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内容选择的原则
• 1、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手段,内容必须围绕目标来选择。 • 第一,要有目标意识。
• 第二,同一目标由多种内容完成。
• 第三,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
• 第四,情感态度类目标要通过给予幼儿相应的
经验来达成。
请你判断
• 野外挖土中活动内容与目标一致吗? • 如果根据现在的活动目标,应该如何选择
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
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
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 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 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
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与设计活动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2、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
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
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就课程内容而
言,在“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适宜的。
• 要在基于幼儿的水平、着眼于其发展的前
提下,确定课程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3、生活化原则。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
• 14、课程应当满足儿童对活动、感官刺激、新鲜
空气、休息、健康和营养等的需要。
• 15、课程应当给儿童以心理的安全感。
• 16、课程应当让儿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增
强儿童的成就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与好感。
• 17、课程应具有灵活性,以便教教师能根据个别
和集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思考:主题在小、中、大班的分布有何规律? 为什么这样分布?
• 教师:真能干,是盐。那你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 以使盐“溶解”的快呢?。(幼儿猜测,主要是 “搅拌”“热水”) • 教师:方法这么多,那如果想知道“搅拌”是不 是真的能加快盐“溶解”的速度,我们应该怎么 办?
• 幼儿:我们做个实验,只要往杯子里放点盐,加 上水,用筷子搅拌看化的快还是慢就行了。
• 一幼儿反驳:那要和别人的杯子比较的,否则不 知道溶解快慢的。
动物系列主题:幼儿和动物的朋友关系
序号 1 小班 亲亲 中班 我的动物朋友(分主题一 大班 动物
小动

“我能带一位动物朋友来
吗”、分主题二“狮子王”、 分主题三“牛伯伯你好”)
王国
6、逻辑性原则
• 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存在着相互的联系和规 律。要从逻辑上关照不同年龄幼儿的课程内容 。 • 数学学科逻辑性最强.
• 如“认识图形”:
• 小班: 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三种形状特征;
• 中班:认识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 大班:认识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知道它们与平
面图形的主要区别。
社会活动:朋友树
• 托班: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生活环境,知道班级中 有许多小朋友,很多小朋友在一起非常快乐。 • 小班:认识集体中的同伴,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 的关系。知道一个人很孤单,能主动找朋友,体 验朋友多的快乐。 • 中班: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关心周围的同伴, 初步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情感,会同情、关心、帮 助他人。 • 大班: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主动做对集体有意义的事,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 感。
序号 一 二 小班主题 我上幼儿园了 我自己 中班主题 我升中班了 我的家 大班主题 我长大了 我的祖国叫中国

四 五
秋天到了
亲亲小动物 一起玩玩具
多彩的秋天
我的动物朋友 我们去游玩
秋天多美好
动物王国 奇妙的水和风

总计
冬天里
154
新年到
194
快乐的一年
206
想一想:幼儿在小、中、大班第一个学期开始(结束)时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案例2
• 地点:科学探索区 新增添了材料:一次 性纸杯数只, 一碟盐 • (科学区内围着5名幼儿,显然他们对新 投放的材料发生了兴趣)。 • 教师:你们在研究什么?
• 幼儿:老师,这是糖吗?我说是糖,他 说是盐。
• 教师:哦,你们在研究这个啊,那你们有什么方 法区分呢? • 幼儿:“盐粗点”。“谁说的,我家的盐是细细 的”“那我们用手蘸点,尝尝”“是盐,咸咸的”
为什么在小、中、大班的第一个学期开始(结束)时分别安排如下主题?
生命与自我
我上幼儿园了
我升中班了
我长大了
我要上小学了

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同,发展中
的具体需要和任务也不同,而且在发展进程中出现多种
需要、多项任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的现象。
因此主题架构不是直线推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标的内容。但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不能等同
于生活本身,要注意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而
又高于生活的原则要求。
• 课程内容源于、高于和回归幼儿的生活。 • 小老鼠和大老虎
4、兴趣性原则
• 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
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幼儿感兴
趣的且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自然就是课
程的内容。 • 借助内容、材料等转化兴趣。
儿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 2、课程内容应当在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知识
与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对知识的理
解,培养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 3、课程内容对于儿童来说,应当是有意义的,
内容广泛的,应当是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
应的,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的。
• 4、课程内容应该是大多数儿童可以学会的,符
热闹的大街——热闹的超市——劳动的人们(医生、建筑工人、巧手裁缝)(中)
我的祖国(祖国真大、宝贝真多、解放军)——正月里(香香的年、红红的年) (大)
生命与自然
动物:个别、具体、直观——生长过程、概念、关系
亲亲小动物:小兔乖乖、乌龟爬爬、小鱼游游、小猫喵喵、三只蝴蝶、小鸡小鸭
我的动物朋友:我的动物客人、狮子王、牛伯伯、小蝌蚪找妈妈、小蜗牛爬呀爬 动物的秘密(恐龙、鱼、昆虫、鸟、动物趣事、动物秘密、海底探秘)
三、类型
• 划分类型的方法 • 《指导纲要》中的课程内容类型:健康、
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第二节
• 选择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 易出现的问题
全美幼教协会(NAEYC)制定的适 宜于3—8岁儿童的课程内容指南
• 1、课程内容应当能使儿童在各方面,包括社 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等方面得到发展,使
儿童变的消极、被动。
• 12、课程应当重视儿童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儿童
总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生活现象,在这种
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概
念。但这种错误的概念可以使教师了解儿童认知
发展的水平和思维推理的特点。 • 13、课程应当重视社会性交往对学习的作用,并 且应当提供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
案例1
• 这段时间班上几个孩子对插抢特别感兴趣。只要
有空,就立即跑进操作区用积塑粒插起来,对其
他区域的材料,尤其是美工区用来折叠的纸张理 也不理。而投放这些纸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孩 子们在折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有关几何图 形的变化、组合、等分等数学方面的直接经验,
这是积塑插拼所不能代替的。怎么办?老师苦思
冥想,突然想到了一条妙计。下班后,她精心用 纸折了一把手枪。
• 第二天,当那几个男孩子又在津津有味地用积塑 材料插抢的时候,老师一下亮出了自己的“秘密 武器”。 • “啊!这么棒的枪!”“老师!让我玩一会 儿!”“让我玩一会儿!”“不行,我自己也要 玩呀!”怎么办?几个孩子的胃口被吊得高高 的……“老师,你教我们做好不好?”“好!可 是有点难啊!“”难点也没关系!“简直是异口 同声! • 于是,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来到了曾经不屑一顾的 美工区,全神贯注地投入了折纸活动.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 1、课程目标缺失 • 2、课程内容超载:量的超载与质的超载。 • 3、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 选择与组织
你如何选择内容?
• 全实践中,你组织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如何
选择的?
• 你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过程中,遇到了
哪些困惑?又有哪些心得体会?
想一想
• “牛伯伯你好”这个单元主题活动中,你认为会 涉及到哪些内容? • 如果你是杭州某幼儿园老师,你会如何选取、安 排这个单元中活动的顺序与重点? • 如果你是南方某偏僻农村幼儿园老师,你又会如 何选取、安排这个单元中活动的顺序与重点?
• 例如:在主题《食物》中,每个年龄段都有不 同的关键经验: • 小班年龄段重点在于运用各种感官直观了解不 同食物的不同味道;
• 中班可开始从食物的营养这一抽象概念入手, 通过对食物金字塔的认识,知道要平衡膳食; • 大班重点放在让孩子自己设计营养套餐,幼儿 结合认识亲身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平衡膳食的 重要。
• 9、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智力上的整体性,同时尊
重学科的基本体系,让儿童掌握的知识虽然是浅
显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
• 10、让儿童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目前能够有效学习
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无意义的,或者说更适宜于
以后学习的内容,否则就是在浪费儿童的时间与
精力。
• 11、课程应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使
• “基础性”的参照标准(P80)
• 基础性原则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性。 课程内容应反映和传递中国优秀的文化传 统。
字典中动物的概念
• 老虎,野兽名,毛黄褐色,有条纹,性凶猛,能 吃人和兽类。 • 虎,皮毛可以制成毯子和椅垫,肉可以吃,骨、 血和内脏都可以入药。 • 熊,熊的脚掌脂肪多,味美,是极珍贵的食品。 • 狸,肉可以吃。 • 海豚,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炼油。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 定义、范围与类型
相关主题