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治疗.ppt1
调节体重
运动治疗可使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体重 运动治疗可使肥胖的 型糖尿病人体重 减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降低血糖、 减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降低血糖、 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 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并 使减肥的效果更好。 使减肥的效果更好。
防治与糖尿病相关联的其他疾病或 并发症
(6)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以防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实时服用; (6)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以防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实时服用; 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 (7)运动时感觉周身发热、出汗,运动时以能说出完整的话为宜。 (7)运动时感觉周身发热、出汗,运动时以能说出完整的话为宜。如出 运动时感觉周身发热 现胸痛、胸闷,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实时就近诊治; 现胸痛、胸闷,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实时就近诊治; (8)做好自我监护。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及防治方法, (8)做好自我监护。患者应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及防治方法,有条件 做好自我监护 应学会自测血糖、尿糖、血压及脉搏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应学会自测血糖、尿糖、血压及脉搏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 意外发生; 意外发生; (9)运动疗法也常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因此, (9)运动疗法也常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因此,应用时也应配合一些食物 运动疗法也常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的增减,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特别是进行高强度运动时, 的增减,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特别是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有引起血糖 上升,导致酮症发生的可能。 上升,导致酮症发生的可能。
老年糖尿病伴有下列情况者为相对禁忌证
(1)代偿性瓣膜病; (1)代偿性瓣膜病; (2)运动后未加重的心律不齐; (2)运动后未加重的心律不齐; (3)装有心脏起搏器; (3)装有心脏起搏器; (4)有严重的静脉曲张, (4)有严重的静脉曲张,过去曾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者; (5)神经肌肉疾病或关节畸形而有加重趋势者; (5)神经肌肉疾病或关节畸形而有加重趋势者; (6)最近有暂时性脑缺血者; (6)最近有暂时性脑缺血者; (7)极度肥胖者; (7)极度肥胖者; (8)服用某些药物, 洋地黄制剂及β 阻滞剂者。 (8)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制剂及β-阻滞剂者。
“每天一万步,健身又降糖” 每天一万步,健身又降糖”
缓步:每分钟约行60~80步,适合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血糖控制尚不 缓步:每分钟约行 步 适合于 岁以上的老年人及血糖控制尚不
稳定者。饭后缓步走,利脾、助消化,且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稳定者。饭后缓步走,利脾、助消化, 但运动强度偏小。 但运动强度偏小。
什么人群适宜运动? 什么人群适宜运动?
1、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者;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者; 血糖在16mmol/L 以下者; 2、血糖在16mmol/L 以下者; 型糖尿病稳定期; 3、1型糖尿病稳定期; 轻度合并症,可选小运动量。 4、轻度合并症,可选小运动量。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1)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注意安全; (1)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注意安全; 因人而异 (2)运动疗法必须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三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 (2)运动疗法必须与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三者紧密结合,合理安排。一 运动疗法必须与饮食控制 般要求每个患者在实施饮食控制及必要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 般要求每个患者在实施饮食控制及必要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应在血 糖和尿糖适当控制后开始运动疗法。避免空腹或降糖药物高峰时运动, 糖和尿糖适当控制后开始运动疗法。避免空腹或降糖药物高峰时运动, 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3)要求每次运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3)要求每次运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活动时 要求每次运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间分别约5 10min,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而且可避免身体损伤; 间分别约5~10min,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而且可避免身体损伤; (4)糖尿病患者外出运动时, (4)糖尿病患者外出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尿病保健卡 糖尿病患者外出运动时 (5)运动装要宽松,特别是鞋袜,不要磨破脚,要做好足部的保健; (5)运动装要宽松,特别是鞋袜,不要磨破脚,要做好足部的保健; 运动装要宽松
快步:每分钟约行走 步左右。适合于 岁以下者,但需注意预防低 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 适合于60岁以下者 步左右。 岁以下者,
血糖反应,应预备糖或饼干。 血糖反应,应预备糖或饼干。一般应在缓步的基础上逐渐过渡 到快步。 到快步。
疾步:每分钟约150步以上 速度接近竞走,消耗较大。 步以上。 疾步:每分钟约 步以上。速度接近竞走,消耗较大。适合于健康状
糖尿病并发症的运动禁忌: 糖尿病并发症的运动禁忌:
避免高强度运动; 避免高强度运动; 高血压: 不举重屏气; 高血压: 不举重屏气; 周围血管病变: 休息— 周围血管病变: 走—休息—走; 视网膜病变:不举重、不潜水、 视网膜病变:不举重、不潜水、头不低 于腰 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过度伸展、 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
老年糖尿病伴有下述情况者为绝对禁忌证
(1)各种感染; (1)各种感染; (2)肝衰、肾衰、心衰; (2)肝衰、肾衰、心衰; (3)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新发的心肌梗死; (3)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新发的心肌梗死; (4)心室或动脉病; (4)心室或动脉病; (5)心律不齐; (5)心律不齐; (6)最近发生的血管栓塞; (6)最近发生的血管栓塞; (7) (7)肺心病引起严重换气障碍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锻炼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锻炼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 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 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防治包括高 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 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糖 耐量损害、痛风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 耐量损害、痛风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
改善血脂代谢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肌肉脂蛋白脂 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 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改变有利 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胜 糖尿病 让我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让我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
运动的方式
最好选择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 不需要特殊设备 最好选择 和投入且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而且以有 的项目而且以有 和投入且 的项目而且以 氧运动为主 为主。 氧运动为主。 目前, 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推荐有氧耐力运 动如: 动如:散步、走跑交替、骑自行车、游 泳、体操、太极拳、保健功及跳舞等。 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好的运动是
运动分类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个人保健和治疗疾病所需要的安全有 效的运动量。 效的运动量。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机体主要以有氧代谢方式提供能量的 运动叫有氧运动。在整个过程中, 运动叫有氧运动。在整个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 气与机体消耗的氧气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特点: 气与机体消耗的氧气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特点: 低强度、长时间、周期性、全身大肌群参加, 低强度、长时间、周期性、全身大肌群参加,如 步行、打太极拳、做操、游泳等。 步行、打太极拳、做操、游泳等。 有效运动: 有效运动: 对人体保健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的 有氧运动,决定因素是时间、 有氧运动,决定因素是时间、强度和方式
况较好的糖尿病人。 况较好的糖尿病人。
逍遥步: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有同行者则边走边谈。 逍遥步: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有同行者则边走边谈。这种方式
对各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轻松自如。 对各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轻松自如。
运动的时间
1.餐后30分 1.餐后30分—1小时:正是血糖上升时,有利于降血糖、降 餐后30 小时:正是血糖上升时,有利于降血糖、 血脂,保护胰腺功能。 血脂,保护胰腺功能。 2.早餐后运动 是一天中血糖含量最高的时候; 早餐后运动: 2.早餐后运动:是一天中血糖含量最高的时候; 3.晚餐后运动 中国人晚餐较丰富, 晚餐后运动: 3.晚餐后运动:中国人晚餐较丰富,需要运动把摄入多余 的能量消耗掉。 的能量消耗掉。 4.晨练不宜过早 不宜空腹:尤其是冬天, 晨练不宜过早、 4.晨练不宜过早、不宜空腹:尤其是冬天,日光和叶绿素 早晨基础血压较高、 起反应才能产生氧气 ;早晨基础血压较高、肾上腺素分 泌多,患心脏病者易出事;空腹运动则易发生低血糖。 泌多,患心脏病者易出事;空腹运动则易发生低血糖。
防止骨质疏松加重;改善心肺功能, 防止骨质疏松加重;改善心肺功能,促 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 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提高身体的抵 抗力及免疫功能
运动治疗的原则
长期坚持、适合自己、 长期坚持、适合自己、注意安全
适量
全身
节奏
运动前的准备
1、运动前到医院作全面身体检查; 、运动前到医院作全面身体检查; 2、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 、 否适合; 否适合; 3、确定运动量:运动处方; 、确定运动量:运动处方; 4、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 、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 5、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意外。 、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意外。
运动频率和强度
1、最好每天坚持,每周3—5次;每次运动> 20-30 、最好每天坚持,每周 次 每次运动> 分钟,不超过1小时 小时; 分钟,不超过 小时; 2、运动强度:运动后测心率不超过 年龄。 、运动强度:运动后测心率不超过170—年龄。 年龄 3、肥胖型患者可以每日运动 次以减轻体重 、肥胖型患者可以每日运动2次以减轻体重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二内分 吕英华
运动治疗的原理: 运动治疗的原理:
是通过使肌肉活动旺盛, 是通过使肌肉活动旺盛,糖向细 胞内转移增加,糖代谢分解活跃, 胞内转移增加,糖代谢分解活跃,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来达到血糖控 制的目标。 制的目标。
运动治疗的好处
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改善血脂代谢 改善血脂代谢 3.调节体重 调节体重 4.防治与糖尿病相关的其他疾病 防治与糖尿病相关的其他疾病 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