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项目计划书
一、生物质颗粒项目背景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概念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比较细致地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意涵。
8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以“学术特辑”的全刊篇幅论述了“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的观点,具体论述实现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条件、环境及其路径。
中国制造2025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生物质颗粒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开封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开封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开封,简称汴,古称老丘、陈留、大梁、东京、汴京、汴梁等,是河南省地级市,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东部、黄河下游之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是我国著名的八朝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成员城市。
开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商,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辽,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更是当时世
界第一大城市。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开封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22711.35平方米(折合约34.05亩),净用地面积22711.3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34.05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生物质颗粒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生物质颗粒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7.40%,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7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36.6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既是点线面的结合,同时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就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既要制定和落实好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保证中央政府产业政策政令畅通,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产业政策留有足够的空间,以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实施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可以预计,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这些顺应经济转型需要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蓄势前行的新动力。
(三)经济新常态
过去一年,国际环境扑朔迷离,复杂多变,国内发展任务繁重,异常艰巨。
我们能够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说到底,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密不可分。
一年来,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亮点频频;一批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有序放开,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持续推进的简政放权措施和“负面清单”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业兴业和带动就业的内在动力。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22711.3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5307.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883.9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3996.53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35883.9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2711.3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03台(套),设备购置费1725.58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487056.88千瓦?时,折合59.86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8521.12立方米,折合0.73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
“生物质颗粒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487056.88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521.12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60.59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8.1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01%,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加强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创新。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给予多元化融资支持。
健全市场化绿色信贷担保机制,对于使用绿色信贷的项目单位,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
对银行机构实施绿色评级,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支持以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项目收益权等为抵押的绿色信贷。
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研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
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绿色信贷资产、节能减排项目应收账款证券化。
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