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过程优化控制

生物过程优化控制


第二节
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电极或探头):是一种检测装置,能 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 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 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 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 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抗体、微生物等作为 敏感材料,将所感受的生物体信息转换成电信 号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2014-5-15 2
第一节 直接参数的检测和控制
一、温度的检测和控制
检测措施:通常采用水银温度计、热电阻传感器检测温度。 普遍采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和铜电阻。 控制措施:在夹套或蛇管内通入冷却水加以控制。
2014-5-15
3
二、发酵热的测定:
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水的进出。
Q发酵=GC(T2-T1)/V
微生物反应过程产生泡沫的原因:
1. 发酵通气。 2. 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聚结生成。 3. 培养基的物理化学性质温度、酸碱度、浓 度等。 4. 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含量,反应液的黏度。
泡沫的控制:
化学消泡
消泡机理:
1.消泡剂是表面活性物质,降低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 2. 降低机械强度(降低液膜的弹性) 3.降低膜表面的黏度。 常用的消泡剂:天然油脂类、高级醇类、聚醚类、硅酮类、
反应液中pH值的控制方法:
1.调节培养基中的原始pH值,或加入缓冲溶液制成 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 2. 可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弱酸或弱碱进行pH值的调节, 也可通过调整通风量来控制pH值。 3. 采用酸性铵盐作为氮源时,由于NH4+被利用后, 剩下的酸根会引起发酵液中的pH值下降,在培养 液中可加入碳酸钙来调节pH值。 4. 根据pH值的变化可用流加氨水的方法来调节,同 时又可把氨水作为氮源供给。 5. 以尿素作为氮源进行流加调节pH值。20Leabharlann 4-5-15 20课后练习题


1、生化反应过程中主要控控制哪些参数? 2、如何测定发酵热? 3、引起反应液pH 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发酵过程中泡沫给反应会带来哪些不利影 响,如何控制? 5、什么叫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类型和 特点。
2014-5-15
21
课程设计 题目:SOD酶的制备 目的: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求:设计的内容必须包括:调查该酶的基本性质、应 用情况;检测方法的确定; 粗酶制品的获得;酶粗品的精制;酶的鉴定。 评价标准:A、内容价值(20%):是否贴近生活或生 产;是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是否解决了某个问题;
qf=mQ+1/Yq/X×μ+1/Yq/P(α+βμ)
三、pH的检测和控制
检测: pH玻璃电极; pH在线检测仪。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
①在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阶段,由于所用的微生物 菌种不同,相对于接种的初始pH值有上升或 下降趋势。 ②在生产阶段,一般反应液的pH值趋于稳定。 ③在微生物细胞的自溶阶段,随着培养基中的营 养物质的耗尽,微生物细胞内蛋白酶的积累和 活跃,微生物自溶,引起培养液中的氨基氮等 的增加,致使pH值上升。
Q发酵------发酵热;
C------冷却水的比热
G------冷却水的流量;
T1T2------进出口冷却水的温度;
V------发酵液的体积。

Qf+Qagi-Qexch=0 Qf ——发酵热; Qagi——搅拌热; Qexch——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kcal/h;
Qf=mQX+1/Yq/X×dX/dt+1/Yq/P×dP/dt 假设:dP/dt×1/X=α+β×1/X×dX/dt
四、泡沫的影响和控制
太多的泡沫给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1. 使反应器的装填量减少; 2. 造成大量逃液,导致产物的损失; 3. 泡沫“顶罐”有可能使培养基从搅拌的轴封渗出,增加 了染菌的机会。 4. 由于泡沫的液位变动,以及不同生长周期微生物随泡 沫漂浮,使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微生 物群体的效果,增加了微生物群体的不均一性。 5. 使微生物提早自溶。 6. 为了控制泡沫,需加入消泡剂。
引起反应液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 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或溶解氧不足,致使糖等物质 氧化不完全,培养液中有机酸会大量积累,从而使pH值 下降。 2. 消泡油加得过多; 3. 生理性酸性物质的存在。
引起反应液pH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1.培养基中的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 会使pH值上升。 2.生理碱性物质存在。 3.中间补料液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
氟化烷烃等
机械消泡
或借助机械力将排出气体中的液体加以分离回收,
——靠机械强烈振动和压力的变化,促使气泡破裂,
从而达到消泡的作用。
优点:是不需在发酵液中加入其他物质,减少了由 于加入消泡剂所引起的染菌机会和对后续分离的影 响。 缺点:不如化学消泡迅速、可靠、不能根本上消除 引起泡沫的因素,而且它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消耗 一定的动力。
2014-5-15 15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临床检测:葡萄糖85%,乳酸盐及其他4%, 研究:4%。 药物:3% 环境:2% 食品:2% 机器人、国防及其他:<1%
2014-5-15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
生物传感器的结构一般是在基础传感器(电化学装置)
上再耦合一个生物敏感膜(称为感受器或敏感元件)。 生物敏感膜紧贴在探头表面上,再用一种半渗透膜与
第七章 生物过程优化控制
2014-5-15
1
生化过程参数的分类
反映生化过程变化的参数分为两大类: 一、直接参数。包括各种反映物理环境和化学环 境变化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搅拌功 率、转速、泡沫、黏度、浊度、pH、离子强 度、溶解氧和基质浓度等。 二、间接参数。包括细胞生长速率、产物合成速
率、呼吸熵等。
B、创造性(30%):方法是否创新; C、可操作性(40%);实验方法是否可行、是否科学; D、设计书的书写(10%):原理是否明确、过程是否 详细、参考文献是否详实。
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酶传感器 微生物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细胞传感器 组织传感器 生物电子传感器
2014-5-15 19
发酵工业中的传感器的特点
1. 传感器能安装在发酵罐内耐受高压蒸汽 (120~135℃、30min以上)灭菌处理; 2. 传感器及二次仪表具有长期工作稳定性,在 1~2周内其测定误差应小于5%; 3. 能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校正; 4. 材料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5. 传感器探头安装和使用方便; 6. 探头不易被物料粘住、堵塞; 7. 价格便宜。
被测溶液隔开。当待测溶液中的成分透过半透膜有选
择地附着于敏感物质时,形成复合体,随之进行生化 和电化学反应,产生普通电化学装置能感知的O2、H+、
NH4+、CO2等,并通过电化学装置转换为电信号。
2014-5-15
17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对被检测物质具有极好的选择性,噪音 低。 2)操作简单,需用样品少,能直接完成测 定。 3)经固定化处理后,可保持长期生物活性, 传感器可经得住反复使用。 4)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测定。 5)不要求样品具有透明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