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谢野晶子与中国妇女解放_牛水莲

与谢野晶子与中国妇女解放_牛水莲

702010·4
摘要: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在西方人的解放、个性解放思想潮流影响推动下,日本与中国的女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用她们手中的笔唱出女性的悲欢哀乐。

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的表现女性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恋爱与婚姻的自由,批判旧的道德和家族制度等等思想的论文与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五四新文化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与谢野晶子贞操观男女平等女子教育经济独立中国妇女解放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革命勃然兴起,成为报刊关注的热点之一,由于旧道德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妇女,妇女问题自然地成为思想文化界关注的重心。

这些杂志的主编大多数热心于妇女问题,大量介绍国外的妇女解放思想,积极地发表文章讨论妇女问题,为国人打开眼界、拓展思维提供了契机,从而提高了国人的认识,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言论,20世纪初期(1918—1926)被先后翻译发表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报刊上,如《新青年》、《妇女杂志》、《妇女周报》等,并于1926年2月结集出版了《与谢野晶子论文集》一书,与谢野晶子的思想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并对中国的妇女解放产生了影响。

与谢野晶子有关妇女问题的评论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是1918年周作人翻译的《贞操论》,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

周作人向中国的读者介绍说:与谢野晶子是“现今日本第一女流批评家;极进步,极自由,极真实,极平正的大妇人。

不是那一班女界中顽固老辈和浮躁后生,可以企及,就是比那些滑稽学者们,见识也胜过几倍。


并且还认为“中日的国情,差不多完全相像,其中尤其如家族制度,
重男轻女等等,几乎在同一的模型中。

所以我们虽然说这集中所收的论文,是特别为我们———————————————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08BWX009。

与谢野晶子著,张娴译:《与谢野晶子论文集·序》第i 页,上海开明书店刊印1926年版。

牛水莲
与谢野晶子与中国妇女解放※
71
中国而作,也没有什么不适合。

”他认
为:人的觉醒,总须从心里自己发生。

不但女子,就是男子问题,应该解决的也很多。

但女子问题终究是件重大事情,须得切实研究。

最先反应的是胡适,他马上在《新青年》第5卷第1号上发表《贞操问题》一文,开头便说,“周作人先生所译的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我读了很有感触。

这个问题,在世界上受了几千年无意识的迷信”,“如今家庭专制最厉害的日本居然也有这样大胆的议论!这是东方文明史一件极可贺的事”。

第二、男女平等问题。

与谢野晶子在《给聪明的男人们》、《什么是“女样”?》等文章中,从女性视角尖锐指出歧视女性的问题,批判了压制女性的“男尊女卑”旧思想和旧的“家族制度”,从而提倡男女平等。

女作家认为“现在妇人的生活旧思想和旧制度的势力
———————————————
周作人:《贞操论·译者前言》,《新青年》第4卷第5号第386
页。

鲁迅:《我之节烈观》,《新青年》第5卷第2号。

与谢野晶子与中国妇女解放
722010·4
是支配着今日女人的心理及境遇所发生的结果。

”“男尊女卑”是旧思想的第一件,“家族制度”是旧制度的第一件,这两种不合理的旧思想、旧制度使妇女们“不知过了几多不合理的、颓废的、没有意义和悲惨的日子”
旧的妇德“要求女子坚守柔顺、谦逊的道德”。

所谓“女人样儿并非由先天性别所决定”,而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是对女性人格的无视,完全是男人的偏见。

她尖锐指出,所谓“女样”、“男样”原本都不存在,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备男女共同的“人样儿”及追求“高尚的人性”。

旧的家族制度“因把‘家’比较‘人’重,以家长为一家之神,握着专制独裁的权利”,“不但不容许女子的自由意志到外工作”,为帮助家庭做家务,甚至“不许女或妹出嫁的”
人是不以男女的性别为标准的,女人也是人,人的必要的生活,“女子也当然须有与男子得到同等的要求,女子须与男子同样的尊重生殖生活,同时还需参与男子一样的其它的重要生活”。

“人生无论在那种阶级,都该以男女协同为理想的。

没有男子本位,也没有女子本位,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国家,在社会,都该实现男女两本位的生活的。


即使允许女子学习,但课程设置、“教授的方法,分出轩轾,这不是拒绝平等的待遇吗?”就是高等女子师范,也是为了少数专门妇人而设,求一个“女子大学”的美名,满足自己和儿女的虚荣心。

“人类的有男女,本来不过是性的区别。

……
———————————————
与谢野晶子:《什么是“女样”?》第28页。

与谢野晶子:《到人间的生活》第65页。

73
人与人之间并没有能力的差等”。

与谢野晶子指出,禁止男女共学及就职中的男女差别、男女工资差、公职权利等问题,皆因“男尊女卑”所造成。

女子职业受限制,待遇菲薄,屈从于男子的地位之下。

“除了女教师以外,一般女子的职业都只在下级范围以内。

”。

与谢野晶子在《女子的自学自修》中认为:以男女协同为理想,以男女共学为原则,实行平等的教育。

她说:“我以为所谓女子教育的名目,已经是旧式的了。

人生无论在那种阶级,都该以男女协同为理想的。

没有男子本位,也没有女子本位。

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国家,在社会,都该实现男女两本位的生活的。

……一切都该以男女共学为原则”
过去的女子教育,是以男尊女卑思想做基础的。

女子的生活,全部是生殖生活,所以施以贤母良妻主义的教育。

现在“既然自觉到女子也是一个的人格者,便须受人格本位的教育”,即“做人必要的教育”
男女不仅要受平等的教育,还要自修自学,因为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第四、经济独立与家庭问题。

旧的制度使妇女们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利,没有对子女的亲权:“即使是良妻,也没有和良人一样的处分财产的权利,虽给与贤母的美名,却是拒绝她同父亲一样的行施对于子女的亲权。


女子出外劳动,获得经济的独立,不是不要家庭,而是需要新式的家庭:“是以恋爱结婚,生育强健的子女,为重要的内容条件”的。

新女性对于家庭,“比较以前的妇人,更视为重要,”“家庭成为拥护夫妇之爱,谋种族的保存,确立子女教育的基础,由思索,职业,社交而到国家,社会,国际的广泛的生活的策源地的必要机关。


与谢野晶子:《女子与高等教育》第99页。

与谢野晶子著、黄幼雄译:《女子的经济独立与家庭》,《与谢野晶子论文集》第160—162页。

742010·4
说,“假如象与谢野夫人那样恋爱结婚后还不断努力地创造新的爱情生活的话,那恋爱将是多么天长地久的事情呀”。

提到“与谢野夫人”时作者并没作格外的说明,这说明在1924年期间《妇女杂志》的读者对与谢野晶子早已熟知,与谢野晶子在中国读者中早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了
也就是说,妇女解放就是女人参与社会的一切活动。

与谢野晶子关于贞操、男女平等、女子与教育和经济独立与家庭等问题的讨论,虽然是针对日本国情而言,但非常适合我们中国的情况:黄日葵在《何故不许女子平等?》一文中说:“妇人运动在欧美已经很有历史了,却可怜我们中国人见了这个名词还是大惊小怪,当他是件极稀罕极危险的事体。

”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的社会反对男女平等:“男子又教育,女子没有教育;男子不讲贞操,女子要讲贞操;男子可以置身社会与闻政治,女子止配司中馈兼仆婢。

简单说,女子简直关在地狱里,失了为人的生趣,失了天赋的权利”,并预言:“我想他们要是有觉醒的一日,这种的耻辱是非昭雪不可的,这种的压迫是非反抗打破不可的。


还说“我的这种高兴,是没有中国与日本的国境的差别,没有国民的差别;而且也没有你是女性,我也是女性那样的性的差别观念。

是从我们都是地上的人间,营平等的更善的生活者的连带感情,把这当作我自己的事情一样而觉得高兴的。

”同时,与谢野晶子认为翻译也是创作的一种,她“相信,原文缺乏价值的我的述作,在译文加了你的精神,内容与措辞,可以非常的被醇化,被美化的。

这样,便是以我的文章为凭依和机缘,而显示你的生命的一种伟大的创造;便是译文是你的功绩。

我就不得不进而祝贺她的刊行了。

”与谢野晶子还“祈望依了这译文的广被阅读,对于中日两国的亲善有几分的贡献。


肖宁:《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与近代中国女性运动》,《日本研究》2002年第1期。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第28—30页,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版,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