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资料讲解
• 画面内容:人物众多、街市热闹和画面传神 • 历史价值:《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
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1.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 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 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 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 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 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 博物院里。
1.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 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 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 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 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 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 京故宫博物院里。
资料卡
• 画名: 《清明上河图》 • 作者: 张张择择端端 • 年代: 北宋时期 • 大小: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 画名: 《清明上河图》 • 作者: 张择端 • 年代: 北宋时期
• 大小: 长528厘米,高24.8厘米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 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 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 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官吏
rǎo
惊扰
cún
保存
lǘ
毛驴
chēng
撑船
yàōu
悠闲
tài
形态各异
tān fàn
摊贩
zhuài
拽住
正确读出下列多音字
zuō (作坊)
作
zuò(作业)
liū(溜达)
溜
à
liù (一溜烟)
chéng (乘车) 乘 chèng (乘机)
shèng (一乘轿子)
• 快速浏览2~4自然段,完成填空: • 画的内容可以分3个部分。
作者张择端
北宋画家,字正道,东 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 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 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 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 街道、城郭。存世作品《清 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 京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 层的生活景象,真实生动, 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 优秀风俗画。
要关注数字呀!
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 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 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 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 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 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 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 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2.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 名很扬大中功外的夫原。因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 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 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 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 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 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 在上面了。句式:有……有……有……有……
• 按要求,自学课文:
• 1、注意读准文中有注音的生字新词,
难懂的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请 教同学解决。
• 2、课文的哪些段落分别写了这幅画
的内容、特点和地位?
我会读:
张择端 zé
汴 梁 biàn
撑船 官吏 形态
chēng
lì
tài
悠 闲 yōu
拽 住 zhuài
一乘轿子 shèng
厘米 lí 保存 cún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 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 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 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 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 都画在上面了。
下了很大工夫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 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买卖的生 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 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 第一部分描绘了( )的景象,具有( • 第二部分描绘了( )的景象,具有( • 第三部分描绘了( )的景象,具有(
)特点; )特点; )特点。
画面内容的具体概述
人物众多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 有感情地朗读是自一己幅最名喜扬欢的中外的画?
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
我感受到:
张择端下了很大工 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摊贩 tān fàn
作坊 zuō 毛驴 lǘ
溜达 liū dā
惊扰 rǎo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biàn
汴梁
lì
官吏
rǎo
惊扰
cún
保存
lǘ
毛驴
chēng
撑船
yàōu
悠闲
tài
形态各异
tān fàn
摊贩
zhuài
拽住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汴梁 保存 官吏 毛驴
撑船 摊贩
à
悠闲 拽住
惊 扰 形态各异
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画
《清明上河图》
画
画
画
画
画
画
汴京 郊野 的春 光 (首 段)
繁忙的 汴河码 头(中 段)
热闹的市区街道(尾段)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 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 人。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 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 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 画宫室 ,尤擅绘舟车 、市 肆、桥梁、街道、城郭。存 世作品《清明上河图》卷, 描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时 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 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风俗画。北 宋张择端作。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 的风光,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所绘景 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厚,是了 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重要的形象资料。
❖ 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大 到原野、河流、城廓,细到舟车上的钉铆、 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 成统一整体,段落分明,结构严谨。画中人 物多达550余人,但衣着、神情、活动都各有 所异,极富情趣。还有56匹牲畜;车轿二十 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是我国绘画史上 的无价之宝。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 盗出宫,演绎出无数的传奇故事,现藏故宫 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简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 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 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 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 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 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 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 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 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