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古诗词默写(含答案)古诗词默写专项训练1.默写。
(1) 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2)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 《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
(4)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峡》中“,良多趣味”一句,一字一景,隐含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赞叹之情;《与朱元思书》通过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表达出作者归隐林泉、寄情山水的愿望;《黄鹤楼》中“?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诗人的怀乡之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情。
2.古诗文默写:(1) 王维《使至塞上》表现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 山随平野尽,。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 同学们在班里玩起了“飞花令”。
这次的指定字是“花”,可用《钱塘湖春行》中的,来回答。
(【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游戏。
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
)3.默写。
(1) 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 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4)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5) 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6)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7) 《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8) 《渡荆门送别》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
5.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水皆漂碧,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B.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C.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E.盈缩之期,不旦在天。
(曹操《龟虽寿》)F.猿鸟乱鸣,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i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ii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iii 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iv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v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vi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i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思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
ii 《渡荆门送别》中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表现诗人过荆门山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6.默写。
(1)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难觅知音,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闲人的句子是:,。
(5) 《黄鹤楼》写登高所望,人去楼空景象的句子是:,。
7.《庭中有奇树》中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的句子是:?。
8.《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9.赠从弟(其二)刘桢10.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11.龟虽寿曹操12.梁甫行曹植答案1. 【答案】(1) 徙倚欲何依(2) 萧关逢候骑(3)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4) 清荣峻茂;窥谷忘反;日暮乡关何处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知识点】使至塞上、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理解运用型默写、直接型默写、渡荆门送别、野望、与朱元思书、黄鹤楼、三峡2. 【答案】(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 老骥伏枥(3) 江入大荒流(4) 夕日欲颓(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知识点】答谢中书书、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使至塞上、龟虽寿/曹操、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3. 【答案】(1) 烟波江上使人愁(2) 仍怜故乡水(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1)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2)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诗文原句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综上,本题答案为“仍怜故乡水”。
(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骥”“暮”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古诗词的诗名诗人要和诗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御”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文言文“御”的篇名作者要和古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5)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要注意“贾”“燕”“啄”等关键字词的正确写法,对于古诗词的诗名诗人要和诗文大意一起结合记忆。
【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三峡、渡荆门送别、黄鹤楼、龟虽寿/曹操、直接型默写、钱塘湖春行4. 【答案】(1) 山山唯落晖(2) 芳草萋萋鹦鹉洲(3) 大漠孤烟直(4) 谁家新燕啄春泥(5) 将以遗所思(6) 老骥伏枥(7)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知识点】直接型默写、钱塘湖春行、使至塞上、龟虽寿/曹操、理解运用型默写、渡荆门送别、黄鹤楼、三峡、野望、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5. 【答案】(1) C;D(2) i 沉鳞竞跃ii 鸢飞戾天者iii 水面初平云脚低iv 老骥伏枥v 芳草萋萋鹦鹉洲vi 念无与为乐者(3) i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ii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解析】(1)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漂”应为“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篷”应为“蓬”。
E.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旦”应为“但”。
F.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语序颠倒,需调整。
故选 CD。
【知识点】黄鹤楼、龟虽寿/曹操、直接型默写、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理解运用型默写、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6. 【答案】(1) 几处早莺争暖树(2) 馨香盈怀袖(3) 老骥伏枥;烈士暮年(4)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5)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钱塘湖春行、直接型默写、龟虽寿/曹操、黄鹤楼、野望、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 【答案】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8. 【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龟虽寿/曹操9. 【答案】赏析: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
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10.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2.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知识点】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理解运用型默写11.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知识点】龟虽寿/曹操、理解运用型默写12. 【答案】赏析:诗人原极力赞花,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
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
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2.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知识点】梁甫行/曹植、理解运用型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