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田间玉米授粉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我国在玉米种植上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稻、麦,粮食作物中排在第三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身为一个大学生,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实践相结合,带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求知精神,我在暑期跟随。
、。
老师进行了玉米田间授粉工作。
二、实践时间
7.16--8.17,共计31天
三、实践过程
玉米种植地分为南地和北地,在播种时间上是相互错开的,南边地较早,所以在前10天基本在南地。
南地玉米分为七区,半区的一行为一个品种,因为玉米品种的差异,每半行的雄穗抽雄散粉、雌穗吐花丝的时期也各不相同。
这样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每一个区都要跑一遍,下午雌穗出来拿雌花袋套住,防止花丝外露;上午进行玉米授粉,每个雄穗能提供2-5百万粒花粉,而穗粒数一般在750-1000之间,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花粉不足,不能授粉的问题。
此外,玉米在晌午进入散粉高峰,如果偏干旱,也会在傍晚前大量扬花。
通常,玉米散粉时会避开正午或每天温度最高的阶段。
在实习期间会有三四天下雨,我们会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干活时间,早晨7.30到地
里,先插一些授粉用的针,或者套袋等其他活,等到露水干了,大约8.30左右时开
始授粉。
今年暑假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一周左右,一般气温这么高
十点左右就要下班,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老师都受不了,另一方面就是这么高的温度花
粉会失去活性,授粉等于做无用功。
在下午的时候进行穗子套袋,套袋的同时对以前
的雌花袋不合理的(快要掉落、被雌穗顶破)进行修正;花丝过长但仍未有花粉的需
要减去部分花丝,留下三四厘米长度的花丝,以方便第二天授粉;花粉快要衰败但花
丝还没有吐出来的玉米需要用剪刀剪开穗子,露出花丝,第二天花丝长出来就可以授
粉;对于以前已经授粉完成但穗子成长撑破授粉袋的植株需要更换授粉袋,感觉将要
撑破的及时提高授粉袋。
所以套袋的时候不仅仅是套袋,还有这些修理工作,套袋结
束后,若还有时间则做一些其他田间工作,例如除草等。
四、发现总结问题
在套袋授粉的过程中针对玉米的某些特殊性状发现了许多问题,有玉米的一些病症,目前种子专业还没有学习农业病理学,通过实践也是第一次了解了这些病症;还有高温对玉米授粉的影响等。
1、实践中了解的玉米病症
流苏穗: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分蘖株上。
在玉米6片展叶之前,如果遇到冰雹、霜冻、药害、大风、牲畜毁坏、洪涝等原因,植株的茎顶端生长点受到损伤,不能
保持顶端生长优势,就会从植株基部长出分蘖,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分蘖株自身的营养积累不足,穗分化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
穗顶裸露:玉米成熟期间,雌穗顶端没有被苞叶包裹,直接露出,很容易遭受害虫、病菌的侵蚀和鸟啄。
在雌穗伸长期间干旱后突遇降雨,雌穗伸长生长过度。
丝包穗:穗的长度正常,但仅仅在穗的基部有籽粒,剥开苞叶会发现穗轴上包被有很多花丝。
玉米雌穗上的花丝是小花的花柱和柱头,当小花发育成熟以后,花丝就会顺着穗轴伸出苞叶,接受花粉、完成受精。
这种丝包穗的原因是因为在此期间遇到高温干旱或低温胁迫,使这些花丝没有完成受精,也就不能正常枯竭而是依然“不甘地”包被在穗轴上。
整穗籽粒发育未完成:整个穗上只有稀疏散乱的几个籽粒。
多种原因造成授粉受精不良,使穗轴上的籽粒不能形成。
在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因为干旱、高温使花药发育推迟,错过雌穗花丝成熟期,即花期不遇;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或其它原因导致田间植株发育不整齐、高低不一,无疑也会影响授粉质量;植株缺磷,花药发育不良。
秃尖:穗顶及其以下几厘米没有籽粒。
原因:高温干旱导致花期不遇,花粉量少;种植过密,叶片遮挡花粉散落在花丝上;缺磷,花器发育不健全;害虫钻蛀穗顶,花丝被咬断等原因。
也和品种特性特征有关,长穗品种容易出现秃尖。
黑粉病:玉米黑粉病又称玉米瘤黑病,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现明显,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层白色薄膜,后变灰色,瘤内含水丰富,干裂后散发出黑色的粉状物,叶子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物。
短粗穗:玉米穗短而粗。
这种穗在一株多穗,尤其是在正常穗的下面又长出一个雌穗的植株上,经常出现。
在玉米成熟期间,从外观上看,玉米是正常的,雌穗苞叶顶端有点长尖。
剥开苞叶,真容露出。
丛生穗:一个节位上同时长出几个穗,甚至5、6个。
原因:玉米的结穗节位本来就潜伏着生长多个雌穗的基因,正常情况下植株只会长出1~3个穗,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可能是某种障碍激活了这些潜在的基因。
激活的难易和品种有关。
有研究者在晚播玉米上观察到,当雌穗上的花丝被害虫咬断以后,能接受到的花粉量大大减少,就会出现严重的丛生穗。
穗基少粒:穗的基部,即穗屁股,籽粒稀少。
原因:穗基部的花丝在花药成熟和散落之前就伸出苞叶,待散粉授粉的时候,花丝已经干枯,进而没有授粉受精,也就不能形成籽粒。
或者,尽管授粉成功,但在花粉精细胞到达子房之前(路途遥远、风险更大),花丝被害虫咬断,还是没有完成受精,尤其是在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下。
拉链穗:穗的一面整行籽粒缺失,像拉链一样。
原因:一般情况下,缺失籽粒的一面位于穗子朝下的一面。
这一面的花丝被上面的花
丝覆盖遮挡,接收到的花粉量少,受精不良。
在授粉受精以后,因为干旱、叶片损伤(病害、虫害、风)、种植密度过大(营养跟不上)等原因,受精不良的胚珠发育不健全,逐渐败育萎缩。
有的玉米品种,比如叶片宽大、横向生长的品种,更容易出现这种异常穗。
花杂粒:穗上的籽粒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夹杂分布在玉米穗上。
原因:不同籽粒色泽的杂交种邻近种植,花粉直感现象。
玉米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
同株异花授粉、不同株之间、品种间都可以异花授粉。
2、高温对玉米授粉的影响
1.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高温条件下,光合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引起气孔关闭,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在高温条件下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增多,干物质积累下降。
2.缩短生育期。
高温迫使玉米生育进程中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加速,各个生育阶段缩短。
如雌穗分化时间缩短,雌穗小花分化数量减少,果穗变小。
在生育后期高温使玉米植株过早衰亡,或提前结束生育进程而进入成熟期,灌浆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千粒重、容重、产量和品质降低。
3.对雄穗和雌穗的伤害。
在孕穗阶段与散粉过程中,高温都可能对玉米雄穗产生伤害。
当气温持续高于35℃时不利于花粉形成,开花散粉受阻,表现在雄穗分枝变小、数量减少,小花退化,花药瘦瘪,花粉活力降低,受害的程度随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
高温还影响玉米雌穗的发育,致使雌穗各部位分化异常,延缓雌穗吐丝,造成雌雄不协调、授粉结实不良、籽粒瘦瘪。
此外,高温热害还容易引发病害,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二、玉米高温热害的防御方法
在预防玉米高温热害的方法中,除了选育耐热品种外,还有以下措施可以选择:
1、适当降低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
2、科学施肥。
3、适期喷灌水
4.根外喷肥。
5、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五、实践感悟
实践的第一天,我就因为天气炎热而轻微中暑,实验站任老师也一直关心我们身体,但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事实证明当初的坚定是对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干活,而且在干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得知识,亲身经历了才是最深入人心的。
我们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要学习许多社会知识,例如酒桌文化,这对我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很有帮助,张老师、任老师时常跟我们讲一些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实践,虽短短30天,但是对我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