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自然灾害练习题

高考自然灾害练习题

自然灾害专项练习题读2004年广东发生的最严重的“气候灾害类型漫画图”(图)(注: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完成下题。

1.图中灾害类型最易发生在冬季的是A.寒潮、高温B.暴雨、咸潮C.寒潮、咸潮D.雷击、干旱2.下列灾害类型中治理措施相似的是A.干旱、咸潮B.高温、咸潮C.暴雨、干旱D.寒潮、雷击我国L县县城东西长约8千米,南北最宽处500米,最窄处不足100米。

读“L 县县城城区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县城区形态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A.山脊地带,地形较平坦 B.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C.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 D.地势低平,交通较便利4.对图中城区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暴雨 B.泥石流C.滑坡 D.洪涝1 / 135.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07日21时49分,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位于永平镇。

昆明主城各区以及楚雄、大理、腾冲、芒市等地震感强烈。

分析该区域频繁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6.2014年底,兰新高铁将正式通车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新疆、甘肃、青海开始进入“高铁时代”。

据图信息判断,兰新高铁投入运营后,图中虚线区域内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灾害B.暴雪灾害C.大风灾害D.地震灾害7.下图是我国某种灾害的分布情况,该灾害可能是3 /13A .地震B .干旱C .台风D .洪涝读菲律宾区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菲律宾主要的灾害类型,组合正确的是①台风 ②地震 ③沙尘暴 ④寒潮 ⑤滑坡、泥石流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9.菲律宾东侧海域等深线分布密集,原因是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10.(1 0分)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2015年1月29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气,20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

读下图,分析贵阳冻雨形成的原因。

1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雨量充沛。

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的正式贯通,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

材料二下图为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

(6分)(2)简述一年中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4分〕。

12.(10分)下图为2013年7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降水量与该地区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2013年7月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分) (2)在甲、乙两地中任选一地指出防御图示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6分)13.(10分)2014年7月18日至22日,地处大巴山区的陕西镇巴县,连续三场暴雨导致了多个山沟中的山体大面积滑坡,沟谷地带17户人家房屋随着泥水移动摧毁,造成17人受伤,3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读下面三幅图回答:结合甲图,请分析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

(3分)(2)请结合乙图《泥石流形成示意图》判断Ⅳ表示:;(1分)并说明Ⅰ形成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2分)(3)请简述泥石流的主要危害。

(4分)14.(10分)读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回答问题。

5 / 13(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6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4分)15.(10分)图为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

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相同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2)简析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

(4分)16.(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干旱导致的旱灾更加频繁,灾害也从以影响农业为主扩展到影响林牧业、工商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因此,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估,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和缺水地区,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图为陕西省年干旱发生频率分布图。

分析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的分布特点,并列举预防干旱的有效措施。

1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气象台2014年12月1日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日至2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一般有6~10℃,其中,东北地区东部、江淮东部、华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吉林东部局部可超过16℃,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江河湖面风力可达5~7级。

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有7~9级偏北风,阵风10~11级。

如下图。

7 / 13分析本次寒潮天气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

(10分)18.(15分)中央气象台2014年4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东移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4日08时至25日08时,我国部分地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

读“2014年4月24日8时至25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2)本次沙尘天气可能带来哪些危害(6分)参考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广东省主要灾害有中部高温发生在夏季,西部的干旱发生在秋冬季,南部沿海的台风暴雨洪涝发生在夏季,北部地区的寒潮霜冻和南部沿海的咸潮都发生在冬季。

选C正确。

2.应对干旱是修水利工程和跨流域调水;防咸潮主要是跨流域调水,引淡压咸;高温治理主要是防暑降温;暴雨容易引发洪涝,要修水库蓄水,修排水渠道泄洪;应对寒潮在农田加盖大棚,加强保温保暖;防雷击,在高处、屋顶放避雷针。

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相关知识。

3.A4.C【解析】试题分析:3.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城区所在位置海拔高,是山脊部分,地形较平坦,城区沿山脊分布,呈条带状,A对,C错。

地势高低,不是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B、D错。

4.图中城区南北两侧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大,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C对。

图示城区地势高,暴雨、泥石流、洪涝灾害危害低洼处,对地势高处危害少,A、B、D错。

考点: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区域主要自然灾害及原因。

5.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分)措施:加强监测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

(6分)【解析】试题分析:该区域多地震的原因应从板块构造理论去分析,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工程措施:主要是修建各种减灾防灾的工程,如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实施护坡工程等,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等。

考点:考查地震成因及防御措施。

6.C【解析】试题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滑坡、雪灾等灾害。

该地靠近亚欧大陆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加之位于山谷中,且山谷走向和盛行风向一致,因此最易出现大风灾害。

考点:交通建设的影响因素7.C【解析】试题分析:该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尤其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由此可知该灾1 / 13害最有可能是台风。

考点:我国的自然灾害8.A9.A【解析】试题分析:8.菲律宾位于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台风影响,①对。

根据图中等深线分析,该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②、⑤对。

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多,无沙尘暴,③错。

位于热带,不受寒潮影响,④错。

所以A对。

9.菲律宾东侧海域等深线分布密集,是因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A对。

没有与印度洋板块相撞,B、C、D错。

考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板块构造理论。

10.冬季,北方南下的冷气团和当地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2分)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2分)阻挡锋面不能继续向西移动,形成准静止锋,(2分)贵阳位于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2分)温度低,降水多,(2分)形成冻雨。

【解析】试题分析:1月份,我国是冬季,北方南下的冷气团和当地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阻挡锋面不能继续向西移动,形成准静止锋。

贵阳位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温度低,物体多是温度低于0℃的物体。

降水多,与温度低于0℃的低温物体接触,容易形成冻雨。

考点:冻雨的形成原因,分布地区。

11.(1)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或岩层破碎);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

(6分)(2)滑坡、泥石流;暴雨诱发的山洪;冬半年的雪灾。

(任答两点得4分)【解析】试题分析:(1)嘎隆拉隧道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破碎。

该地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丰富,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下渗。

所以修建嘎隆拉隧道时会出现涌水,渗水问题。

(2)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沿线坡陡,降雨多,岩体破碎,所以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灾害,夏季多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冬半年的雪灾多。

考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2.(1)特点:北方洪涝,南方(高温)干旱(2分)。

原因:夏季风势力强,雨带位置偏北,北方降水多,南方受副高控制,降水少(2分)。

(2)甲地:植树造林,生态退耕(2分);修建水库(2分);修建护坡工程(2分)。

乙地:加固堤防(2分);疏浚河道(2分);修建排水、分洪工程(2分)。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该时间内我国南方(淮河以南)广大地区降水比常年少,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减少50%以上。

北方地区如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东北等地降水比常年偏多,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增加200%以上。

故该时期我国南旱北涝。

我国旱涝灾害与夏季风势力强弱关系密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