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时间 D抽象劳动时间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是()
A供求规律 B价值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3、马克思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指的是()
A商品转换为货币 B货币转换为商品 C使用价值转换为价值 D价值转换为使用价值4、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生产私有化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B价格和价值
C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D价值和交换价值
7、商品的最本质的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8、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10、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2、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15、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1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
1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一般剩余价值生产和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18、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1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B.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
C.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D.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
20、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评价利润学说
21、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 )
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22、()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23、 (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价值量
24、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3、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4、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交换产生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三、判断题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可以兼得。

()2、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任何物质产品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7、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8、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

()9、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10、商品经济是以分配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11、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