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缸体的修理第三篇汽车工艺维修

气缸体的修理第三篇汽车工艺维修

发动机机体组的主要部件包括汽缸体、汽缸盖和飞轮壳。

第一节汽缸体的维修
汽缸体的主要耗损形式有磨损、变形和裂纹。

其中最重要的是汽缸孔的磨损。

判断发动机是否大修,应看其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有时参考汽缸孔与活塞配合间隙。

四缸发动机配合间隙0.04-0.06mm;大功率发动机间隙大,如WD615系列发动机,间隙为0.143-0.182mm。

一、汽缸磨损检验和修理尺寸的确定
1.汽缸磨损检验
汽缸磨损检验项目有磨损量、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圆度和圆柱度误差检验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测量接杆旋入表杆下端。

调整接杆的长度,使其与活动测点的总长度同被测汽缸直径相适应。

(2)在每一个汽缸选择三个断面,分别是活塞处在上止点、中间和下止点时第一道活塞环所对的位置;每个断面选择与曲轴轴线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

分别测量其直径。

(3)同一断面上两个直径差值的一半为该断面的圆度误差;同一汽缸孔中所测六个直径,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的一半为该汽缸孔的圆柱度误差。

磨损量检验时使用的工具是量缸表和螺旋千分尺。

2.汽缸修理尺寸等级的确定
按磨损量和加工余量确定修理尺寸等级。

3.汽缸搪削量和搪削次数
汽缸的搪削量=所配活塞最大直径—所搪汽缸最小直径+配缸间隙—磨缸余量
如CA6102发动机,最小汽缸直径为Φ
101.62mm,按二级修理尺寸进行修理,所选
活塞的尺寸为102.15mm,如选汽缸的配合间
隙为0.035mm,磨缸余量为0.02mm,则搪削
量为:
102.15-101.62+0.035-0.02=0.563mm
磨缸余量有时可用经验方法判断:将活
塞清洗后倒置于汽缸中,活塞能靠自重缓慢
下降,但无间隙感觉,此间隙约为0.02mm。

确定搪削次数时,首先确定每次搪削的
进刀量。

第一刀因为汽缸表面的硬化层和磨
损不均匀造成搪削时负荷不均衡,进刀量选
0.05mm;最后一刀需要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
度,进刀量也选0.05mm;中间各刀选择进刀
量0.1—0.15mm(视不同搪缸设备确定)。

二、汽缸搪削工艺要点
1.设备介绍
国产T716型固定式搪缸机,以汽缸体底平面作为定位基准。

搪孔直径为76—165mm,搪孔最大长度为410mm。

国产T8014型移动式搪缸机,以汽缸体上平面作为定位基准。

搪孔直径为66—140mm,搪孔最大长度为370mm。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气缸搪削的定位包括两个方面,即气缸轴线与曲轴轴承座孔轴线的垂直度及与气缸原轴线的位置度。

在搪缸时选定气缸轴线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同心法和偏心法。

同心法,即以原气缸轴线O定为搪削气缸轴线的定心方法。

这种定心方法,由于搪削的气缸的轴线与原气缸轴线重合,不改变有关技术条件,易于保证技术性能。

但由于气缸的偏心磨损,加工余量较大,往往使修理尺寸较大而缩短了缸套的使用寿命。

偏心法,即以气缸磨损最大部位磨损圆的轴线定为搪削气缸轴线的定心方法。

这种定心方法加工余量较小,修理尺寸往往较小,气缸使用寿命较长。

虽搪后气缸轴线位置较原气缸轴线位置有所偏移(向气缸磨损较大的一侧偏移一个距离口),但一般偏移量很小,不会影响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对有关机件的磨损也无明显影响。

但若经多次搪缸积累偏移量较大时,这种影响便不可忽视。

三、磨缸
气缸搪削之后应用珩磨机进行珩磨。

珩磨机带动珩磨头既作旋转运动又作往复运动,从而将气缸表面磨成网状痕迹,提高汽缸壁耐磨性能。

1.珩磨工艺要点参数选择
(1)磨石的选择。

磨石材料一般为绿色碳化硅,粒度有180、240、320、400几种。

前两种用于粗磨,后两种用于精磨。

(2)往复行程的选择。

珩磨时若往复行程过大,磨石伸出气缸长度过大,磨石将在离心力和切削力的作用下向外倾斜,使气缸两端磨削量过大而呈喇叭口形;若往复行程过小,磨石在气缸中部重叠区过长,使气缸中部磨削过多而呈腰鼓形。

合理的往复行程应使磨石在两端各伸出15~20mm,中间重叠区长度为4~8mm。

(3)磨头速度的选择。

磨头的速度
包括往复速度V
往复和圆周速度V
圆周。

一般粗磨时取V
往复
=15~20m/min;精
磨时取V
往复
=20~25m/min 。

V
圆周
=60~70m/min。

(4)磨石压力及冷却剂。

磨石压力
提高时,珩磨效率高,但会降低表面粗
糙度。

经验方法是磨头在气缸中在自重
作用下能不下落或再稍紧一些为宜。

(5)防止抛光。

气缸珩磨中要防止产生抛光。

因为一旦产生抛光即气缸表面微凸起不是被磨削
掉而是被磨石压倒,则会填平微孔隙降低持油能
力,且倾倒部分在工作中易被活塞环刮下成为磨料
而破坏气缸表面。

防止抛光的措施是经常刷洗磨石保持其清洁,
加大冷却液量,磨石压力不可过大。

四、气缸修理新技术新工艺简介
为提高气缸耐磨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近年来在汽车维修中开发了不少新
技术新工艺。

1.激光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是用高能激光束扫过气缸内表面,使其加热到材料的相变温度。

在激光束移去后,由于热传导,表面的热量被内部吸收而快速冷却,产生自淬火,从而形成超细化的淬火屈氏体,表面硬度可达HRC60左右,淬火层可达0.10~O.35mm。

从而使气缸的耐磨性大为提高。

激光热处理是由激光器在气缸专用淬火机床上进行的一种表面热处理方法。

其工艺流程是:搪缸-珩磨-磷化-激光淬火-珩磨到要求尺寸
2)压嵌碳化硅处理.
压嵌碳化硅处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碳化硅砂粒均匀地、牢固地压嵌入基体表面。

由于碳化硅具有硬度高、热稳定性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气缸的耐磨性。

压嵌碳化硅处理方法与珩磨气缸相似,用淬硬钢压条代替磨石,将碳化硅砂粒与机油的混合浆液连续注入缸孔,在珩磨过程中碳化硅被压条嵌入基体。

压条对缸壁施压可用弹簧或液压(液体传动的珩磨机)的形式。

压嵌后,要用工程塑料抛光条进行抛光。

抛光的作用主要是扫除残留在表面的碳化硅碎片和杂质,降低表面粗糙度,并有使嵌入的碳化硅与基体密合的作用。

最后要清洗干净,不允许在缸体各表面有残留的碳化硅。

整个工艺流程是:精搪-粗珩磨-粗压-细压-抛光-清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检验汽缸孔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2.汽缸的搪削量和搪削次数是如何确定的?
3.什么叫同心法和偏心法?各有什么特点?
4.磨缸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工艺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