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需要重点培养。
本文针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于分享一些教师教学、学生写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是让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有所大幅度的提高。
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
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了解学情,制订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
了解事物情况,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同样地,要想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有所作为,对学生进行深人的调查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手段。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深人了解学生实际,作文教学缺乏针对性。
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呢?
我以为,了解学生的方式有多种,如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或者翻阅学生作文,或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这些方式还可以综合运用,其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获取到更全面的调查数据,如本人为了全面了解高一学生的作文情况,曾经设计了一份书面问卷调查表,题目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类,一共有14题,内容涉及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水平估计、写作的态度、写作文体倾向、提高作文的方法等方面的情况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该问卷调查表,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调查数据,为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情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精挑细选,根据学生作文实况明确训练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
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
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目的。
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
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时却带有极大的挑战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
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三、注重培养,促使学生形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
”对于语文作文的教学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从一开始几乎都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读书不但可以使我们从书中懂得世间各方面的道理,而且可以让我们从古今各大家的文章上学得词句的美丽和风格的清高。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索然无味。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可见阅读的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首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遵循“先求其广再求其精”的原则。
苏东坡曾在《稼说》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广泛的阅读中,撷取自己学习所需要的素材。
古亦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大量的阅读对个人写作能力、写作创作思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汇或片段摘录下来,并且即兴写下自己随感心得,挖掘文字的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養。
所目标,按照期待心理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的不同训练,比如从作文的书写等入手,到开头结尾、审题立意、选择材料、语言表达、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由浅入深去设计训练计划,让学生在每次实现上次期待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期待,逐步提高写作的自主意识。
非毕业年级可多放手让学生自主写作,意在培养学
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抒发真情的良好写作习惯;毕业年级由于有升学任务的压力,可以加强对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训练,巧妙地引导学生多选择农村生活素材,写熟悉的生活,抒发真挚淳朴的思想感情,提高常见文体的写作规范性。
四、改革作文评价模式,创新作文评价方法
高中写作教学应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从评价内容上来看,作文评价要突破原有的仅对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关注作文的整个成文过程,特别要关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思维激发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作文评价也应该突出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改进功能以及探究性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从评价方式上而言,作文评价应做到师生互动参与,增强评价的合理性,采取多主体参与、多元化评价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对于作文的爱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教师具有独断权,学生无法参与评价,缺少自我总结与反思。
创新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按照不同的权数进行综合评定得分,这样既是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主总结和反思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对其他学生的作文进行学习和分析的过程,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作文的技能。
在评价媒介上,同样也可以创新,在某种特定场合下,为了真实反映学生对自我和他人作文的真实评价,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背靠背的评价,例如借助网络游客评价的方式,可以真实得反映学生的评价意见。
五、结语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注意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
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要求,探寻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田泽生.试谈主体性语文教学评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2]张艺,赵静.国外语文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