楼记》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