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式墩施工方案

门式墩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目的..................................... - 1 -二、编制依据..................................... - 2 -三、编制原则..................................... - 2 -四、编制范围..................................... - 3 -五、工程概况..................................... - 3 -工程简况................................... - 3 -主要技术指标............................... - 3 -自然地理概况............................... - 4 -主要工程数量............................... - 5 -重难点工程................................. - 5 -施工工期安排............................... - 6 -六、主要施工工艺................................. - 6 -回流线改迁落地及承力索安装绝缘套............. - 6 -墩柱施工..................................... - 8 -门式支架搭设................................ - 11 -钢筋加工安装及预应力筋安装.................. - 18 -侧模安装.................................... - 18 -混凝土浇注及预应力施工...................... - 18 -支架拆除.................................... - 20 -既有线路基监控措施.......................... - 21 -七、质量保证措施................................ - 21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23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 23 -安全保证制度................................ - 24 -安全保证措施................................ - 26 -九、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应急预案.................. - 29 -组织机构及职责.............................. - 30 -应急预案.................................... - 30 -事故紧急应变过程的步骤...................... - 31 -急应变过程的处置工作........................ - 32 -十、文明、环保施工保障措施..................... - 35 -文明、环保施工目标......................... - 35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 35 -.文明施工措施............................... - 35 -环保、水保措施............................. - 38 -十一、人员、机械安排........................... - 40 -十二、文明施工、文物保护....................... - 42 -. 文明施工.................................. - 42 -. 文物保护.................................. - 48 -一、编制目的明确桥梁门式墩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门式墩作业施工。

二、编制依据(1) 商合杭铁路十四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6)《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8)本单位近几年客运铁路施工管理经验三、编制原则⑴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⑵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⑶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⑷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⑸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的监督、监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四、编制范围本项目的编制范围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阜阳至杭州段站前工程SHZQ-14标二分部桥梁,具体桥梁如下表。

五、工程概况工程简况清溪河特大桥位于巢湖市境内,桥址经过大量鱼塘,水塘,农田等,穿越较大河流为清溪河,汤河,整体地势较为平坦,河道渠道较多,杭州台位于山坡上。

此桥主要是为跨越清溪河、汤河等河流而设。

跨北沿江高速特大桥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境内,两侧桥台所处地段地势较缓。

主要技术指标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 350km/h;正线线间距:5m;设计竖向活载:ZK-活载;轨道类型: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式;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桥址区主要位于冰积体地貌,地形开阔,地面标高为35-45m,局部地势波状起伏,总体较为平缓。

桥地区植被发育,多辟为水田和旱地,局部有鱼塘。

工程地质根据勘察揭示,场区的岩土层按期成因分类主要有:素填土、粉质粘土、石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粗角砾土、泥质粉砂岩。

水文地质地表水:清溪河特大桥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岩层裂隙水,空隙潜水埋藏浅,赋予于第四系地层中;基岩裂隙水赋予于岩石风化、构造等裂隙中,含水量较丰富。

空隙潜水主要接受降水及地表水入渗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汛期接受河流补给,旱季向河流排泄。

主要赋予于砂类土、碎石类土地层中。

跨北沿江高速特大桥桥址范围内为河谷、池塘水流,流量不大,受季节性大气降水控制。

地下水:清溪河特大桥DK456+~DK457+985、DK458+875~DK459+段无化学侵蚀性,无盐类结晶破坏,无氯岩侵蚀性。

DK457+985~DK458+875段有均有二氧化碳侵蚀性,化学环境作用等级H1。

气象特征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雨季充沛,关照充足。

集中在4~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年平均气温16°C,7~8月份气温最高,最高月平均气温°C,最低气温一般在一月份,平均气温°C,全年无霜期约为250天。

常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频率占30%以上。

地震动参数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s~。

主要工程数量清溪河特大桥其中43~45#门式墩基础为直径的钻孔桩,桩长38~41m,共计59根;50~53#门式墩基础为直径的钻孔桩,桩长38~41m,共计59根;承台结构平面尺寸不等,厚度均为,桥墩中心线距离庐巢马上行联络线距离0~5m不等;门式墩墩柱为4m×2m的矩形立柱,墩高~;门式墩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盖梁,盖梁尺寸为4m××18m,其净跨为14米,盖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端张拉。

盖梁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立柱采用C40混凝土,垫石采用C50混凝土。

重难点工程清溪河特大桥及连续梁施工和跨北沿江高速特大桥及连续梁施工是本工区的重难点工程。

清溪河特大桥上跨汤河和清溪河,清溪河为七级同行河道,通航要求净宽20m,净高,桥址处最高通航水位,最低通航水位为。

桥梁最高墩高为,43~45#,50~53#分别为门式墩,总计共7个。

故清溪河特大桥及连续梁施工是本工区的重难点工程。

施工工期安排根据工期总目标的要求,结合全线工程施工特点,充分考虑雨季、冬季对施工的影响,控制桥梁下部工程以及连续梁的结束时间,以利于桥梁工程的均衡施工,节约资源。

工区根据商合杭铁路公司架梁整体工期的安排,以连续梁施工为控制性工程,同时积极开展门式墩桩基,承台,墩柱和盖梁的施工,以确保SHZQ-14标的门式墩施工顺利进行。

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2015年12月15日~2016年4月15日。

六、主要施工工艺回流线改迁落地及承力索安装绝缘套将门式墩施工区域前后两根接触网柱之间的回流线迁改落地,回流线落地后设在改移后临时栅栏靠既有线的一侧。

在门式墩对应位置的接触网承力索上安装绝缘套。

回流线落地在桩基钢筋笼吊装前完成,接触网承力索绝缘套安装可在钢管柱吊装前完成。

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工艺基坑开挖由于设置的作业平台与承台底的高差不大于,已经消除了基坑壁坍塌及其影响既有线路基稳定的安全隐患,故基坑采用1:坡率放坡人工开挖,并在基坑顶开挖线外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承台承台钢筋在加工棚加工成半成品,人工搬运至基坑内绑扎安装;承台模板采用优质竹胶板制作,人工搬运至基坑内安装;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输送。

承台施工工艺略。

承台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布设接地钢筋、钢管柱预埋钢板及补强钢筋、墩柱脚手架定位钢筋及墩柱模板定位钢筋。

钢管柱预埋钢板必须确保水平;墩身脚手架预埋定位钢筋必须位置准确。

在承台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承台与墩柱的接茬钢筋,确保承台与墩柱的可靠联接。

承台基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于事先已将既有线多余土方开挖,故承台可采用常规方法施工。

但考虑到场地限制及既有线行车产生的震动对承台基坑壁和既有线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对基坑壁进行加固:(1)降低承台范围内原地面在桩基施工前,挖除既有线路堑多余土方、降低承台及周边原地面至既有线水沟顶,根据计算降低后的原地面(即既有线水沟顶)与承台底面高差均不大于65cm,有利于承台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