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授粉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一、目的
1、在保证授粉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争取在某些方面提高质量。
2、制定一套大家认可的标准技术规程,统一工人授粉手法,便于监管。
二、授粉技术分析
总体技术要求:达到四率平衡。
即在减少混杂率、减少漏套率、增加结实率和提高工作效率之间达到合理的
平衡。
具体分析如下:
1、混杂率分析。
(1)允许杂粉量:一个玉米雄穗约有2000万个花粉粒,考虑到自交系雄穗小、分几天开花、取粉不完全、授粉时的花粉漏掉等因素,估计实落在花丝上的在百分之一左右,即20万个花粉粒。
如果同时有200
个杂粉落在花丝上,比例为千分之一,而一般对杂株的要求是百分之二。
以上推算可以看出,自交授粉
对杂粉有相当的容纳能力。
但花粉量少时,杂交率上升。
(2)套大袋过程:从套大袋到授粉不足24小时。
有试验表明,花粉放置3天以上才能保证全部死亡。
在套大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套进一些杂粉。
因为在套袋之前雄穗上会沾染杂粉,如果用手撑袋,也会
带入花粉。
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发现因此产生杂株。
原因可能是第二天只有极少数的活花粉能够残存下来,另外夜间的露水会使花粉涨破,失去生命力。
因此这一环节不必过多考虑。
(3)授粉过程:这是混杂的主要环节。
一是摘大袋时如果敞口向上,容易落入杂粉。
二是如果手摸袋口,杂粉会粘在袋口上,可能沾染花丝。
三是扣大袋时如果花丝暴露,会落上杂粉。
(4)花丝外漏:在套小袋后、授粉时或授粉后,花丝过长,从袋底部露出。
(5)套小袋时已有花丝露出。
2、结实率分析
(1)结实率限度:玉米的开花特性是先散粉后抽丝。
导致自交授粉是在抽丝初期,这时顶部花丝尚未抽出,不能结满粒。
一般是中部好,底部差,顶部无粒。
(2)套大袋时间:套大袋偏早,授粉时花丝少。
套大袋偏晚,盛花期已过,花粉少。
这些都会影响结实率。
(3)花粉损失:由于大袋口未扎紧或刮风,花粉从袋口漏出。
(4)授粉时机:授粉时间过早,开花少,花粉量不足。
授粉时间过晚,花粉活力下降。
(5)取粉过程:有以下问题:大袋接粉时敲打、搅动不足,没有把该取得粉取下来。
纸袋湿,粘粉。
(6)授粉操作:一是花粉从袋边漏出,没有集中落在花丝上。
二是落在花丝上的花粉没有经过合适的扰动,下部花丝接触花粉机会少。
特别是在花粉量不足的情况下,以上问题更显重要。
3、漏套率分析
(1)漏套率:本该授粉,但没有成功授粉的株数的比率。
(2)没有套上小袋,即“跑花丝”,或小袋脱落。
(3)套大袋不及时,没有花粉。
(4)套大袋时折断雄穗。
(5)雌雄花期不调,难以掌握授粉时机。
(6)降雨休工或人力不足导致的漏套。
(7)授粉后大袋破损或脱落。
4、效率分析
(1)套小袋:捻袋时间。
持袋手法。
套袋手法。
寻找方式。
(2)套大袋:捻袋时间。
扩口方式。
持袋手法。
折口方式。
曲别针夹口位置和长度。
寻找方式。
(3)授粉。
敲袋次数。
摘曲别针及收纳。
刷袋口及摘袋方式。
持袋方式及手法。
授粉姿势的选择。
授粉时障碍物的清理。
扣袋授粉的方式和手法。
小袋整理及收纳。
(4)工具配备:授粉服是否便于授粉操作。
大小袋及回形针是否放在合适位置。
三、自交授粉技术规范
1、套小袋
(1)每人一次巡查2根垄。
(2)雌穗露出3-5厘米时套袋。
(3)套袋时观察所套穗的上边一个叶位是否有穗,必须套最上边的穗。
(4)如果上位穗已经露花丝,放弃此株又可能数量不足,可以掰掉上穗套下穗。
(5)捻袋:即用手指捻开袋口。
袋口要放在拇指第一节和食指第一节捏合部的中间,袋口稍微下弯,适度用力捻,可较容易地打开袋口。
也可用手指中部刮开袋口。
(6)持袋:开口后,食指伸入袋口,拇指和中指夹住袋,袋口朝下,准备套袋。
(7)劈叶:为了授粉方便,可劈掉穗位叶。
劈叶时不能留茬,因其妨碍授粉时扣大袋。
(8)套袋:两手拉紧靠秆一边的袋口,并向秆方向倾斜,形成一定弧度,袋口贴秆,向下拉。
使袋口嵌入秆与叶鞘之间。
(9)检查:套完后应检查雌穗是否套入袋中。
如果对夹紧没有把握,可轻轻提一下袋,感觉有夹紧力即可。
2、套大袋
(1)可一个人往返搜寻,也可两个人在小区两头共同搜寻,以减少搜寻路程。
(2)套袋时机:花丝看上去接近一角硬币大小,用手捏有明显的滑润感,同时雄穗根部尚未开花,即可套大袋。
套早了,花丝少,结实率低。
套晚了,雄穗花期已过,结实率更低。
(3)捻袋和持袋:右手掏袋,左手捻袋(同捻小袋)。
然后左手中指伸入袋口中央1-2厘米,并用食指和拇指夹紧。
右手捏紧袋底中部,快速用力拉一下。
最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纸袋中部鼓起处捏住,即
完成持袋。
(4)雄穗入袋:左手握住雄穗根部,向前拉,防止折秆。
右手与左手配合,将雄穗伸入袋中一半,右手隔袋捏住雄穗,左手倒手后,将雄穗全部伸入袋中。
(5)折大袋口:袋口扎线边向上,靠在秆上,用左手捏住。
右手将袋口按30度角上折2次,用手撸平。
(6)别回形针:回形针别在中间偏下处。
插入约三分之二,这样基本能保证不开,又可以减少摘回形针的损坏率。
回形针要装在最顺手的授粉服小袋中,最好是左手袖口套一个软磁铁套,将多个回形针吸在
上边,取用快捷方便。
3、授粉
(1)敲粉:左手握住雄穗柄,向前拉,使大袋的单面缝线角向下,用右手敲4下。
(2)摘回形针:左手拿袋,右手摘回形针。
如果发现回形针已变形,则扔掉,以免在兜中挂在一起。
摘下后不要马上收起,握在手中,继续操作。
待完成授粉之后再收起。
(3)刷袋口:大袋的单面缝线角向下,将折起的袋口向下拉开。
左手握雄穗柄,右手握袋口上边靠近袋口处。
上下用力刷几下,刷开袋口,并使花粉继续落入袋下角。
刷袋口时根据袋口的折叠状况用雄
穗左右晃动将袋口撑开,并保持袋口张开。
(4)摘大袋: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袋口上角,右手握大袋底角积花粉处,向外拉,在拉的过程中折弯,保证花粉在扣袋时不致漏掉。
大袋拉出时应保持袋口张开并呈水平状态,防止落入杂粉。
在左手松
开雄穗之前看准应套的雌穗。
如果取袋后袋口没有张开,而是出现折弯,可以用两手捏住袋口两侧
用力抻一下,将袋口抻平。
(5)授粉第一步:观察雌穗周围状况,拨开障碍物,站好位置,必要时用身体挡出授粉空间。
左手拿住小袋顶部,向左上方提起,右手握袋将敞开的袋口扣到小袋口的花丝上。
在这个过程中,花丝不能
外露,以免落上杂粉。
在大袋口没有张开的情况下,可用小袋角划开大袋口授粉。
(6)授粉第二步:小袋摘下后,不要放入授粉服,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夹在手中。
拇指和食指捏住大袋口一角,配合右手将袋套正。
松开右手,将花粉对准花丝,打开折角,使花粉落在花丝上。
(7)授粉第三步: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大袋中部两边,上下快速抖动2-3次,使花粉散开,沾满花丝。
(8)授粉第四部:大袋稍提起,将有线一端的大袋口折向雌穗与茎秆夹缝处,向下拉,使其夹紧。
如果袋子套的不正,可向上拉一拉并稍加整理。
(9)回形针放回授粉服,小袋仍拿住手中,在寻找下一株的过程中进行展平整理,积攒到5-10个时,一起放入授粉服的大袋中。
这样做既提高了授粉速度,又理顺了小袋。
授粉后掏出小袋,只要稍加整
理即可捆扎。
4、注意事项
(1)提小袋:套小袋后,由于小袋的夹紧和雌穗的快速生长,可能顶破袋底。
因此不管进行何种作业,只要发现雌穗顶得过紧,都要进行提袋,防止花丝顶破露出。
(2)提大袋:授粉后,大袋也可能顶得过紧,也需要提一提。
(3)授粉时有可能发现花丝过长露在大袋口外。
这时可以用两手捏住袋口,使袋口紧贴在雌穗上,上下串动几次,一般都可以使花丝回到袋中。
5、授粉结束后整理大袋
(1)整理袋:对松动的袋、顶出的袋、弯折的袋和其它不合格的袋进行整理,使其达到要求。
(2)扎大头针,防止掉袋: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住大头针的三分之一长度,略向上,快速扎入雌穗下部大袋与雌穗紧贴处。
扎入大头针长度的三分之二,大头针根部向下偏30度,最好是扎在多层纸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