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生产知识宣传册

清洁生产知识宣传册

清洁生产知识简介北京市顺义后鲁水泥构件厂为什么要开展清洁生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减轻污染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危害,企业界采取了各种污染治理措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后再向环境排放。

这种“末端治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是治理代价高,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致使企业界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三是无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四是政府行政监督管理的成本过高。

西方工业国家为了促使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取得双赢的效果,曾作了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废物最小量化、源头削减、无废和少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生产和污染防治战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总结上述经验的基础上,于 1989 年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战略及推广计划,一经推广,就得到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界的响应,并开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

1993 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清洁生产。

大量的工作经验证明,实施清洁生产,可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降低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实施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消除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解决污染转移问题;实施清洁生产,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因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降低生产和服务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并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清洁生产语录 1: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1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总结了各国开展的污染预防活动,并加以分析提高后,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其定义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语录 2:对于生产型企业,可以将清洁生产简单地理解为:在生产过程当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和生产过程预防污染的一种全新战略,是在回顾和总结工业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清洁生产是人们思想和观念的一种转变,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一种转变。

它综合考虑了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风险、资源和环境容量、成本和经济效益。

与以往不同的是,清洁生产突破了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对策的局限,将污染预防纳入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清洁生产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02 年 6 月 292日通过,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对生产经营者的清洁生产要求分为指导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和自愿性规定三种类型。

其中,指导性的要求不附带法律责任。

属于此类要求的法律规定包括有关建设和设计活动优先考虑采用清洁生产方式;按照清洁生产要求进行技术改造;普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等。

自愿性的规定主要是鼓励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改善企业及其产品的形象,相应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得到奖励和享受政策优惠。

属于此类的规定包括企业自愿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强制性的要求规定了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其中包括对部分产品和包装物要进行标识和强制回收;部分企业要进行强制性的清洁生产审核;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该法关于指导性的要求比重较大,强制性规范比重较小,这样设计突出了“促进法”的特点,淡化了行政强制性色彩,以利于引导、规范生产经营者实施清洁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有关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部分):第 29 条规定:“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自愿与有管辖权的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协议。

该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该企业的名称以及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成果。

”第 32 条规定:“国家建立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制度。

对在清洁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 34 条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第 36 条规定:“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有关清洁生产的法律责任:第 28 条规定:“企业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对生产和服务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经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4 年 8 月 16 日联合发布的第 16 号令《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规定,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是企业,审核采取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相结合的办法。

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可按照自愿的原则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而对于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3.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5 年 12 月 13 日发布《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重点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 28 条第二、第三款规定应当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包括: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

生产中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有毒有害物质是指被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剧毒、强腐蚀性、强刺激4性、放射性(不包括核电设施和军工核设施)、致癌、致畸等物质,以下简称“第二类重点企业”)。

清洁生产语录 3政府鼓励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益处1.实行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实行清洁生产可以提高企业的能源、资源、环境绩效:●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减少企业的环境风险●降低末端处理的负担;3.实行清洁生产可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形象和企业竞争力219 家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取得的成果---国家发改委●经济效益 5 亿多元;●COD 产生量平均削减率达 40%以上;●废水产生量平均削减率达 40-60%;●工业粉尘回收率达 95%;什么是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5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摘自《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清洁生产语录 4: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的重要步骤!清洁生产审核思路——判明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2 高 1 重)的部位;分析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节点并确定产生量。

(2)为什么会产生“2高 1 重”?这要求分析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3)如何解决这些“2高 1 重”问题?针对每一问题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低费方案和中高费方案,方案可以是一个、几个甚至几十个,通过实施这些清洁生产方案从而在生产过程当中来消除这些问题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2高 1 重”这个问题的目的。

清洁生产语录 5:6在生产过程当中解决“2高 1 重”问题,这是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重要区别之一。

审核思路中提出要分析“2高 1 重”产生的原因和提出预防性方案,这就需要分析生产过程中“2高 1 重”产生的主要途径,有针对性的提出方案。

和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等六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物的输出。

不得不产生的废物,要优先采用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最后剩余部分经环境安全处置后向环境排放。

从清洁生产的角度看,“2高 1 重”产生的原因跟这八个方面都可能相关,这八个方面中的某几个方面直接导致“2高 1 重”的产生。

根据上述生产过程框图,对“2高 1 重”的产生原因分析要针对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原辅材料和能源:主要指原辅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例如纯度、毒性、难降解性等,以及原辅材料的储存、发放、运输,原辅材料的投入方式和投入量等都决定了“2高 1 重”产生种类和数量,因而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原辅材料是清洁生产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2)工艺技术: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水平基本上决定了“2高 1重”产生数量和种类,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

结合技术改造预防污染是实现清洁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3)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作为技术工艺的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7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搭配(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和公用设施之间)、自身的功能、设备的状况与维护保养等均会影响到废物的产生。

(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十分重要,反应参数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优化水平(或工艺要求),对产品的收得率和废物产生数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5)产品:产品本身决定了生产过程,同时产品性能、种类的变化往往要求生产过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因而也会影响到“2高 1 重”的种类和数量。

此外,包装方式和用材、体积大小、报废后的处置方式以及产品储运和搬运过程等,都是在分析和研究产品相关的环境问题时应加以考虑的因素。

(6)管理: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管理上的松懈和遗漏,如岗位操作过程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等,都会影响到废物的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