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_分子与细胞_修订版与原教材的比较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_分子与细胞_修订版与原教材的比较分析
①“高倍显微镜 ”的提法更准确 。 ②操作更科学 。
①表达更明了 。 ②突出这一过程是脱水缩合 ,而非 化学合成 。 ③描述更富动态性 。
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结合在一起的 。
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聚合在一起的 。
“结合 ”这一专业术语更为准确 。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
低倍显微镜观察 。
·12·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 》 修订版与原必修教材的比较分析
方伟奇 (广东省南雄市第一中学 512400)
摘 要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 》2007年修订版是在原 2004年版必修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文比较了 以上两版本的教材 ,并对必修教材中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分析 。 关键词 生物学教材 修订版 比较分析
① (必需氨基酸 )婴儿有 9 种 ,比成 人多的 1种是组氨酸 。 ②箭头改为虚线 。 ③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 成 蛋白 质。
①换高倍镜观察 , ②用试管取 2 mL待测组织样液 。
① (必需氨基酸 )婴儿有 9 种 ,多出 来的 1种是组氨酸 。 ②由三肽形成多肽的箭头为实线 。 ③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
的 DNA 复制 ,数目倍增 ,分裂期在 的 DNA 复制导致染色体倍增 ,以及
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 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
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 胞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②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 中 。
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 化 的过 ②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和
修改评价
第 8页 第 9页
第 16页
转动转换器 ,换成高倍物镜 。
淡水水域污染 、富营养化 ,会长出讨 厌的水华 。
①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 ②在 (人体细胞 )干重中 C 的含量 达到 55. 99%。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
水域污染 、富营养化 ,会长出讨厌的 水华 。
①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 ②在 (人体细胞 )干重中 C 的含量 达到 48. 4%。
沿 ”、“相关信息 ”等栏目 。
1 修订内容统计
2 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比较及修改评价
与原 2004版教材相比较 ,修订版教材修改的内容
对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比较 ,
计有 58处 (表 1) 。
并提出了评价 (表 2) 。
表 2 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比较及评价
教材页码
修订版教材内容
原必修教材内容
①肌质网 。 酶 ②C6H12O6 + 6H2O + 6O2→6CO2 + 12H2O +能量
①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放入 试管下端 ,并在这一端 1cm 处用铅 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 ②将 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同位素标记法 :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 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 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
第 113页 位置的变化 : 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 位置的变化 :一组中心粒位置不变 , 修改陈旧的概念 ,利于理解 。
细胞两极 。
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
第 129页
①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 ,间期 ①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 ,间期
与水不同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 少的无机物 。
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 多。
与水不同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少 的无机物 。
补充了“一般地说 ”,更符合事实 。 一个“很 ”字更能使人加深印象 。
利用不同的显色剂检测细胞中的糖
类 、脂肪和蛋白的方法 ,并用显微镜 观察了经显色处理 DNA 和 RNA 在 细胞中的分布 。
教材
表 1 修订版修改内容统计
修改内容及数量
正文 内容
网站 地址
插图
旁栏
实验
习题
总计
《分子与细胞 》 16 22 8 5 4 3 58
教材 ,笔者将修订版教材《生物 》(必修 1 )《分子与细 注 :旁栏包括“资料分析 ”、“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前
胞 》对原教材的主要修改之处 [3 ]进行了比较分析 。
操作更到位 。
第 28页
磷酸分子
磷酸基团
修改了原错误图示 。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13·
第 34页 第 35页
第 37页
第 46页 第 51页 第 52页 第 53页 第 62页 第 66页 第 74页
一般地说 ,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 分中含量最多 。
删除此句 。
工矿企业常见的职业病 ———硅肺 。
帕拉德及其同事设计了用同位素示 踪技术证实蛋白质合成过 程的 实 验。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 ,全部是黑色 的。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 、也是 最重要的细胞器 。
表达对象更加明确 。 叙述更为科学 。 表述更为科学 ,使人明白易懂 。 删除后不会使人产生误解 。
①提法更具时代性 。 ②修改后的“有氧呼吸 ”反应式更 具科学性 。
①避免与下面操作重复 。 ②“适量 ”更符合实际 。
严密性增强了 。
第 108页
能否利用光能 ,是光合作用和化能 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
能否直接或间接利用光能 ,是光合 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
提炼后的文字更精辟 。
·14·
强调操作的先后顺序 ,更为科学 。
叙述对象更明确 。
①一个“最 ”字 ,反映了编者实事求 是的态度 。 ②新数据更可靠 ,反映生命科学研 究新成果 。
第 17页
图示更加美观 ,极富立体感 。
第 19页
第 21页 第 24页 第 27页
①换高倍显微镜观察 , ②向试管内注入 2 mL 待测组织样 液。
观察 记 录 的 表 格 左 上 角 增 加“试 剂 ”、“现象 ”。
观察记录的表格左上角无说明 。
标识更为更为专业 、明了 。
罗伯特森 (J. D. Robertson)
罗伯特森 (J. D. Robertsen)
通道蛋白包含两大类 : 水通道蛋白 和离子通道蛋白 。
通道蛋白包含两大类 : 水通道和离 子实 。
3 对修改内容的分析 3. 1 磷酸与磷酸基的区别 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 简写成 A—P~P~P,其中 P代表磷酸基团 。一个核苷 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 、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 酸组成的 ,所以核苷酸中的 P是代表磷酸分子 。因此 在写化学式时 ,磷酸基团的氧原子应写成 O― ,而磷酸 分子的氧原子应写成 OH。修订版教材中 ,对这一问题 做了明显的区分 。 3. 2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的细胞器 事实上 , 有些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大液泡比细胞核还要大 , 如大白菜 、白萝卜等 。此外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以 及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都是没有细胞核的 。 3. 3 同位素的定义 修订版教材把原先的“放射性同 位素 ”改为“同位素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即使不带放 射性的同位素是否也具有有示踪的功能呢 ? 查阅资料 发现 ,有些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 ,但可以利用 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 ,通过质谱仪 、气相层 析仪 、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 。放射性同位 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 ( tracer) , 但是稳 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 ,可获得的种类 少 ,价格较昂贵 ,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用放射性同 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 ,测量方法简便易行 ,能准 确地定量 ,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 等特点 。 3. 4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998 年上海高考题 曾考过“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 ,占细胞重量 50% 以上的物质是什么 ”,给出的答案为“水 ”,当时就答案 的问题引起了争议 ,一位中学教师曾在《生物学教学 》 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 进行过探究 [5 ] 。事实上 ,猪的板油 、边油 、肥油等处的 脂肪细胞是猪油最集中的地方 ,出油率高 、油渣少 ,炸 出来的一半以上都是油脂 。再如 ,水稻成熟种子 ,细胞
第 88页
②
②
①高能磷酸键断裂时 ,大量的能量 会释放出来 。
② (ATP水解时 ) ,远离 A 的那个 P 就脱 离 开 来 , 形 成 游 离 的 Pi (磷 酸 ) ,同时 ,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
①A 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中 。
② (ATP水解时 ) ,远离 A 的那个 P 就脱 离 开 来 , 形 成 游 离 的 Pi (磷 酸 ) ,同时 ,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
人教社于 2007 年对高中 3 本生物学必修教材进 行了修订 (以下简称“修订版 ”[1 ] ) ,与 2004 年出版的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 [2 ]相比 ,共有 86 处修改 。修改后 的教材 ,无论是概念的阐述和实验的分析 ,还是文字的 表达 ,都更加严谨 、规范和科学 ,更具有时效性 。为了 帮助为广大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好地使用修订版
①、②严密性增强 。 ③修改了结构式 ,更具科学性 。
第 93页 第 98页 第 102页
①肌质体 。 酶 ②C6H12O6 + 6H2O + 6O2→6CO2 + 12H2O +能量
①删除“放入试管下端 ”, ②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
同位素标记法 :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 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
使定义更完整 。
第 77页
循环的方向更为科学 。
①0℃左右时 ,酶的活性很低 ,但酶 的空间结构稳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 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
①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 明显降低 ,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 持稳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 可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