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解热镇痛药案例ppt课件

第七章解热镇痛药案例ppt课件

(2)几乎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3)安全有效,对胃肠道刺激小,对凝血机制无影响,正常 剂量对肝脏无损害
-
22
1.适应证:
安乃近(吡唑酮类)
(1)主要用于高热时的解热 (2)可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少用)
2.用药注意
(1)一般不作首选用药,仅在急性高热、病情 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 紧急退热。
-
31
1.用药注意:
吲哚美辛(芳基乙酸类)
(1)本品宜饭后服用或与食物或制酸药同服
(2)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加强 降糖效应,须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
32
2.药物评价:
吲哚美辛(芳基乙酸类)
(1)由于有严重副作用,不做一般的解热 镇痛药长期用药,也不做抗风湿和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首选药,作为非处方药仅限外用
-
17
阿司匹林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无痛性出血”
2.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 3.水杨酸反应:过量时出现的中毒反应
vitamine K
(阿司匹林剂量>5g/日)
iv.gtt. NaHCO3
-

18
阿司匹林
4.过敏反应 5.阿司匹林哮喘 6.瑞夷综合症
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症
-
19
阿司匹林研究进展
-
23
(2)注射局部可产生红肿、疼痛,数天后可消退。有的病人呈毒 血症症状,皮下出血点,或有紫黑色脓液,常需数月后痊愈。
3.药物评价
由于不良反应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或限制 使用。
-
24
1.商品名:芬必得
布洛芬(丙酸类)
2.性状:有特异臭味 3.适应证:
(1)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等关节和肌肉病变
药物的共同作用
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肯定的疗效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抗炎作用较强,苯胺类几无抗炎作用
抗炎
抗感染
-
12
水杨酸类
COOH O
O C CH3
Aspirin
-
13
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作用 对轻、中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疗效 临床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 关节痛、肌肉痛和痛经等
-
14
阿司匹林
2.抗炎抗风湿作用 有明显的抗炎、抗风湿作用 风湿性、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
用于抗风湿时,剂量较大,应防止中毒
-
15
3.抗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
小剂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大剂量 促进血栓形成
-
16
3.其他作用
阿司匹林
降低结肠癌风险 缓解阿尔茨海默病 发射诱发的腹泻 驱除胆道蛔虫
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
-
发热
9
镇痛作用
药物的共同作用
各药均有镇痛作用(中等程度)、无欣快感和成瘾 性,对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对持续性钝痛(多为 炎性疼痛)有良效
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
10
其他作用
药物的共同作用
抑制某些细胞黏附分子的活性表达 抑制肿瘤 缓解阿尔茨海默病 延缓角膜老化
-
11
抗炎作用
(2)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和关节痛效果好
(3)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等
-
5
临床常用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2.抗炎抗风湿类药物:
(1)以抗炎为主,解热镇痛相对较弱,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 性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疗效
(2)布洛芬、双氯酚酸钠、吲哚美辛、萘普生等
-
6
临床常用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3.预防血栓的抗血小板凝血药:
(3)与阿司匹林、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合用,可增加胃肠道溃疡或出的血危险
(4)可增加肝素及口服抗凝血药的出血危险性
-
27
药物评价: (1)本品镇痛作用较强; (2)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或保泰松(吡唑酮类)相似而优 于扑热息痛,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保泰松的患者
(3)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较之更持久
老年性痴呆 糖尿病性心脏病 冠心病发作 预防消化系统癌症 预防抗生素所致的听力损害
-
20
对乙酰氨基酚(苯胺类) 1.别名:扑热息痛
2.用药注意: (1)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以免引起造血系统及肝肾损害
(2)本品常为复方感冒制剂主要成分,用药 时避免重复用药
-
21
注意: (1)本品解热作用与乙酰水杨酸相似,对阿司匹 林过敏或不能适应阿司匹林的患者尤其适宜
(2)发热或感冒症状以及一般的镇痛治疗
-
25
4.制剂及用法
布洛芬缓释胶囊:内容物为白色形小丸 布洛芬滴剂:粉红色混悬液
5.用药注意
(1)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 期妇女禁用。
(2)支气管哮喘、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友病 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慎用
-
26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Ⅷ或因子Ⅸ缺乏引起的出血 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生 成障碍。分为 A ,B 两型。
-
33
1.性状:
尼美舒利(其他类)
淡黄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
2.制剂及用法
(1)尼美舒片:微黄色,餐后服用
(2)尼美舒利分散片:淡黄色片,餐后服用
第七章 解热镇痛药
-
1
一、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学习目标
-
2
内容
1.解热镇痛抗炎药 2.抗痛风药
-
3
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 多数还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
4
临床常用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
(1)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不影响正常人体温
(1)预防血栓形成 (2)小剂量阿司匹林
4.抗痛风药:秋水仙碱、丙磺舒等
-
7
药物的共同作用
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其他作用
-
8
解热作用
药物的共同作用
发热机制(PG 基础)
致热原
CNS PG合成与释放
体温调节中枢使 体温调定点 ↑ (>370C)
aspirin ㈠
attention
降低发热病人体温,对 正常体温者几无影响
(2)严重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并出血期禁用本品
(3)哮喘、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本品
-
30
5.用药注意 (4)本品与双香豆素等口服抗凝血药同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 凝血作用,引起胃肠出血
(5)与口服降血糖药合用时,可增加其疗效,有致 低血糖危险
(6)与丙磺舒合用时,可增加本品的血药水平及明显 延长本品的血药半衰期
-
28
1.适应证:
萘普生(苯基丙酸衍生物)
(1)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 腱鞘炎
(2)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 痛经等所致的疼痛
-
29
2.制剂及用法
萘普生缓释片:整片服用,不能咀嚼 萘普生栓:直肠给药
5.用药注意 (1)对萘普生及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